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轮毂的基础知识

关于锻造轮毂,首先明白一个概念,祖国大陆目前所有的锻造轮毂,都是用一个大饼锻胚再CNC切削而成。听说有准备出模锻产品的,目前还在拭目以待阶段。

而日本BBS/RAYS的锻造产品,大多是锻造而成,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儿童玩具那种磨具橡皮泥,压完以后,基本就成型了,cnc只是修掉毛刺这些细活。

而上面说的cnc切削方式,就像我拿橡皮泥压了一个大饼,然后我用小刀一点点割出一个轮毂形状。

这就导致了,假设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基础材料,轮毂形状和结构等等),模锻强度会比cnc切削的强度好一些。

锻造轮毂是怎么做到轻量化的(关于锻造轮毂的知识)(1)

但是cnc这种制作方式本身没什么问题,也有很多大品牌轮圈在用cnc切削的方式制作轮毂。也得益于cnc这种制作方式的超高性价比,近年锻造轮毂才迅速在国内普及。投资几十万,招2个画图的,几个加工中心就弄起来了,锻胚本身不用自己生产,都是向大公司采购的,比如宏鑫。当然在车友里也有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理论,例如国内本身铝质量不行,锻胚工艺不合规等等,这种不在讨论范围。还有人说中国买的iPhone不如美国买的iPhone好用呢,哈哈哈

锻造轮毂是怎么做到轻量化的(关于锻造轮毂的知识)(2)

国产锻造到底能不能买

这事,完全取决于品牌良心和制图大哥的能力。何况现在普通车友都是以轻量化为导向的前提下,轮毂品牌商不得不想方设法更加轻。以前TE37SL,18*8.5 8kg左右我已经觉得超级轻了,那个年代台湾BC同尺寸的锻造轮毂都在9.5kg左右徘徊。没想到现在,18寸祖国锻造轮毂已经杀到了6.x kg的范围。我想替各大轮毂品牌商喊个冤,你叫我轻,断了你还要骂我,哈哈,真是惨啊。

而且我坚持认为,轮毂这种东西,在材料强度本身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结构强度就变得无比重要,再加上现在以轻为首的大趋势,掏无可掏以后,就会对不该掏的地方下手,所以我开头说了,这事完全取决于品牌良心和制图大哥的能力。目前阶段没有任何法规可以限制他们瞎搞的。你以为你的轮毂上打着jwl via,就是真的做过jwl/via认证了?

我也很多次呼吁了,买轮毂真的不要太纠结重量,车里多做个100斤的妹子,你难道能感觉到油门响应变慢了?见过太多车友,买轮毂啥也不问,第一句话就问着轮毂多重的。

锻造轮毂是怎么做到轻量化的(关于锻造轮毂的知识)(3)

关于轮毂认证jwl/via

轮毂认证有很多,我们最常能看到的就是jwl/via。大部分的轮毂,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轮毂上都打着jwl和via的标识,但是不代表这个轮毂真的经过了认证,好像现在做轮毂这两个标都变成标配了,必须要打上去一样。

假设一个TE37SL,一共有17 18 19三个尺寸,每个尺寸10种不同的数据,单一个TE37SL就有30个不同的尺寸。如果要去做jwl/via,最少每个尺寸拿出4个轮毂,分别做冲击,弯曲疲劳,滚动疲劳,耐酸碱性。也就是最少要拿出120颗轮毂去做测试,还不包括如果测试不合格后续的问题。当然我说的这是严格按照要求来做的,我认为目前没有国内的轮毂厂家在这么做的,因为投入实在太大了。这样的话,一个轮毂还没上市,送去做测试先花20万,如果这个品牌初期发布20款轮毂,小500万就没了。

据我跟国内一些比较大的轮毂品牌商聊天得知,他们会拿出某个款式轮毂的最大尺寸拿4个送去做测试,如果这款合格,就默认同款小尺寸也合格。能做这种的就算比较有节操了。

没条件做测试的,就只能靠软件模拟了,常用的UG或者ProE,没实际测试心里总归慌慌的吧。有的甚至连软件模拟都不做。

所谓的来图定制,一件定制,就是典型的这种产品,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这种。

锻造轮毂是怎么做到轻量化的(关于锻造轮毂的知识)(4)

总结

国产锻造不是不能买,有的是可以买的,但是得找有品牌,有节操的公司。

款式上,不能你想做啥就做啥,总得来说大家用的比较多的款式一般没问题的,比如RID款式的轮毂,因为大家经验都比较丰富,出问题概率比较低。

另外一个,现在锻造轮毂还有一个细分,就是原厂款式,比较常见的就是卡宴轮毂、X5轮毂、AMG轮毂之类的,这种轮毂一般都是批量生产的,批量的产品一般比较安全稳定的,也不会追求轻量化,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锻造轮毂是怎么做到轻量化的(关于锻造轮毂的知识)(5)

上面说的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些点,实际BBS也有有别与所有国内锻造轮毂6061材料的7075轮毂,RID就是用7075,所以正品RID的辐条细的相当恐怖,如果国内厂家非要用6061挑战正品RID的辐条粗细,必然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