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时,有种黄色的石头在浙江省昌化被发现,被人们称作“昌化田黄”。真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风乍起则吹皱了一池春水,顿使田黄这片本来平静的水面,由于“昌化田黄”的出现而变得有些皱巴了。

那么,“田黄”到底是专有名词还是石头分类中的一种?“昌化田黄”到底是什么?它能称为田黄吗?

有位收藏家说:按照我们的习惯,田黄那就是寿山石的一种,这种认识已经过历史的沉淀,也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昌化发现的与田黄相类似的石头,完全应该起一个新的名字。但无论如何命名都应通过社会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来对名称进行确认。没有通过社会走一个认定的程序,就会陷入到争议中去,就无法获得名正言顺的社会身份。

昌化田黄与老挝田黄(昌化田黄能否叫田黄)(1)

福1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专家说:昌化如何称这石头我们无权干涉,但要明白田黄是历史遗留的专有名词,无论皇家宫禁还是海外市场,提到田黄那就是指寿山产的石头,这点是大家公认的,名称不是自己想叫就叫得出来,它必须得到大家的公认。我们出鉴定证书出的就是“田黄证书”,如果拿来昌化的石头我们不会出任何文字鉴定。

一位寿山石论坛网友说:听说昌化石是产在山坡上的,叫田黄石是不是有问题?我认为这个命名产生争论有点根据中国字的特点玩文字游戏的感觉。从田黄名称来看,字面上并无产地名称,唯一的就是说产在田里面。这就是争议们隐患源,如当时命名不称田黄而称为“寿山黄”,昌化的石头就不可能叫“昌化寿山黄”了吧?好比和田玉,名称里带有地名,同理如在青海或其他地发现的类似玉就不会叫“青海和田玉”,就算俄罗斯发现了类似玉也不可能叫“俄罗斯和田玉”。

昌化田黄与老挝田黄(昌化田黄能否叫田黄)(2)

一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说:寿山田黄确有几百年开采史,历史上也被宫廷及大众推崇。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寿山田黄被广泛认可时昌化田黄并沒被发现;第二,寿山田黄也没人们想像中的那样完美。

我曾用昌化石来换田黄,换到后十分兴奋,但经反复比较、把玩,我确信昌化田黄的质量非常好,比寿山田黄要好。如有人怀疑这点,那就把寿山最好的田黄与昌化最好的田黄,放在一起比较一下,那么质量高低会一目了然。

核心观念在于田黄的客观标准,只要达到有皮、有格,按古人所讲的符合“六德”,按今人讲的符合“十德”,那就不管此石产自哪里,都应视其为田黄。至于有人说到文化底蕴的问题,说穿了是个人为的问题,就是因为人为的问题在影响我们对于昌化田黄的判断而误导收藏。所以我认为田黄就是一个石种的名称,昌化田黄与寿山田黄在化学成分上一致,质量比寿山田黄更好,因此称“昌化田黄”没什么不妥,巳经得到很多人认可,此提法已被载入史册,最终一定会得到更多收藏者的认同。

最后,笔者经对众人的观点的听取和分析,这位收藏家协会的朋友讲的很有道理,也已得到笔者的认同。那就是昌化田黄和寿山田黄都是田黄石的一种,化学成分一样、产地不同而已。

观看此文的您认为呢?欢迎您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