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充斥着关于张学友参加访谈节目自曝拒绝担任节目导师的热搜新闻。

根据张学友本人的解释,在他心中,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水平可以在节目中担任导师。

张学友都上过哪些综艺(众人皆醉我独醒)(1)

张学友最近参加访谈节目

毕竟,作为一档选秀类节目,姑且不论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毕竟“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真正决定了节目最终能达到怎样高度的是导师的能力和水平,所以“专业”对于一个导师来说是基本要求。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有些人心里,导师是一个神圣的存在,比如张学友;但是在某些人心里,导师却只是一个赚钱的名头。他们认为节目好坏与否源自于流量和热度,所以请到有最有流量和热度的导师,节目就有收视率,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遗憾的是,“流量”和“导师”很难成为一个结合体——导师往往意味着深厚的积累和专业的学养,而“流量”的一个特质就是“周期短”。

所以,在当前娱乐圈,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出道没多久甚至连代表作都的“偶像明星”、“流量明星”纷纷成为各大综艺节目的“导师”。

张学友都上过哪些综艺(众人皆醉我独醒)(2)

流量明星成“导师”

更搞笑的是,还有的综艺节目里有的流量明星成了导师,而他的学员,却是成名已久的老艺人。流量明星居然还在台上大言不惭地“点评”老艺人的专业能力,真不知哪里的勇气?让人看了都觉得脸红。

诚然,这些学员老艺人在年轻一辈看来是“过气”了,但平心而论,“过气”只是名气不如往昔,难道数十年的“专业能力”也会倒退至连初出茅庐的“流量导师”都不如?

张学友都上过哪些综艺(众人皆醉我独醒)(3)

老艺人成“学员”

说到这,还是不得不佩服张学友的预见性。曾经张学友也在一次访谈中聊到对现在一些综艺节目导师评委的看法,他说:其实他很佩服那些参加歌手比赛的歌手,还要去给评判来判,很怀疑那些导师知不知道歌手到底要干嘛。

张学友都上过哪些综艺(众人皆醉我独醒)(4)

张学友早年访谈

今天,在国内各大选秀综艺节目中,“流量”被无限放大,这样的乱象如果再不管管,或许综艺就真的成了娱乐圈的“毒瘤”。

作为综艺节目,追求热度,更大的迎合市场和观众,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无论热度多高,流量多爆,都不应该忘记每一个节目中最重要的东西--诚意。

国产综艺,该是醒醒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