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写熊召政,放下“笔”,其实不是笔,而是自己的手指头。我的所有的文字,都是从右手食指流淌出来的。放下食指,整个人既虚脱,又舒坦,因为,我又完成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倾诉。于是,连抽了三支烟。

在缭绕的烟雾中,我又思考起一直没有答案的“人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活着”,常有人问我,我也常问自己,答案始终是未知的。谁知道呢?谁知道,可以告诉我,我谢谢他。

王小波也思考过“人为什么活着”。他给李银河的信中,就谈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不喜欢稀里糊涂的过日子。我妈妈有时说:真奇怪啊,我们稀里糊涂的就过来了。他们真的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我们本身不傻,也不斤斤计较大衣柜一头沉。干吗要求我们有什么外在的样子,比方说,规规矩矩,和某些人一样等等。有时候我真想叉着腰骂:滚你的,什么样子!真的,我们的生活是一些给人看的仪式吗?或者叫人安份守己。不知什么叫‘份’,假如人活到世上之前‘份’都叫人安排好了,不如再死回去的好。”这是王小波追求李银河时写给李银河的信。起因是,李银河问他“人为什么活着”。那时候,他还年轻。

后来,写《黄金时代》时,他对“人为什么活着”思考得更加深入。他在《黄金时代》中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挨了锤的牛”仍然在耕耘,因为,“挨了锤的牛”仍然是一头活着的“牛”。

到写《黑铁时代》时,他却说:“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即,王小波承认命运是寂寞的,但是,“如果我会发光”,“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如果”能成真。

王小波写了四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黑铁时代》是一个比“青铜”“黄金”和“白银”还要远古的时代。王小波穿越了历史上所有的时代,最后,他只是发现,“事实上有病的⼈不能装成没病,没病的⼈要装有病谁也挡不住。”至于,“人为什么活着”,他愈发没有了答案。

史铁生说:“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实际上,史铁生想告诉世人的,乃是“若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就是对不幸犯下的罪。”他只是说,人应该怎么活着,但是,距离“人为什么活着”仍是有距离的。

记得欧·亨利似乎说过: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欧·亨利仍然在说“人应该怎么活着”。

总之,一切围绕“人应该怎么活着”的说辞,都没有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在场”。我认为,唯有真正的在场,方能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怎么说呢?我认为,人生的真相,犹如下棋,拿你有的换你要的。这个世界一直如此,既残酷,又现实,但你却不能说它不公平。人生就是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看你取舍,落子无悔。

其实,我也没有回答“人为什么活着”。因为,此题无解。一旦有解了,人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人离人,还是远一点好。毕竟,人都是有病的。

人为什么会死亡(人为什么活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