(主要内容)

凤姐给自己揽了个累活——秦可卿丧事这个大项目的项目经理。

为什么在组织结构上,王熙凤采用了“扁平化管理”?

王熙凤的管理方法和她的性格一样,既强硬,又灵活。

为什么王熙凤是个好项目经理,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领导?

1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才二十一、二岁,进贾府仅几年时间,荣国府这么一大家是是非非,每天几百两银子进进出出,她是怎么管的呢?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到了书中的第十三回,凤姐又给自己揽了个累活,协助管理宁国府,兼任秦可卿丧事的项目经理,这可一个前后近两个月,涉及到无数王公大臣,动员了宁国府几百号员工的大项目。

我选择了其中一个特殊的日子——丧事五七的正五日,这天,尤其事多——大量亲戚朋友都要来吊唁。我们正好来看看,王熙凤小小年纪,到底怎么当领导?

2

这天,凤姐起床很早,正寅时(凌晨四点),为什么这么早?不是失眠了,而是她给自己定的工作时间表:卯正二刻(六点半)必须赶到宁国府点卯。这中间,她还要留下哭丧的时间。

点卯就是宁国府全体工作人员点名开晨会,安排一天的工作。这个时候,小姐太太们才刚刚起床,王熙凤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

宁国府此前的管理者尤氏就很轻松啊,大小事务一律授权给总管来升。可这个甩手掌柜做得怎么样呢?王熙凤上任之前就总结了宁国府管理失控的五大症状,追究到根子上,还是管理者的懒惰。

乱世用重典,王熙凤首先定了个时间表:6点半全部员工开晨会,所有财物领取事项必须在11-12点之间完成,每天中午12点、晚7点,她还要巡视项目现场两次,同时安排第二天要准备的事项。

这样一来,她就成了整个项目的发动机,她的时间表就成了大家的时间节点,知道什么事必须在什么时候完成。只要她不乱,项目就会按预定计划稳步推进,这就是凤姐风格的时间管理。

这也意味着,她自己首先要严格遵守,否则,汇报工作的找不到领导、领取财物的拿不到对牌,就乱套了。

时间定好了,接下去就是谁来做的问题了,在最敏感的人事安排上,王熙凤是怎么做的呢?

3

宁国府的乱象和所有的失控项目一样,归根到底都是职责分配问题,每个员工要干什么并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来了个轻松的事,大家一拥而上,来了重活累活,大家就当没看见。

这一点,之前凤姐到宁国府串门儿时就看出来了,想要找个人安排个马车送客人,因为这个客人没油水,竟然没人肯干,最后竟然推给了最会摆革命老资格的焦大,硬生生地被顶了回来。

所以凤姐接手项目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分配每个人的职责,她把项目工作分成若干条线,每条线分派不同数量的人手。每条线的职责都非常明确,比如,这四个人管“杯碟茶器”,“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奖罚也很明确,“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

王熙凤在红楼梦是什么身份(人神共奋读红楼)(1)

在组织结构上,凤姐的管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扁平化”,每一条线都要直接向她汇报,而那些原来的负责人呢?“每日揽总查看”,但没有处罚权,要先向她汇报,实际上变成了监督者的角色。

我们来算一算,假设每一个人汇报工作处理问题的时间是20分钟,那一个上午,十几条线,凤姐基本上停不下来。幸好凤姐年轻有精力,也正合她大包大揽的脾气。

人和时间都安排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还有项目管理最重要的目标管理和成本管理。

4

在听下人们汇报工作时,发生了一件小事。荣国府的四个办事员来要对牌,就是现在的工作单,然后才能凭对牌领东西。凤姐听完汇报,立刻指出其中两项算错了,让他们算清楚了再来。

这是什么意思呢?

秦可卿丧事的目标管理很简单,因为规格非常高,只要办得风风光光就行了,所以预算自然给得很充足,但问题在于办事人员太多,每个人浪费一点,也很容易超支。

熙凤的方法是把办事的、分配物资的、采购物资的人员分开管理,就是说,管钱的不管物资分配,管理物资分配的不接触具体事务,而且,每笔开销都要她亲自点头。

王熙凤在红楼梦是什么身份(人神共奋读红楼)(2)

这种管理模式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求管理者对每一件事掌握得一清二楚,就像前面的例子,凤姐一看就知道领的东西不对。换成别的人,就很难做到,这也是宁国府办丧事,为什么放着自己府上的人不用,要到荣国府请人的道理。

现在回头看看,时间管理、组织管理、成本管理、品控管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那就万事大吉了吗?哪有那么简单,项目管理和日常管理最大的不同,就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5

这天早上,有一个小小的意外,有人迟到了。

这放在平时,也就是说两句的事,但凤姐的处罚很重,打了二十大板,因为她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前面说过了,宁国府丧事这个项目,管理模式是“单引擎发动机”,所有的人、财、物都要围绕凤姐这个核心的运作,光头脑清晰、精力旺盛没用,人不是神仙,不可能面面俱到,怎么办呢?她一定要树立权威。

借这二十大板,二十岁出头、资历尚浅的王熙凤用暴力强行确立了自己说一不二的地位。

王熙凤在红楼梦是什么身份(人神共奋读红楼)(3)

这样的管理方法是不是最好的呢?

我觉得,管理没有唯一的标准,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每个管理者的性格。

比如,如果让宝钗做这个项目管理,她可能更强调组织和谐性,强调发挥每一个成员的能动性,因为宝钗的长处是处理人际关系。但她很可能做不到凤姐的成本控制能力。

如果让探春管理项目,她可能会把流程设计得更科学,更强调制度管理,她的文化水平毕竟比凤姐高。但她对项目的控制力肯定不如凤姐,项目执行风险就会增加。

实际上,王熙凤的管理方法和她的性格一样,既强硬,又灵活。你看,她每天都忙成那样,还要抽空去尤氏房子坐坐。为什么?她这个项目经理是临时的,不能让下属认为她把总经理给架空了。

还有一件事,更能体现凤姐式的灵活管理。

6

那天中午,就在凤姐忙着发出一个又一个指令时,宝玉忽然来向她告状。

王熙凤虽然兼任宁国府丧事项目经理,暂时搬到项目指挥部办公,但她荣国府的本职工作还在身上,所以中途时常有荣国府的办事员来汇报工作。

宝玉就是因为自己的书房装修工程进展缓慢,跑过来向这个嫂子抗议来了。

我们有些女强人,工作上,对下属非常有耐心,但一接到老公的电话,所有的耐心就消失无踪:

“我不是说过了吗?今天没时间接孩子,你赶紧去吧……,什么走不开,我这儿工作这么多,你还给我添乱,我不管……”

这样不好。你看,面对宝玉的催促,王熙凤没有一脸大道理,没有说:宁国府这么大的事,千头万绪,我哪有精力管你的书房装修,先缓几天吧。

没有。相反,她从女强人的身份迅速转换成家中长嫂的角色,先跟他开玩笑,说:“你求我啊,求我就快了。”

见气氛搞缓和了,凤姐这才耐心地跟他解释装修流程,并保证不会延误工期。

这就是凤姐的身段,能硬能软。

7

前面都在讲王熙凤管理的优点,现在不得不讲讲她的问题所在。

以处罚迟到者为例,凤姐的理由是“头一回,不罚不能服众”,这问题就来了,那下回呢?项目结束后,正常运营期怎么办?没有答案。

看看宁国府的人是怎么评价她的,“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不认人的”——人家不是服你的管理,只是怕了你。

所以说,王熙凤是个好项目经理,可以管理那些时间短、工期紧、人员复杂的大型项目,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领导。她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人治模式”,但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制度。

而且,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对于管理者本身而言,也是短期高效率、长期高成本的方法。

到了书后面,王熙凤因劳累过度小产之后,表面上管理有方的荣国府一下子乱了套,平时被压制下的员工不满情绪一下爆发出来,换了探春、李纨来管,都不管用。

还是先回到眼下吧。总算把宝玉哄住了,宁国府一天的忙碌也结束了,凤姐回到了荣国府,她现在可以安心休息一会儿了吧?

可是,她除了荣国府总经理、宁国府丧事项目经理,家中长孙媳妇的角色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妻子。

8

这天还发生了一件事,丈夫贾琏在外地办事,同行的丫环回家汇报行程。

对于王熙凤,这是一件大事。不管多么厉害的女强人,最大的悲哀恐怕就是自己忙得像个黄脸婆,丈夫却在外头风流快活。

但这又是一件私事,不能在工作时间处理。所以晚上一回家,凤姐立刻仔细盘问丫环“一路上平安信息”,其实重点是老公一路上的表现如何。

然后呢?白天那个杀伐决断的女强人不见了,夜晚昏黄的灯光下,那个“亲自点检包裹”的女人,那个“细细追想所需何物”的女人,那个让丫环严防老公“勾搭他人”的女人,和天下所有的妻子,并无不同。

王熙凤在红楼梦是什么身份(人神共奋读红楼)(4)

那天晚上,她休息的时间是“四更将尽”,也就是凌晨两点多,但她刚躺下就没了睡意,因为再过一两个小时,她又要切换到项目经理的角色。

9

前面说过,王熙凤是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却不是一个好领导。能办事,却不擅于管理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最终把自己的身体给累垮了。

她也想成为一个好妻子,却只能让她的老公越来越怕她。

王熙凤的问题在于她的性子太急,急功近利,追求表面上的高效率,而无法平衡内部的各种矛盾,最后走向人生悲剧。

----------------

首发于“人神共奋”微信公众号,每周两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近期热文

人神共奋读红楼:职场上什么样的人更会把握到机会?

天了噜!性格随和的员工薪酬更低?怎么破?

你的问题不是没能力,而是没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