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是这个时代人们最大的标签。每种职业背后,都有特殊的人生故事。对一些小众领域的从业者来说,他们的工作内容鲜为人知,却和大众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连结:电影胶片修复师、信息无障碍工程师、旅行行程定制师。有时候,工作不仅是一种谋生方式,也承载着某种理想。
肖搏 胶片电影修复师 从业16年
在市郊小镇,抢救旧时光
42岁的肖搏在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拥有一间40平米的办公室,他从事电影修复工作,迄今已有16年。
位于北京怀柔杨宋镇的电影修复中心西邻101国道,被很多影迷视为神秘之地。自2006年起,大量受损的老电影胶片被送至这里,度过漫长的疗愈期。
两张办公桌拼在一起,一侧摆满了书,另一侧是摞成高危形态的唱片和磁带,几乎将那台用于工作的电脑淹没。肖搏点起烟,放一张唱片,翻开前夜没看完的几页书,这是他每日的开工仪式。
电影修复过程繁复,胶片扫描、画面修复、声音修复、声画合成、整体调色、输出存档。肖搏要反复检阅充满瑕疵的胶片,处理各种画面损伤问题,经常熬到天光大亮。
图 | 在黑暗中审片
能够提前观看院线电影是肖搏入行的最大引力。肖搏是应用数学专业硕士,2003年毕业时,原本已收到一家外企的offer,实习期月薪6000,在当年很客观。而他转眼便看到中影基地的招聘信息,尽管工资是外企工资的四分之一,他还是毫不犹豫了电影。
2006年,肖搏接到一份紧急任务,导演王小帅送来电影《左右》的胶片,准备参加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时间紧迫,修片标准高,肖搏数日连轴转,才赶在节前完成任务。最终,电影获得了银熊奖最佳剧本,王小帅导演还专门送来茶叶以示感谢。职业荣誉感源自这一刻,足以抵消肉体层面的疲惫。
图 | 肖搏正在挂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
这不是一份能发财的工作,修复师的月收入仅够温饱,审美门槛却很高。电影修复师需要怀着对电影的敬畏之心,以足够的耐性和定力坚守在岗。
中国有4万部老胶片电影,蕴含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电影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每一部都有独特的年代烙印。但它们经历过动荡,没有妥帖的保存条件,很多已经发霉粘连、撕裂断片。偶有胶片缺失的情况,也只能实实在在地敲上字幕:此处历史文件缺失。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哪怕一刻不停地修复,胶片依然在慢慢老化。修复中心有9名电影修复师,他们尽其所能,与时间赛跑,让更多老电影留存,得以被影迷们欣赏。
王孟琦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从业5年
构建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科技可以修缮时光带来的遗憾,也滋养了很多怀着理想主义的人,在一些新生产业里坚守使命。
视障工程师王孟琦的职业愿景,即是失业。如果有天,他和同事都失业了,说明国内的信息无障碍环境足够优越。2014年,他加入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与一系列应用对接,进行无障碍测试,再把问题反馈给程序员进行优化,保证视障者使用产品像明眼人一样顺畅。
王孟琦先天视障,父母是普通工人,他们常常带王孟琦外出,有时还带到工作场所,让他触摸各类工程器械,挖掘机、压路机、拖拉机,详细讲解履带和齿轮的作用,尽可能让王孟琦用其他感官认识世界。
那时候,王孟琦还敢随父母骑自行车出门,父母把手搭在他头顶,朝左晃是左拐,右晃晃就是要右拐。长大后,胆子反而小了,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危险性增加,打车也常遇不便。视障者听不出驶过的是出租车还是私家车,听到车声就试探性地招招手,很容易打到黑车。
打车APP发展起来后,视障者出行才变得方便。但当时国内互联网产品的无障碍环境很糟糕,即使再简单的产品设计,对视障用户来说,不那么友好。种种不便,把王孟琦训练成了高阶用户。
看到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招聘信息,王孟琦果断加入,希望帮助更多视障者,能够像明眼人一样独立生活。
图 | 工作中的王孟琦
中国有600万智能手机用户是视障者,而现今的互联网环境高度依赖视觉,用户的痛点,都是信息无障碍工程师肩上的重担。
团队有9个人,为几十款互联网产品提供无障碍技术服务。技术上的难题总有正确答案,和人打交道则复杂得多。
大学时,王孟琦第一次和明眼人做同学,他明显察觉,自己和他们处在两个圈子。公司里有很多明眼工程师,沟通时也常出现理解偏差。
这是必须要逾越的信息鸿沟,王孟琦试着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也通过互联网科技,慢慢拉近残障群体和主流人群的距离。
每次客人来访,他喜欢请对方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坐坐,窗外是深圳河。王孟琦不知道河水波光粼粼的样子有多美,但同样的阳光照在他和客人身上,似乎也消弭了一些感官差。
安迪 旅行定制师 从业6年
7×24小时在线,守护世界居民
夜里,结束忙碌的人们进入沉眠,时差则会成为一些特殊从业者睡梦与现实的折返点。凌晨三点,枕边的手机发出邮件提示音,刚入睡没多久的安迪醒了。
邮件是一家境外合作旅行公司发来的,公司临时调整接机时间,紧急联系了安迪。安迪打开电脑给公司另一位高管发邮件,没多久就收到了回复。
安迪是一名旅行行程定制师,业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做旅游,就意味着要24小时开机。同事几乎都过着境外时间,除了照顾游在全国各地的旅客,也方便对接境外合作供应商。
大学毕业后,安迪在上市公司做企业文化培训,在这家庞大的公司里,安迪很难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一次,安迪休了十天假,回公司上班时,整片办公区,只有邻桌同事知道他离开过。
那时安迪入职一年多,仍没成为一个被标记的人物。没多久,安迪就辞职做起了背包客,在旅行中思考下一段职业方向。
2012年9月的一个清晨,安迪随信众一同参观甘肃尖扎县的夏琼寺,寺庙建在山脊,站在最高点向下看,会发现,九曲黄河流到这里是青色的,过了坎布拉国家公园,才有泥沙堆积,慢慢变黄。
所有新奇的发现,让安迪思索的问题敲定了答案,他不想搭上青春做一份仅解决谋生需求的工作。回北京后,安迪面试了一家旅行机构。几轮面试下来,老板问:“你还挺靠谱的,也不笨,怎么英语这么差呀?”
安迪答:“如果公司里都是英语好的人,怎么能理解广大像我一样英语不那么灵光的旅客,出境旅行时担心什么,在意什么。”这番话让安迪顺利入职,成为一名旅行行程定制师。
旅行定制师如同造梦人。有位客人想去八坂神社附近一家叫梦京都的和服体验店,但找不到确切定位。安迪花了一下午的时间,顺着街景放大橱窗和路牌,寻找可能的蛛丝马迹,整个过程,就像在立体拼图上玩找茬游戏。
图 | 在旅行中工作的安迪
很多出国自由行的国人语言不通,对意外缺少冷静快速的判断力,公司的线上保障团队7×24小时在线,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安迪应对过无数紧急事件,大到发生暴乱时的危机处理,小到换酒店、安抚旅客在境外的不适情绪。
最紧急的意外事故处理发生在三年前。一位旅客旅行去威尼斯,出行前,没袒露自己正处在3个月预产期,那几天威尼斯下雨,她被雨淋到,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安迪紧急帮她调整行程,联系最近的公立医院。
初入行的新奇,慢慢转化为一种责任感。6年过去,安迪不断发掘小众线路,帮助旅客探索世界,守护他们的美好旅途。
本期策划:刘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