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孤独寡闻我该怎么说(朋友之间为什么有时要自称)(1)

在朋友之间或有些社交场合,常听某人自称为“鄙人”。这是对自己的谦称,或是自谦之词。可是,“鄙人”是怎么来的?

这要从“鄙”字的源头说起。“鄙”在甲骨文中,上面的“ロ”字表示大的地方,下面两个小的“ロ”字表示小的地方。如《荀子•非相》:“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孙叔敖是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当时是穷乡僻壤,他算是小地方出身,所以称之为“鄙人”。此外,另一层意思是鄙陋之人。如《庄子•应帝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这个无名人出口语带不屑,明显认为对方鄙陋,也将人家呼为“鄙人”。

这样看来,整个“鄙”字的意思是小地方的人、农村的人、身份低的人到大城市里面去,自己认为缺少见识、没见过大世面,由此引申为自谦之词。像《史记•司马相如传》:“鄙人固陋,不识所谓”。是此人表示自己的才识、智力上不行,明显是谦逊说法。像现代作家周作人老头子就常在文章里自称鄙人,就等于自谦说“俺小地方人”,或者“俺农村人”。

还有的人自谦形成了习惯,动不动就说“鄙人”。如《宋书》记载:南朝宋人蒯恩,是个胆力过人的将军,但是,不善言谈,不善交往。皇帝要提高他的外交能力,命其与朝廷官员来往,此人自认为文化层次较低,性情不够温和,无形中有了鄙陋之感,遂把“鄙人”挂在嘴上,见人总是谦逊一番,由此成了笑话,可见“鄙人”不能用滥。这一谦称只能用于朋友之间,不能对尊长和晚辈自称“鄙人”,否则也会闹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