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吉林省乾安县的故事。

吉林省的乾安县(吉林省的乾安县)(1)

乾安县的大致轮廓

吉林省有个乾安县,这个县的得名和1928年时时任吉林省主席的张作相有着密切关系。

张作相的祖籍是今天的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他的先祖从深州(深县)移民到了今天的凌海市一带定居,张作相已经是第五代。当时前往东北的移民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有不少人祖籍就是河北或山东。

吉林省的乾安县(吉林省的乾安县)(2)

话说张作相在担任吉林省主席后打算开发位于今天乾安县这一带的土地。大家知道,东北是移民区,在1920年代时还是地广人稀的状态。而乾安县这一带当时是民族杂居的地域。

张作相打算在这一带设置一个新的县进行管辖,他联合哲理木盟盟长、郭尔罗斯前旗蒙王齐默特色木丕进行磋商,开发郭尔罗斯前旗的西部荒地。当时经过丈量和勘测,发现这一片区域有42.27万垧土地,当时每一垧等于一万平方米(一公顷)。

吉林省的乾安县(吉林省的乾安县)(3)

张作相

因为是新开拓的土地,所以在命名地名时,脑洞很大的张作相就提议用《千字文》里的字来命名。全部区域分成了247个方方正正的“井方”。当然,作为启蒙读物的《千字文》中也不是所有字都可以拿来做地名用的,其中得扣除重复的字、不吉利的字和发音重复的字。最后选取了268个字来命名地名。

吉林省的乾安县(吉林省的乾安县)(4)

在今天的乾安县还有水字镇、所字镇、安字镇、让字镇、严字乡、赞字乡、道字乡、余字乡等等。当然还有正字村、松字村、传字村、温字村、端字村、表字村、建字村、夙字村等在内的村落。

在选定县城位置并建好县城后,县城所在地的“井方”正好对应的字是“伐”,最初这个县被定名为了“长伐县”。但是张作相觉得这个地名不好,“伐”有战争的含义,不利于和平。

吉林省的乾安县(吉林省的乾安县)(5)

汤玉麟

他考虑到,这个新建的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正好对应着八卦中的乾卦,而且本地土匪甚多,他非常希望这里能安定。最后,这个新建的县被定名为了“乾安”。到了1928年4月,新建的县城竣工,被定名为了“乾安”,这个新县开启了自己新的历史。

张作霖当年有八个结盟兄弟,其中关系最好的就是张作相。和后来当了汉奸的张景惠、因丢失热河而被抨击的汤玉麟不同,张作相风评不错,还给东北建设做了不少好事。在新中国建立前夕,69岁的张作相在天津溘然长逝,他的去世曾经让周恩来总理感到惋惜。

吉林省的乾安县(吉林省的乾安县)(6)

汉奸张景惠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