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项技能,就如阅读能力一样,自我们每个人从小学会识字认字写字起,便一直如影随形。从最初的写段落大意,写日记,写散文,到后来的写说明文,写议论文,甚至到大学里的学术论文,工作后的公文......

这期间,有人写得快乐,有人写得痛苦,有人写得敷衍,也有人如我一般,写得随意。

是的,自从三年前重拾阅读习惯后,我又开始尝试读后感和书评的输出,想以此来巩固信息和知识的输入。但始终还是少了点刻意练习,写作方向终究还是过于自嗨。

直到今年 4 月重启头条号写作后,虽然经过官方的培训营,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一些误解,也下了决心要重新认识写作这件事儿。但隐隐中总觉得还欠缺了些改变的动力,一直到最近遇见了秋叶大叔的这本《写作 7 堂课》。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1)

本书出版于今年 3 月,作者秋叶大叔,他身上的标签细数下来很是让人咋舌,比如最为职场人所熟知的秋叶 PPT 的创始人,有着百万粉丝的大 V,百万畅销书作者,中欧商学院私享会导师,新媒体商学院创始人等等。而我在读到他这本书里提到说自己持续写作已差不多 20 年后,更是让我钦佩之余,更加好奇他的写作习惯和动力来源是什么?

秋叶大叔在这本《写作 7 堂课》里,系统介绍了写作的一个完整闭环,从写作的方向(框架式思维),到写作的动力(复利式写作),再到写作时间(碎片化写作),写作素材来源(联机式写作),写作灵感(结构化写作),写作质量(清单式写作),一直到最后借由写作来提高并升级自己的思维认知(复盘式写作)。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2)

在这样完整的一个写作体系里,通过秋叶大叔对每一个环节事无巨细的拆解,让我在彻底学会了如何系统写作的同时,更是从中找到了困扰自己很久的关于写作黄金圈问题的答案,即:为什么要写作?写什么?如何写?

一、为什么要写作?

这样一个问题抛出来,我想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答案和小心思吧~ 或许有些人会纯粹些,只是为了“我手写我心”的初心;或许有些人理智点,想着借由写作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更或许还有些人想得更现实点,希望写作可以创造业余收入……

但不管是哪一种答案,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写作这件事儿,其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复盘式写作,情绪的疏导和经验的总结,保持写作初心

无疑,写作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疗愈过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写过日记或者随笔,这种纯然自我表达的写作,既是对我们情绪的抒发,也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无形中也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方式。

自我疗愈式的写作,往更纯粹的方向发展,便有了如《写出我心》一书里所谈及的“心灵写作”,那是一种纯然借由写作来发现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进而发现别人、接纳别人、欣赏别人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是不带任何功利心和商业化的。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更为常见的另外一种自我疏导方式则是复盘式写作 通过复盘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得以恢复内心的平静。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由复盘式写作,来拆解、细化并完善我们的知识框架和写作技巧。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3)

2,框架式写作,由大及小的全局观,升级写作思维

曾经读到古典老师在一篇文章里说,写作就是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以及线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说语言是一维的,那么文字就是二维的。而写作就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从二维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思想,从而获得思维的升级。

我深以为然。当我们习惯于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加敏感于有价值信息的捕捉,而这一点在碎片化信息的当下,是尤为重要的。

正如秋叶大叔在本书答疑里提到的,我们身边的那些“牛人”,他们的身上都带着独属于他们的框架,那是他们这些年知识积累和转化而来的思维模式。

而我们之所以常常跟不上牛人们的思路,不过是因为我们不具备他们的那些格局和知识框架,所以很容易就被他们的观点和节奏给带跑。

那么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可以参考秋叶大叔在本书所建议的,从写作的最底层逻辑 — 框架式思维写作出发,通过更系统的主题阅读来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树。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4)

在确定写作框架树之后,我们可以尽情收集大量的相关素材,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再借由写作的输出来完成思维的升级。

3,复利式写作,多维度变现,给足写作动力

关于复利的概念,最常见于理财领域,源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复利效应观点指出,投资的目标不是追求一时的最大收益,然后大起大落,而是稳健的长期收益。每年10%的收益率如果能够保持较长时间,只需要7.3年就可以使资产翻倍。长期来看,这种看起来保守的理财策略,比大起大落的经历更容易积累财富。

简单来说,就是两层意思:

第一,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建立一个稳健的投资结构;

第二,去寻找优质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规模投资。

这样的复利思维放在我们的写作领域,便是复利式写作思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我们的一次优质内容写作,可以带来多元化的回报。

当然,这里的优质内容,是要求我们得有能力写出观点的高度,内容的深度,视野的广度,人文的温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内容为王的当下,借助多平台的分发,争取到最大的变现复利。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5)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所处的当下,正是内容变现的最好时刻。多平台的不同变现模式,可以给足我们足够的写作动力。更有甚者,一份文字写作,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不同形式,比如音频、视频、课程等等方式,带来更多维度的变现。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6)

此外,复利式写作,还有助于我们快速打造个人品牌,链接同频中人。不过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自我定位。

二、写什么?

当我们借由秋叶大叔书中提到的三种写作方法,梳理出我们为什么要写作的初心、好处和动力后,接下来便要开始进入第二个问题,我们到底可以写些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真正要解决的是我们的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的问题

而秋叶大叔在本书里,也给出了很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框架式思维、联机式学习和清单式写作来解决我们的这个万年大难题。

1,框架式思维,让我们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写作灵感

在前面谈论为什么写作的时候,我们已经了解到框架式写作,可以为我们的大脑塑造一个由大及小的全局观,同时借助写作框架树的搭建,在我们的大脑里设置一个注意力的锚点

而后的我们便会因为这个锚点而更加地敏锐,会更有意识地调动起五感去收集并辨析围绕我们工作或生活场合中的这些言谈举止,是否有可用的素材和可借鉴的灵感。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7)

当我们不是太明确某个主题的框架都有哪些部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万能的网络,搜索“思维导图”等之类的关键词,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到相关主题的框架。最后再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删。

由此,也便引出了第二个方法,即:联机式学习。

2,联机式学习,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淘到好素材

联机思维,就是充分利用时下的互联网,让网络真正为我所用,成为我们的第二大脑。只不过,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大洪流,如何才能大浪淘沙,筛选出好素材呢?

秋叶大叔在本书里分享了一个合格的联机学习者应该具备的 5 个特征,即,学会记关键词,多进行主题知识树阅读,多关注门户网站的新闻和深度评论,养成长期关注几个行业发展趋势的习惯,主动输出信息而不是只满足于从网上获取信息。

不难看出,这几点都更多侧重于我们对素材的消化与理解。当我们在大数据时代,不再发愁于素材的来源时,我们的关注点会更多地放在如何利用这些素材来创作上。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8)

3,清单式写作,让我们不浪费好素材

清单一词,源于《清单革命》一书中,针对医疗行业为了避免手术流程失误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而引入的清单管理概念。主要的目的是要让流程标准化,把“我知道”变成“我行动”。

同样的,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如果可以善于利用清单的标准化,来核查我们结构化写作中的基本架构,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因为低级失误而浪费了好素材。

顺便提一句,我们还可以将清单也作为写作的内容素材之一。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9)

三、如何写作?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写作,其实答案我们也都心知肚明,无非是多看,多想,多写,多改。

只不过这看似简单的 8 个字,却常常因为我们的没时间或者不想写而做不到。

这种情况下,秋叶大叔在本书里提及的碎片化写作和结构式写作,可以完美地解决掉我们的这个大难题。

1,碎片化写作,解决我们没有大块时间的问题

身兼数职的秋叶大叔比起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时间更不够用的,但他依然能够挤出时间来天天写文章、写书,这不得不归功于大叔的 “碎片化写作法”,即:

一份完整的文章=1分钟灵感 5分钟构思 5分钟提纲 5分钟素材 … 3分钟素材 半小时高效写作 5分钟排版 5分钟配图 1分钟推送 1分钟回复评论…

使用这种写作方法,需要我们养成 3 个关键习惯:

1)一有灵感就马上记录下来,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也可以是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网络笔记软件。

2)一有时间就把灵感变成提纲,这和框架式写作如出一辙,先给大脑构建一个写作大纲的锚点,之后我们的意识里会更关注一切和写作相关的信息和素材,也就是让大脑开始进入构思阶段。

3)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各种写作框架,也就是我们接下来会谈及的结构式写作。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10)

2,结构式写作,解决我们不想写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也不是不知道写什么,更不是不知道如何写,我们只是情绪上来了,不想写而已。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认为说既然没情绪,那就暂时先不写吧,何苦硬逼自己呢?

但是,秋叶大叔的建议却是:越是在情绪不佳的时候,越要靠习惯来写作。

而所谓的习惯,则是可以借助 10 种结构化体裁的写作框架,让自己能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

小学写作素材积累秋意(写作的黄金圈法则)(11)

或许真如秋叶大叔所言,当我们发现一个话题至少有 10 种结构式框架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不再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转而会开心地想要开始写作了吧?

难道,你不想试试看吗?

四、写在最后

秋叶大叔在书里坦言,虽然说他也通过写作增加了收入,但对他来说,写作最大的意义不是赚钱,而是:通过写作,他成为一个更专业、更职业、更理性的人。

我深以为然。因为我借由大叔的这本《写作 7 堂课》,配合黄金圈法则,完整梳理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写作,要写什么,以及如何写的问题。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二刷这本书,将大叔 20 多年写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这 7 种写作套路再好好消化理解一番,希望可以真正为我所用。

最后,也推荐给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如果你也不太确定自己为什么要写作,可以写些什么,以及如何写,那么你不妨也花点时间,读一读秋叶大叔的这本书吧,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