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1)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2)

“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

全媒体记者 彭华伟

把桑植放在全国的视角去观察,除了“元帅故里”,还有什么能被人们记起的?很多人会说出“民歌之乡”这四个字。是的,桑植被称为“中国民歌之乡”可不是浪得虚名,2008年3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桑植县 “中国民歌之乡”称号,为此,桑植县在当年的11月19日举行了隆重的挂牌庆祝仪式。毫无疑问,桑植人明白这块牌子的意义和份量。

记者查了一下资料,目前被授予“中国民歌之乡”的全国仅有三处,分别是湖南的桑植、江苏的高邮、陕北的榆阳。“民歌之乡”这样一张全国性的招牌,让桑植人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与底气。在桑植,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可以哼上一嗓子,民歌的基因已经深深地浸入桑植人的血液与骨髓。

桑植民歌:桑植人的光荣与梦想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3)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两年不来我两年捱,钥匙不到锁不开……”

“吊脚楼里住神仙,筒车打水也浇田;花灯翩翩追彩梦,仗鼓声声响在山里面;祖宗留下的歌和舞,灿烂辉煌到今天……”

这些脍炙人口的桑植民歌,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含蓄内敛;有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也有时尚流行的改编歌曲;有传承了千年的土家非遗礼仪歌,也有喜庆热闹的花灯调。

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劳动,质朴、粗放、风趣、诙谐是其主要的艺术风格,千百年来一代代传承下来,至今完好保存的有山歌、小调、礼仪歌、傩腔等,结构严谨,形式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可以说,桑植民歌是桑植28个民族的“诗经”,历经2000余年,仍然历久弥新,传唱不衰。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4)

建国后,古老的桑植民歌焕发了青春的活力,获得了无上的荣光与喝彩。1957年元月,1962年5月,桑植县2次组团赴京汇报演出桑植民歌,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多姿多彩的语言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桑植民歌人见人爱。著名歌唱家何纪光于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演唱的《韭菜开花细绒绒》以及《四季花儿开》等,已成为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

改革开放以来,桑植民歌再一次迎来了它的发展良机和高光时刻:1979年10月,桑植再一次组团进京汇报演唱桑植民歌;桑植民歌王、国家级民歌传承人尚生武1987年7月随湖南省民间艺术代表团参加波兰第十九届民间国际艺术节,演唱了多首桑植民歌,受到外国观众的高度赞扬,轰动了欧洲音乐界,桑植民歌被誉为“来自东方的金色的旋律”。

桑植民歌:浸染鲜血的红色经典

根据史料记载,大革命时代,只有10万多人口的桑植,就有2万多人跟随贺龙参加革命;1935年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县刘家坪出发,1.8万人的红军部队,有4000多桑植人跟随贺龙踏上漫漫长征路。用“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来形容这块红色的土地,毫不夸张。

桑植民歌,自然也打下了革命时代强烈的印记。

“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电视连续剧《长征》中的片尾曲《十送红军》,经过宋祖英深情演唱,委婉动人,风靡全国,这首歌的发源地就在桑植。1935年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开始长征。红军走的那天,刘家坪的小山坡上,一群妇女自发组织起来,望着长长的行军队伍,唱起专门编写的《十送红军》。歌声深情幽怨,带着离别的伤感和对亲人的殷殷期盼……只是《长征》中的片尾曲《十送红军》的歌词和曲调经过了词曲作家的加工,吸取了江西苏区等地的民歌元素,更加优美动听,闻之荡气回肠!

《马桑树儿搭灯台》可谓桑植民歌经典中的经典,不仅走向了全国,还被湘西走出的歌唱家宋祖英唱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响彻欧洲乐坛。这首歌的背后有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贺锦斋是贺龙元帅的堂弟,1919年与戴桂香结为夫妻,一个是“上马将军下马诗”,一个被贺龙元帅夸赞是“贺家最漂亮的媳妇”。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5)

1928年9月8日,在石门泥沙镇的战斗中,身为红军师长的贺锦斋为掩护贺龙率部突围,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7岁。“云遮雾绕路漫漫,一别庭帷欲见难。吾将吾身交吾党,难能菽水再承欢。”贺锦斋的遗体抬回洪家关时,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这首诗。

这一年,戴桂香不到30岁。此后的年月,这位坚贞的女子一直没有改嫁,替丈夫孝敬双亲。多少个日子,她坐在丈夫坟前,轻轻唱着那首贺锦斋改过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歌声里,饱含着深情、哀怨和无尽的思念。

当新中国成立的庆典礼炮隆隆响起的时候,战争留给桑植的是3000多名红色寡妇,她们用一生的牺牲和坚守,换来了一本本红色的《革命烈士证书》。

桑植民歌:挖掘、传承与创新

2023年3月8日,桑植县映山红大酒店“珙桐厅”灯火辉煌,大咖云集。一场名为“春天里的桑植民歌”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湖南音乐界的40多位词曲作家齐聚一堂,为期5天,通过开展歌词创造高研班,桑植民歌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专家讲座、辅导以及实地采风等活动,为桑植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把脉建言。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6)

自建国以来,桑植县委、县政府便十分重视桑植民歌的搜集、保护与传承,制定了《桑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并成立了专门的民歌整理办公室,聘请了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工作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担任全县民族文化抢救工作骨干。这些老干部的热情让人感动:退休干部陈金钟本来已随儿女去长沙居住,当听到县里开展桑植民歌整理工作的消息,不顾老伴和儿女们的反对,以70岁高龄的多病之躯,积极投入桑植民歌搜集整理工作。3年多来,他将治疗脑血栓,心脏衰弱等突发病的药品带在身上,上山下乡,进村串户,完成了370多首民歌的录音采访和记谱工作,并将毕生奋斗的心血,汇编成《桑植民歌全集》,为桑植民歌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桑植民歌无穷的魅力也吸引了瞿希贤、白诚仁、谭盾、鲁颂、金沙等大批著名艺术家前来采风,他们在吸纳桑植民歌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白诚仁创作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小背篓》,鲁颂创作的《甜甜的山》等,桑植民歌已成为广大艺术工作者进行创作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7)

近年来,桑植持续举办多届桑植民歌节,持续推进桑植民歌“五进一回”活动:即进机关、校园、社区、企业、景区,回乡村;以编教材、进院校、抓培训、搞活动等多种方式,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桑植共搜集和整理山歌1400多首,花灯,曲调129首,小调200多首,劳动号子100多首,风俗仪式66首,总计达2300多首民歌。2006年5月,桑植民歌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桑植县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

桑植民歌:如何擦亮“桑植名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实施文旅融合,让桑植民歌成为文旅兴县的“抓手”,让优美动听的民歌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子招牌,化作带动桑植县域经济发展的真金白银,成为桑植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施政课题,也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探索。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这方面,歌美拉组合率先迈出了一步。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8)

歌梅拉组合由桑植籍青年男女歌手王海春、向晶晶组成,于2015年8月正式出道,成为桑植民歌新一代传承人。其音乐融合了经典的民歌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将民族唱腔与流行唱法结合在一起。他们多次将桑植民歌带到央视和各大卫视的舞台上亮相,提高了桑植民歌的影响力和传唱度。歌梅拉组合成立后,推出的《歌梅拉》、《又唱花灯》、《新马桑树儿搭灯台》、《新九岭十八岗》等创新民歌作品,成功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以商养文的道路。

另一个敢于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吃螃蟹的人,就是张家界魅力旅投公司董事长陈兴旺。2018年,靠做旅游赚了钱的陈兴旺积极响应桑植县委、县政府“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政策,在家乡空壳树投资建设“民歌寨”项目,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投入4千多万元。“建成一个寨,盘活一个村,带动一个乡,示范一个县”,桑植县多场民歌节活动都在民歌寨举行,民歌寨已成为桑植“文化搭台 旅游唱戏”的示范基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地,集农耕、民俗、会务、游学、文创等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9)

比起江苏的高邮、陕北的榆阳,桑植“中国民歌之乡“的地位毫不逊色,然而比起这两县(区)的经济发展和文旅融合,桑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榆阳高起点大手笔建成陕北民歌博物馆,占地面积11800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占地4000多亩的陕北民歌主题公园,并正在规划建设陕北民歌产业园。

江苏高邮市拥有中国民歌之乡、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集邮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五块招牌,还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市。高邮专门成立一家国有企业运营文化旅游资源,注册资本10亿元,以打造“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投资运营商”为目标,初步形成景区运营、项目建设、酒店投资三大板块。

如何打好“民歌之乡”这块金子招牌,借鉴榆阳、高邮两地的文旅发展经验,擦亮桑植名片,是桑植县今后面临的一项机遇和挑战。

一审丨杨婷

二审丨段晓辉

三审丨周和平

出品丨掌上张家界

桑植民歌真的太好听了(桑植民歌擦亮桑植名片)(10)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