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内容】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孔子论语中说三人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孔子论语中说三人行(论语共学1438子路宿于石门)

孔子论语中说三人行

【共学内容】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导读老师:

于闽梅: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中文系教授

冯国栋:浙江大學人文 学院教授

白彤东:复旦大學 哲学院教授

【共学笔记】(内容来源:【论语汇】)

于闽梅:

昨天一篇讲的是古代有七个贤者和隐士。今天的晨门也算是个隐士。

是个看守晨门的小吏

冯国栋:

也算隐于市的高人

于闽梅:

冯老师好[愉快]

是的,大隐隐于世

冯国栋:

这里关键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是智,而为之是义。虽然智力足以知天下之不可为,但在道义、责任上去要为之。

于闽梅:

隐士,是知其不可而”避”之而孔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节强调的还是孔子的悲剧色彩

张辉玲:

初听这句话像贬义。实则赞叹孔子。

冯国栋:

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既有智又有义的。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无智也无义,是愚人;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有智而无义,是贤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有智有义,是圣人。

崔圣:

贤人、圣人之区别。

孙福万:

儒家当然是主张入世的,但其入世或出仕,又是有一定底线的,这在孔子和孟子的出仕经历中都有生动的体现。一言以蔽之,就是他们都主张尊德性、行善政,所以孔孟在统治者面前绝不卑躬屈膝,话不投机则宁愿离开,夫子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既坚持道德理想主义,又抱用世救世之悲悯情怀,儒家之两难和伟大就在这里,故说"知其不可而为之"。

崔圣:

欢迎@孙福万 老师!

冯国栋:

于老师、孙老师说的对,儒家自由意志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孔子式的悲剧。这个悲剧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悲剧,而是一种壮烈的色彩

是一种崇高

孙福万:

从司门者看,此话或有贬义;但从儒者自身看,此实为对夫子一生作为的褒扬!

于闽梅:

是的。

孙福万:

@冯国栋 对!康德曾区分优美与崇高美,儒者恰恰因其自由意志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冲突,外人或以为其人生为悲剧,孰不知此正为其成就,从而形成了其人格的崇高之美!

于闽梅:

从晨门的角度,是嘲讽的,道德重于天命,像伯夷、叔齐这样的贤者,曾经挡在武王周公遵循天命、讨伐纣王的战国前,并在商朝灭亡后唱着“以暴易暴兮,不知其可也”去隐居,不知其可,就是知其不可。在隐士贤人这里,甚至可以质问天命的道德性。

所以孔子称七人为“贤者”,并说武王的音乐尽美但没有尽善,在内心深处是认同贤者的纯粹道德的

但孔子仍然不想到山林与鸟兽为伍,不追求独善其身,想对时代有所作为,所以比贤者更具悲壮色彩。

孙福万:

周易困卦讲"君子以致命遂志",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君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可以放弃生命。知"道之不行",而依然热心救世,又有什么呢?

崔圣:

@于闽梅  “从晨门的角度,是嘲讽的,道德重于天命,像伯夷、叔齐这样的贤者,曾经挡在武王周公遵循天命、讨伐纣王的战车前,并在商朝灭亡后唱着“以暴易暴兮,不知其可也”去隐居,不知其可,就是知其不可。在隐士贤人这里,甚至可以质问天命的道德性。”说的好[强][强]

于闽梅:

孙老师说的“夫子既坚持道德理想主义,又抱用世救世之悲悯情怀,儒家之两难和伟大”,说的就是孔子既同意贤者的道德理想主义,但是又选择了儒家的济世“为之”

孙福万:

@于闽梅  是的~[握手]

崔茂新:

夫子為什麼一再讚揚伯夷叔齊?,就在於他們代表了一種不妥協的道義精神,一種不向權力屈服的人格力量。夫子“知其不可而為之”,有似於二位仁者。

所不同者,伯夷叔齊因世無道而避之,夫子則道不行而行之。

孙福万:

@崔茂新 是的。但我感觉,伯夷叔齐似和司门者丶长沮丶桀溺等人不同?

白彤东:

对,伯夷是坚持道义而避,后二者是弃世。

并且,即使是伯夷,孔子也有保留。在夸奖了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以及其他几个人之后,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孟子也是,在赞美伯夷之余,还是觉得他比孔子差一点。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崔圣:

当采药的老妇人劝他门只要吃一点粮食,就不会死的,他们还是选择了“不食周粟”;夫子如果听人劝稍微降低一点“理想高度”,也许也是个春秋名臣。

白彤东:

我觉得孔子已经做出一定的权变,但生不逢时。

孙福万:

@白彤东 这个“无可无不可”,就是易经讲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故孟子称赞孔子为“圣之时者”。

白彤东:

是,不是没有原则的意思,而是经下面的权。

于闽梅:

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其实也是重视到孔子的权变,因为他本人的权变更多

孙福万:

孟子对这几种人的对比分析,包括柳下惠,记得不止一处~

李 莉:

尽力而为尽了几分力?夫子尽了十二分

張弛弘弢:

@孙福万   康德,住在克尼滋堡的中國人。孫教授引康先生進論語匯[强]

崔圣:

@于闽梅 北京 老师,夫子的悲剧色彩,可否认为是悲剧人生?像尼采“人生就是悲剧美”。

孙福万:

@李莉 昆明 问得好!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

崔茂新:

在伯夷、叔齊之前,中國歷史上似乎沒有這種文化人格類型,僅此一點,就是值得重視的。夫子一再讚揚引述夷、齊,一生“知其不可而為之”,體現的是一種民間的非暴力的抗暴力量,一種貧賤平民當中崛起的中國文化精神的創造性發揚,一種基於性與天道、仁義禮樂的對社會和心靈秩序的信仰性建構。

孙福万:

@崔茂新  [强][强][强]

白彤东:

伯夷叔齐不是民间的非暴力抗暴力量,不是贫贱平民,是商的遗民。

張弛弘弢:

@崔圣 夫子,怎麼能說悲劇呢!? 14.38章 若拍成影視,應是一很故事性,很幽默很抓眼的一組鏡頭。 本章“知其不可而為之”句是核心。 這是道家為鍥而不捨的夫子貼的最重要標籤之一。其實質是道家”隱士思想”與儒家“知命之學” 的又一次碰撞。 此標籤,看起來貼的很符合實際,也很很恰巧。說明道家是比較了解儒家的,故拿此來開涮。 這种不可為而為也是夫子一生的重心,同時也導致其思想最難理解,其人最難學,以至於晚年仍發出“莫我知也夫”的慨歎。 隱者知世之不可為,這是”天命”,所以也就不為了; 儒者呢,不但知此,還知道依道而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亦是”天命”。 如此,儒道之高下,立分矣。

白彤东:

贵族。

崔圣:

有人把伯夷、叔齐比于太伯、仲雍,这又是伯夷、叔齐之一大人格魅力!

張弛弘弢:

崔老師的一個“悲劇”,憋出了我一大段,別著急,還沒完呢。

一個問題: 夫子不可為而為,有啥作用?

崔茂新:

雅斯貝尓斯稱孔子、耶穌、佛陀、蘇格拉底是人類思想范式的創造者,給我的啟發是,夫子是哲學和信仰合一的思想范式。

張弛弘弢:

答: 儒家鮮花的種子灑遍了當時的中華大地。其辦學規模,相當於現在一個人既辦清華又辦北大。(易中天老師算的。) 培養了革命的種子,傳播了正確的價值觀。 滄桑大中華,歷經2500個春夏秋冬,儒門盛開的花朵,綿綿延延,未曾斷絕。如今,鮮花的種子又在論語匯培育…… 相信,將來的環球,必是《論語》的世界!

一句話: 晨門一語,明了了夫子之心;豐人一言,使天心不爽。(錢穆先生)

冯国栋:

@張弛弘弢 这里的悲剧不是价值判断,而是一种美学或戏剧的类型

崔圣:

@冯国栋 老师,是的,我想到了“人生之悲剧美”。

孙福万:

@崔圣  悲剧美实为壮美!

張弛弘弢:

@冯国栋  馮教授, 您太實在。我知道的。 因為就是跟崔老師熟,拿崔師說事兒而已。[呲牙]

冯国栋:

@張弛弘弢 哈哈,我太实诚了[呲牙]

崔茂新:

@白彤东 若從出身說,夷、齊固然曾經是貴族,但他們抗拒武王伐紂,憑藉的不是財力和武力,不是社會輿論和人心向背的支持,完全是一己的精神和道義的堅守,因此,我說他們是民間的力量。

崔圣:

@冯国栋 老师,@張弛弘弢  兄老“涮”我。

張弛弘弢:

@崔圣  晨門涮夫子 我涮崔老師 正好[调皮]

崔圣:

同意@崔茂新老师“民间力量”说!从社会层面看,他们放弃了“继位”,出走意味着也放弃了“官二代“的政治地位与待遇,已经是平民(贫民)。

張弛弘弢:

@崔茂新 歷史軸心時代的聖學 [强] 期待後代來打通吧!

更正: (儀)封人

白彤东:

封建贵族时代,民间力量是不太轮得上的。因为于商有君臣关系,他们的做法才有道义。一般民众,则用不着不食周粟,毕竟周不是暴虐政权,而是去暴的政权。

崔茂新:

夫子對我們而言,其文化存在也是雙重的,是先哲(哲學的獨立人格和自由理性),更是先聖(精神信仰的人格維度)。

@白彤东 夫子不是從政治是非的角度看夷齊的,是從非暴力精神的堅守,從一己道義人格的堅守角度來看的。夫子對《武》“盡美矣,未盡善也”的評論,表達了他對以暴制暴的態度保留。

白彤东:

对,周武不是最理想的圣王,这没有问题,但也不是暴君(并且伯夷叔齐还赞美周政)。伯夷叔齐不是平民。所以,伯夷叔齐之事不应该被当成民间抗暴的典范。他们只是在尽前朝遗民的责任而已。

崔茂新:

當然,夷齊不是一般平民,而是平民中有精神和道義力量的仁者。

張弛弘弢:

意猶未盡,舉一例: 王通,隨朝時其道不得行,退而講學傳道。至唐,房玄齡、杜如晦皆出其門。(王通,《滕王閣序》作者王勃之父。)

崔茂新:

@白彤东 前朝遺民多了去了,我寧願理解為是他們個人的精神和道義堅守,夫子讚揚他們也是從這一角度看的。“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顯然是對其道義人格的讚揚。

崔圣:

同意@白彤东 老师“封建贵族时代,民间力量是不太轮得上的。因为于商有君臣关系,他们的做法才有道义。一般民众,则用不着不食周粟,毕竟周不是暴虐政权,而是去暴的政权”。更多的是道义的坚守与人格魅力。

白彤东:

他们有道义人格这没问题。我只是说他们不是民间力量,也不是反对暴虐统治。

張弛弘弢:

伯 叔留給後世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氣節。總有一種不正確的感覺:死心眼兒。 青山不在,何以砍柴呀。

結廬授學,寄理想于後世,不錯。 違規了。[调皮]

于闽梅:

虽然白老师纠正得对,二人确是商朝贵族,但我更倾向于崔老师的意见,在历史发展中他们成为平民非暴力的偶像,因为孔子这时代的平民隐士,都是以伯夷叔齐为偶像,晨门、楚狂等都是平民,但继承的精神是伯夷叔齐的。

白彤东:

那是儒家打着保守旗号,干革命的事业的结果。不过晨门和伯夷还是不同。前者弃乱世,后者避不义。

崔茂新:

@張弛弘弢  從個體生命的角度說,是有點兒死心眼。從夫子“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角度看,他以不屈服地死去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他生命存在的價值,一個人苟且地多活一些年,從歷史的角度看,有什麼意義呢?

夷、齊不接受以暴制暴,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愿接受的周朝是暴虐統治。所以,夫子讚揚夷、齊之仁,也仰慕文、武之道。

張弛弘弢:

@崔茂新 嗯。“求仁而得仁”,應該是無怨的吧。說“死心眼”我心中也無惡意,只是太 心疼 他們了。歷史中的現實,如此的簡單,又是這樣的複雜。生命的價值,不以生死論。 感歎啊! 感恩崔老師的回應。

崔茂新:

@張弛弘弢  您的心疼,正是他們在文化精神上依然活著的明證。

崔圣:

我记得舜好像在首阳山种过地,如果这样,意义就更深刻了!

郑静:

@白彤东 老師,為我們多講講。等您導讀有辛苦

于闽梅:

但伯、叔二人也有问题,孔门中最倾向于暴力变革(我们讲过子路鼓瑟时因其中有杀伐之音)的子路就在与隐士对答中,影射过伯夷叔齐的非暴力的纯粹道德的问题:“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我们讲过子路鼓瑟时因其中有杀伐之音差点被孔子逐出孔门

崔茂新:

@于闽梅 子路評價“荷蓧丈人”是“欲潔其身而亂大倫”,而非孔子說夷、齊也。

于闽梅:

是啊,所以我说子卟其实影射的是丈人们的偶像夷、齐。

(【论语汇】@2014-今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请mazh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