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1)

端午节快到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准备好过节用的粽子和零食呀?

不过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过节时咱们常常会让孩子吃一些平时吃不到的食物,这个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别让孩子发生意外!

比如之前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2)

大人尚且容易被食物卡到,更别说孩子了。

今天咱们就好好说说,哪些食物存在“高危呛噎因素”,给孩子吃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事儿——

01 5类“危险”食物吃时要注意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3)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在4岁之前,不应给孩子硬的或圆的食物。

像图片中提到的,整颗的樱桃、桂圆,整个的坚果比如开心果、花生,小块的硬糖,很容易被宝宝误吸入气管,有窒息风险。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4)

而像之前新闻里提到的枣核,因为两头是尖的,除了可能会卡喉,也有划破食道或者肠道的危险。

此外,一些粘性很大的食物,比如糯米粽子、年糕,甚至是粘稠的花生酱,都有可能会让宝宝难以吞咽,出现进食困难。

还有长条的胡萝卜、黄瓜,大块的香蕉、苹果,甚至是长长面条、粉丝,对小宝宝也有安全隐患,因为小宝宝的咀嚼能力还不够,没有嚼碎的大块颗粒,就会导致呛噎。

02孩子吃东西时这4件事不要做

除了食物选择和处理方式,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也要注意下面几件事:

1、不要逗孩子笑,或者引孩子说话

在吃东西的时候,大笑或者说话,很有可能会让嘴里的食物滑落到气管里。

比如之前有个新闻,就是有个两岁孩子在吃苹果时,爷爷逗孩子笑,结果孩子气管呛入了4-5颗苹果碎,非常危险。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5)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吃东西时不要随便逗孩子,如果孩子想说话,也要让孩子把嘴里的食物仔细咀嚼咽下去后,再开口。

2、不要让孩子边动边吃

跑、走、玩……这些时候吃东西,都有呛噎、窒息的风险。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6)

家长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吃东西时,必须安安静静地坐好,当然,如果孩子还太小,不那么容易做到,那么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执行,给孩子树立榜样。

3、乘车时候不要让孩子吃东西

无论是公交车还是私家车,都不要让孩子在车上吃东西。

车辆的颠簸或者刹车引起的惯性,很可能会让孩子嘴里的食物滑入气管,危险系数极高!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7)

如果吃的是棒棒糖、糖葫芦之类的食品,则容易让孩子被戳伤。

4、不要让孩子一口吃太多食物

像馒头等食物,如果孩子一口气咬得太多,也容易有吞咽困难的情况。

所以家长在孩子吃东西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嘴里的食物过多,控制喂食物或者宝宝自己塞入食物的速度,保证一口咽下去之后,再接着吃下一口。

03不小心呛噎,1个方法能保命

万一不小心发生意外情况,该如何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呢?

如果孩子发生异物呛噎,家长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

如果孩子还能够咳嗽,家长要鼓励孩子咳嗽,尽量通过咳嗽的力量将异物咳出来。

如果异物太大,完全把气管堵死,孩子就不能咳嗽了,多会表现出典型的动作:

双手卡住自己的脖子,想咳嗽但是咳不出来(如下图)。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8)

发现这种表现,家长要立即抢救,千万不能耽搁。

1岁以内的婴儿需采用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击法;1岁以上的孩子和成人的抢救方式相同,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别再随便给宝宝吃了)(9)

当然,希望这些急救措施,大家永远都用不上,但是防范意识时刻不能放松。

提高警惕、提前预防,永远是我们保护孩子最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