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上了一个人独处,我觉得在这种状态没有压力,我不需要去考虑别人的心思,我也不用刻意去照顾别人的情绪,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享受这一刻自认为无所顾虑的生活,我一直很好。

我特别喜欢一个人独处的状态(我喜欢上了一个人独处)(1)

27岁以前,我讨厌独处,恐惧孤独,渴望陪伴。我一直过着“有伴”的生活,无论是读书还是毕业后的工作的两年。童年很快乐,几乎朋友占据了我所有生活,对于从小就是“住校生”的我,抓住任何一个朋友,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玩耍,友情就是一直“形影不离”。毕业后,在繁华的城市里拼搏,住过2人合租的单间,也合租过5人的小区房,一直与大学同学合租着,往返着搬家换地方,很麻烦,但却“有伴”,分担着经济压力,分担着柴米油盐,生活是快乐的,因为我不会发生“一个人唱KTV,一个人火锅,一个人一场电影”,有着不是“家”却像“家”的住处,一张方桌,两个人,一荤一素再加一汤,说说笑笑,抱怨碎碎渣渣,一直现在我都怀念那种“好似总有一个人打破了你所要面对的一个人生活状态”。

我知道自己其实一直在逃避,逃避无法长大的“我”,逃避无法忍受孤独的“我”,更是逃避懦弱的“我”。

我特别喜欢一个人独处的状态(我喜欢上了一个人独处)(2)

但我厌倦了,甚至厌烦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总要各奔东西。不固定的居所,不同的室友,我的生活因为不同的人而不便,矛盾增多,情绪不稳定,越相处越会觉得太容易受情绪影响,太过于在意身边人的心情,不定心,不定性,虽然安谧轻松,但却花了很多时间。

我逃了,辞掉轻松的低薪工作,去了熟人少的城市,租了一间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卫生间,我很喜欢。车少人少,不会让我觉得这座城市很拥挤、压抑。我适应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呆在房间,也许会冲一杯茶饮,坐在床上,望向窗外,听着歌,啃着苹果,发呆;也许会打扫房间,叠衣服,收小东西,一整天,我很惬意,但我不孤独。

甚至很喜欢我一个人的状态,没有什么能打扰我,我一个人可以只为自己安排时间,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中,我总能拾起我的自信,我会享受自己走着去逛街,偶尔喝一杯奶茶,游荡在喧闹的小吃街中,看别人的人间烟火,我不是消费者,我只是看客;我也会肆无忌惮钻入广场舞的队伍中,享受“跳得很挫,却笑得很开心”;我也会为自己送一点点生活的仪式感,买2支玫瑰插在不起眼的玻璃瓶中,房间的一丝生命好似昭示着“花很美,生活很好”。没有任何人分走我的时间,我只要照顾好我自己。

我特别喜欢一个人独处的状态(我喜欢上了一个人独处)(3)

“有时候我也认不清自己,孤僻,享受安静和独处,有时间也爱热闹和纷杂,悲观也乐观,自卑也骄傲”,也许是我目前潜意识的状态。让我想起《百年孤独》里有这么一句话: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独处让自己的本心,更自由,更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