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现代发生重大人事调整。其中,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周涛出任北京现代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原北京现代副总经理、管理本部长戚晓晖出任北京现代销售本部副本部长。
此次出任北京现代一把手的吴周涛,是北京现代的老将,其于2002年加入北京现代,从销售部职员做起,历任物流科科长、北区事业部部长、销售管理部部长、销售管理部部长,并在2013年7月升任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2018年,吴周涛调任北汽股份,担任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主导北汽自主品牌的销售和营销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周涛离开北京现代后,人事变动异常频繁。2018年7月,接替刘智丰,出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仅一年的陈桂祥,被调往北汽集团研发系统,北京汽车副总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采购中心主任刘宇接替陈桂祥,担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两年后,2020年6月,刘宇调任北汽新能源,北京现代中方一把手位置由杜君保接替。不过,当时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樊京涛和向东平,都在后来选择了离任,其中樊京涛在2021年10月选择加入了北汽极狐,而向东平则转身加入江铃福特。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已经离开的陈桂祥、刘宇、杜君保,还是最新上任的吴周涛,都曾有过北京现代的任职经历。例如刘智丰,其于1993年加入北汽吉普,先后担任销售计划科科长、销售服务部销售经理、销售市场部副总经理,于2006年担任北京奔驰-戴克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市场部总经理,于2008年担任北京现代销售部部长,历任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常务副总经理等职位,至2017年2月离开北京现代,出任长城汽车专项副总裁兼哈弗品牌营销总经理,统管H系和F系产品。
人事调整的背后,是北京现代销量不见起色的焦虑。资料显示,北京现代于2002年10月18日成立,由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20.36亿美元,中韩双方各占50%。作为最早成立的合资品牌之一,北京现代曾有过高光时刻。在2016年之前,北京现代凭借高性价比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2014年-2016年销量分别为112万辆、106万辆、114万辆,并在2016年达到历史巅峰,在合资车企中的表现算是亮眼的。然而,进入2017年后,北京现代销量便一路下跌,2017年-2021年北京现代累计销量分别为78.5万辆、79.0万辆、66.3万辆、44.6万辆、36.1万辆。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7.6万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将是北京现代销量连续下滑的第六个年头。
由于销量持续下滑,更是直接导致北京现代旗下工厂产能利用严重不足。据了解,北京现代在国内拥有北京顺义第一、第二、第三工厂,以及河北沧州工厂、重庆工厂共计五大乘用车生产基地,年产量可达165万辆,其中北京第一工厂转售给理想汽车后,目前位于北京、重庆、河北的工厂总设计产能135万辆,以2021年36.0万辆销量计算,其产能利用率仅26.7%。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工厂和沧州工厂也被曝出停产传闻。
当然,北京现代的自救早已展开,在产品、技术、高管本土化、体制等方面进行变革。近两年来,北京现代陆续推出多款全新车型,包括第七代伊兰特、全新索纳塔、全新途胜L、ix35、库斯途等车型,除了伊兰特外,其它车型表现十分惨淡。
至于北京现代为何沦落至此,汽车行业关注认为,从产品来看,当前消费者购车并不单单考虑性价比,包括品牌知名度、售后服务等都是消费者购车的考虑标准,而这些北京现代的优势并不强,特别是在自主品牌向上的背景下,以北京现代为例的二线合资品牌生存压力越来越明显。从市场来看,北京现代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在战略及车型上进行创新,且国产化进程较为缓慢,同时推出过多雷同的车型,导致其在营销资源分配不均匀的同时,无法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使北京现代一度错过自我革新的机会,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频繁的人事变动与业绩不振,往往互为因果,难以摆脱恶性循环。
2017年,北京现代首次销量下滑,从114万辆跌至76万辆,担任一把手的吴周涛坦言:“前几年关注点都在卖车上,疏忽了品牌力的提升、产品线的布局,以及对中国消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
如今,吴周涛重回北京现代担任一把手,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从数据来看,2021年北京现代销量连续五年下滑,而2022年的表现更加悲观,重回北京现代的吴周涛任务更重,压力更大,自主品牌向上、合资品牌向下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再加上韩系品牌的边缘化,该如何挽回现代品牌形象,该如何应对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是摆在吴周涛面前巨大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