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是李纲所著《病牛》中歌颂牛无私奉献的诗句。牛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农户们丰收的希望,也是中国人民勤劳质朴的美好象征。虽然如今的农业耕作早已实现了现代化,耕牛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对人们的生活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01

在贵州雷山县有这样的一头牛,在它去世时,主人甚至不惜以老人逝世的葬礼规格来给它举办葬礼,连墓地和墓碑都是主人家精心选择。它的葬礼上甚至还来了五百多送葬人,每年也都会有人去老牛的墓前烧香祭拜为什么这头牛会有如此隆重的待遇呢?原来,这头牛是当地著名的“牛王”曾在生前为它的主人李正书夺得了很多的荣誉。至于李正书,他曾对周围的人表示:这头牛并不只是用来劳作的普通牛,而是和我相互陪伴了十五年的亲人。

贵州雷山牛王墓(贵州雷公山牛王)(1)

▲“牛王”旧照

牛王是在贵州雷山县大塘乡新联村牛栏组出生的,两岁的时候它就被卖到了丹寨县的羊吾村中,而后几经易手又辗转去到了雷山的乌东寨,后来又被人转卖到了雷山县丹江镇的掌排村中,李正书也正是在这里和牛王结下了不解之缘。李正书买回牛王之后没多久,一次机会的偶然,他发现了这头牛很有作为斗牛的潜质,于是就开始让牛王去参加斗牛比赛。

贵州雷山牛王墓(贵州雷公山牛王)(2)

▲斗牛比赛

牛王也没有辜负李正书的期望,在斗牛场上非常争气,总是能够技压群雄,拔得头筹,这让李正书很是高兴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小牛也渐渐地长大了,不仅身形更加粗壮威猛了,头上还生出一对非常漂亮的牛角,谁见了都会忍不住对它夸奖一番。

02

这只雄健威猛的牛曾经征战过无数的斗牛场,几乎拿遍了大大小小关于斗牛的荣誉,因而被当地人尊称为“牛王”。据统计,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牛王参加的比赛大约有二十多次,而它为主人李正书赢得的奖金总计达到13万左右如此傲人的成绩在雷山县的确是不多见的,甚至在整个黔东南地区也难以有其他牛能与之一争高下,因此它便也有了“雷公山牛王”的名号。

贵州雷山牛王墓(贵州雷公山牛王)(3)

▲“牛王”旧照

可英雄也终究难以逃脱死亡的归宿,这只身上载满了光荣的牛王,最终还是在2013年的五月十七日十六时,闭上了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永远地安眠在了自己的牛圈之中。而李正书见此情状,更是难掩自己的悲痛,只能哽咽着通过电话通知那些和他一样深爱着牛王的村民们。

03

李正书的孙女李分福那时正在浙江义乌打工,接到牛王去世的消息后心情也是十分的沉痛,随后便跑去找厂里的主管批假,因为她想要回家去为老牛王送终主管听到她的请假理由后,觉得十分的不理解。面对主管的质疑,李分福便把这头牛王的事迹和家人同它的深厚感情讲了出来,主管听完后深受感动,给她特批了四天的假。

贵州雷山牛王墓(贵州雷公山牛王)(4)

▲“牛王”葬礼

李分福急忙赶回了家乡,还在老牛的葬礼上穿上了苗族盛装来为它送葬,而她也是当日唯一一个如此打扮的女子。因为在李分福的心中,逝去的并不是一只普通的家畜,而是陪伴自己长大的家庭成员。李分福也曾说过,自己对牛王不服输、敢拼敢闯的精神很是佩服,这种精神也在不断地激励着李分福。

贵州雷山牛王墓(贵州雷公山牛王)(5)

▲“牛王”葬礼旧照

在老牛王葬礼当天,走在出殡队伍前面的是展示牛王生前荣誉的队列。他们的手中握着锦旗和匾额,都在向人们诉说着牛王传奇的一生。而一块写着“雷公王”的匾额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块匾额是老牛王在2006年征战榕江时获得的,除了匾额之外,组委会还赠予了一面写着“直顶苍天两轮月,横扫西南一片天”的锦旗。

结语

牛王下葬时,十六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小心翼翼地将牛王安放在了坑中,让它能够好好地安眠于此。就常理而言,对于一头不能继续比赛的斗牛,人们通常都会选择杀掉吃肉,或是转手卖出,可对于牛王即使有人曾出价五万想要买走,李正书也仍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对于李正书的家庭而言,牛王早就已经成为了他们家庭中的一份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不会将它转手他人。

参考资料:

《病牛》《遣悲怀》《雷公山牛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