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防护等级如何划分?等级的意义是什么?如何选型?想必大家都知道一点,但是都不够系统,今天班长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仅供参考,不对之处大家指正。

电机的防护等级是指什么(电机的防护等级如何划分)(1)

电机的防护等级分为:防水等级、防爆等级、绝缘等级。下面给大家分类介绍:

一、防水等级

IP(INGRESS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第1个数字的含义:

0:无防护 ,没有专门的防护

1:防护大于50mm的固体 ,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人体的某一大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但不能防止有意识地接近这些部分

2:防护大于12mm的固体 ,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①

电机的防护等级是指什么(电机的防护等级如何划分)(2)

3:防护大于2.5mm的固体, 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①②

4 :防护大于1mm的固体, 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mm的导线或片条触及壳内带电或运转部分①②

5: 防尘 ,能防止灰尘进入达到影响产品正常运行的程度,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6 :尘密 ,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壳内,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电机的防护等级是指什么(电机的防护等级如何划分)(3)

第2个数字的含义:

0: 无防护, 没有专门的防护

1: 防 滴, 垂直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

2: 15o防滴 ,与铅垂线成15o角范围内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

3: 防淋水 ,与铅垂线成60O角范围内的淋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

4: 防 溅 ,任何方向的溅水对电机应无有害的影响

5: 防喷水 ,任何方向的喷水对电机应无有害的影响

6: 防海浪或强加喷水, 猛烈的海浪或强力的喷水对电机应无有害影响

7: 浸 水 ,电机在规定的压力和时间下浸在水中,其进水量应无有害影响

8: 潜 水 ,电机在规定的压力下长时间浸在水中,其进水量应无有害影响

电机应用中最常用的防护等级有IP11、IP21、IP22、IP23、IP44、IP54、IP55等。

电机的防护等级是指什么(电机的防护等级如何划分)(4)

二、防爆等级

电机防爆等级由3部分构成:

1、在爆炸性气体区域(0区、1区、2区)不同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级别的划分。如旋转电机选型分为隔爆型(代号d)、正压型(p)、增安型(e)、n型

2、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等级的划分,分为ⅡA、ⅡB、ⅡC三种,这些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的。

ia 等级:

在正常工作时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气密外壳或加倍提高安全系数。

电机的防护等级是指什么(电机的防护等级如何划分)(5)

ib 等级:

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或气密外壳保护,并且有故障自显示的措施。 4、引燃某种介质的温度分组的划分。

主要分为T1-450℃<T、T2-300<T≤ 450℃、 T3-200<T≤300℃、 T4-135<T≤200℃、 T5-100<T≤135 、 T6-85<T≤100℃。

三、绝缘等级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电机的防护等级是指什么(电机的防护等级如何划分)(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