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沿袭主要是始于本州岛和濑户内海沿岸,近畿和中国地区、九州北部和本州西部聚集着日本的主要城市,从战国开始,关东以北的东北地区以及南九州地区也逐渐被纳入日本的主流社会之中。但北海道和四国岛却一直是游离于日本政治之外,北海道常年天气恶劣,尚可理解。

为何距离本州和四国最近的四国却显得很低调?

四国岛是日本最什么的岛?四国岛为何存在感很低(1)

四国标志建筑——高知城

地理位置制约‍‍

四国之所以显得低调主要是人少,而四国人少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的这里的地势真的不太适合居住,被日本人称为乡下地方,虽然占据着日本6%的面积,但却只有不到2%的人口,四国岛地势一半以上是山地,人口只能集中在的高知、松山和高松等市,这些地方地势狭小,农业面积有限,导致能承载的兵员有限。

四国岛是日本最什么的岛?四国岛为何存在感很低(2)

四国各个藩地图

而四国多山的地形将四国分为数个平原,土佐(高知平野)、伊予(松山平野)和阿波(德岛平野),地少再加上还分为多个诸侯国,让四国很难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历史上四国一直就是游离于各大势力之外的骑墙派。

站队制约‍

人口少,实力弱的四国从战国开始就一直被 “骑墙派”,所谓“骑墙有风险,站队需谨慎”,但很可惜四国的势力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避开了最后的胜利者。

战国时期,主政德岛的蜂须贺家政,先后效力与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在丰臣秀吉死后,他又投向了的德川家康,按理说蜂须贺家族,连跟两位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应该是功臣才对,但在之后的关原之战中,蜂须贺家政却倒戈加入了西军(德川家康为东军),要不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坚持在德川阵营,恐怕在战后就不仅仅是将其俸禄从22万石降到18万石这么简单。

四国岛是日本最什么的岛?四国岛为何存在感很低(3)

蜂须贺家政游戏CG图

蜂须贺家政幸运逃过一劫,但位于高知的死对头长宗我部家族则是倒霉的多,长宗我部是丰臣秀吉的忠实拥趸,从丰臣秀吉入侵四国开始加入其麾下,并在其协助下统一了四国(改为土佐国),效忠于丰臣家的长宗我部在关原之战中加入西军,最后大败而归,本来失败了学蜂须贺家服软就行,但长宗我部家族却继续挺丰臣秀赖,相继参加了夏冬之战以及后来的大阪保卫战,随着大阪城被攻破,其首领长宗我部盛亲及儿子被腰斩,家族领地被没收成为浪人。

四国岛是日本最什么的岛?四国岛为何存在感很低(4)

长宗我部元亲游戏效果图

进入幕府末年之后,各地反抗势力四起,曾经在的关原之战中战败的西军们成为了倒幕主力“长洲藩”、“萨摩藩”、 “肥前藩”还有来自四国的“土佐藩”,不过长州藩和萨摩藩这些的大的军阀集团相比,来自的四国的“土佐藩”存在感很低,除了出了一个坂本龙马之外,在倒幕运动中并没有更多的建树。因此在维新变法之后瓜分利益的时候土佐并没有多少既得利益,继续被边缘化。

四国岛是日本最什么的岛?四国岛为何存在感很低(5)

近代日本的倒幕武士们

战国骑墙站错队,维新变法隐身的四国,在二战前的日本也是缺乏存在感

在二战日本成立的17个甲等师团中,来自四国的仅仅是善通寺十一师团,就算是日本最后扩军成60个师团,来自四国的师团也不过2个,这个师团的战斗力很一般,在淞沪会战中血战罗店的就是该师团,甚至一度有被国军冲击下海的可能(靠着侧翼的第三师团勉强支撑防线),由于在战场上蹩脚表现,日军大本营只能将其作为预备队配置于东北,整个二战期间一直处于无事可做,最后在老家四国接受投降。而来自四国的十一师团之所以表现不佳,一方面是因为四国兵本身战斗力就不如北九州和本州兵强和狂热,另一方面则是四国真的在“朝中没人”

四国岛是日本最什么的岛?四国岛为何存在感很低(6)

四国代表人物——永野修身和山下奉文

近代四国可谓是人才凋零,在昭和时代的陆军大将中,只有3人是来自四国,占比1/24,其中最有名的是曾经的“马来之虎”山下奉文(来自高知),但山下在陆军内部处处受到排挤和得罪同僚,除了性格之外,没有乡党支持的也是山下在陆军内部受气的原因。在海军系统中四国人才同样很少,大将中也仅有永野修身。

无论是海军或者陆军中的四国人士都是游离于日军军阀体系之中,往远了说没有长洲和萨摩藩背景,山下奉文虽然是陆大毕业的,但是和陆大三羽乌关系都不好,早年因为加入皇道派处处被冈村宁次和东条英机等人排挤。

没有任何背景的四国人,无论是军队还是将领,几乎都在二战中隐身

雨田君说‍

四国本身的自然和居住环境,导致四国人口一直都很少,国小民少的四国政权很难和本州和北九州军阀相抗衡,游离于日本政权中心的四国人在日本的鄙视链中一直都是乡下地方,被其他地方人称为乡下人,事实上这样的鄙视链在现在的日本依然存在。

另外四国存在感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四国人本身的性格较为保守,和欧巴桑的大阪以及关东人的开放不同,长期缺少和外界沟通的四国人则是显得有点自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