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感受的恶意都是真的 原来那些我以为的伤害(1)

我从小就敏感多疑,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环境的影响,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之结果就是我很敏感多疑,总是觉得别人的话语神态别有意味。你问我,这样的性格日子可怎么过?事物都是两面的,这样的性格确实能让我感受到一些微妙的情绪和感受,也因此收获了朋友。 可是,我的友谊,确好像进了一个怪圈,无论和谁当朋友,无论友谊开始的多么美好,后来我总会觉得对方瞧不起我,欺负我,拿我当软柿子,慢慢的友谊就淡了,走散了。我很痛苦,不仅仅是失去了朋友,还有总觉得被人欺负了,被人冷言冷语了,别人又看不起我了。我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低落的情绪纠结着我,让我痛苦不堪。用今天得话说,玻璃心。我可不是玻璃心,玻璃还有防弹的呢,我是露珠心,碰都不能碰,一碰就碎了,还自怜的认为碎成了无数的小水滴,好唯美。可想而知,我这样的性格,从小到大,会碰到多少困难。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没办法和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我都退缩再自己的世界里。就这样,我一路磕磕绊绊的走过来,痛苦的时间太久了,我开始反问自己,为什么人际关系这么差?是不是错的是我?可悲的是,这样的反思,基本都会被我给否定了。不会的!我这么老实本分,错的是他们。

你所感受的恶意都是真的 原来那些我以为的伤害(2)

也许是生活可怜我,不忍心让我一直错下去,我碰到了一个好人,嫁给了他。对的,我的先生,他是好人,品行端正,为人善良。但是,他是好人,我是敏感多疑的傻人,俩个不坏的人不代表我们之间没矛盾,红尘俗世里寻常夫妻的一地鸡毛,我俩一点也没少,而且,由于我性格的缺陷,我们之间的矛盾更多更难解决。再一次大的争吵中,他忍无可忍,冲我大声喊道:“什么欺负你?你谁啊?别人有那心思成天欺负你吗?”这一句话,突然击中了我,时至今日,我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单单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那句“你谁啊?别人有那心思欺负你吗?”好像刀一样一下子扎到了我心底脓包上,是啊,我从来没想过,我眼里天大的事可能从来都没有入过别人的眼。就如同我也记不住他人的事情一样。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用他人的角度审视我经历的事情,我开始静下心来回顾以前的经历,把自己抽离出来,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儿时的我,就像一个观众再看一部电影,慢慢得,好像很多事不是我想的那样。

我跟人家说话,没回应,不是看不起我,当时他很忙,我还没眼色的拿不痛不痒的小事去问他。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我的工作,安排给我很正常,领导安排工作怎么就上升到柿子捡软的捏的高度了?我也太上纲上线了。路上我热情的和别人打招呼,别人在思考事情,可能还有点棘手,眉头锁的有点紧,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没注意到我,不是轻视我。慢慢的,我开始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人和人的关系。原来很多我认为过不去的伤害,真的是自己太弱小多疑,当我成长了,才发现,自己是个多么让人头疼的朋友和同事。情商低到了离谱,这个我,别人一句话都能让我浮想联翩,简直就是个被害妄想症患者。可是他们依然没有抛弃我,是我主动的离开他们,很可笑的理由:哼,是我先结束这段关系的。现在的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里好多懊悔,真心待我的朋友,被我逼走了,良好的同事关系,让我搞砸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那可笑可悲的自尊。

当然,我也不否认,身边确实有人就是势力,就是看人下菜碟,就是欺负人。我性格的缺陷不代表他们做的就对。遇到这样的人,我也不再会像以前一样,被他们折磨的痛苦不堪,生活是自己的,谈不来微微一笑,打个招呼:“今儿天不错啊!”,再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我学会了微笑的看着他,轻轻一句:“这个事,我可能需要想一想再回复你,可以不?”我开始学会真正的接纳自己,接纳自己作为普通人的美好与缺陷。

现在的我,虽然可以冷静的反思自己,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的性格,不是几句鸡汤就能改正的。我依然不完美,依然是敏感多疑,但是我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尽量客观看待问题,学会了不要埋怨,要解决问题。每当又觉得被欺负了,我就会告诉我自己:这是我的感受,未必是客观事实。感受是我的,事实是客观的。再等等,也许过几天我得感受就变了。这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用了四十年,好远啊,好累啊,好难啊!但是,我感激这段成长,我满身伤痕的连滚打爬的过来了,这路上我被扎的鲜血淋漓,伤痕累累。可是我感激我过往的人生,那些痛苦的时光沉淀下来后变成了滋养我生命的养料。人到中年,我开始和自己和解,和生活握手。没有这段经历,我永远不会有这些体会。生命本就是不断纠错,不断改正,慢慢前行。虽然,我的纠错来的迟了一些,好在,还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