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洪洞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山西省地级临汾市,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洪洞县这一县名,名字可谓一读就错。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洪洞县的历史吧。

山西人口最多的五个县(山西省一个县名字一读就错)(1)

首先,就洪洞县的“洞”,名字很多人读错了,在表示洪洞这一地名时,“洞”这个字的读音为(tóng),也即洪洞这一地名的读音为(hóng tóng)。洪洞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在地理位置上,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北达幽并,南通巴蜀,为三晋锁钥,晋南要冲。洪洞县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为邻,南与尧都区接壤。就洪洞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该地区属魏国这一诸侯国。

山西人口最多的五个县(山西省一个县名字一读就错)(2)

战国中后期,秦国击败魏国,在此基础上,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临汾市洪洞县一带属河东郡杨县。汉朝时期,该地区仍属河东郡杨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洪洞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在三国时期,该地区属曹魏平阳郡这一建制。北魏时期,禽昌县自吉县境徙治今县城东南10千米,属平阳郡。太和年间又徙治今尧都区境。公元497年,恢复了杨县这一建制,今洪洞县一带属之。公元505年,永安县治自今霍州市境徙今赵城镇东北8千米桥东村,不久徙治赵城镇东南1.5千米。

山西人口最多的五个县(山西省一个县名字一读就错)(3)

到了公元528年,于永安县设立永安郡,县属之。北魏末年永安郡、县还治今霍州市境。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今洪洞县一带属晋州杨县这一建制。公元617年,杨县改为洪洞县,徙治今大槐树镇。次年于今赵城镇东北1.5千米设立赵城县,属霍山郡。就洪洞县这一地名的历史由来,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有说法认为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第二种说法据《旧唐书·地理志》,取义县北之洪洞岭。第三种说法据《山西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山西人口最多的五个县(山西省一个县名字一读就错)(4)

最后,由此,对于洪洞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617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唐朝建立后,赵城县治徙今赵城镇,与洪洞县先后属吕州、晋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洪洞县、赵城县俱属平阳府。1954年,洪洞县、赵城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改洪洞县。1967年,洪洞县属晋南地区。1970年,洪洞县属临汾地区。到了2000年,撤销临汾地区,设立地级临汾市,洪洞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洪洞县总面积达156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76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