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勾边演示(耗时8年196万针王秋兰飞针走线绣成巨幅作品清明上河图)(1)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0月6日讯(记者 张丹阳 张敏)十字绣源于古老的民族刺绣,历史悠久深远,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秦州区退休职工王秋兰就是一位十字绣爱好者,她用时8年,精心绣制的长达20米的巨幅作品《清明上河图》即将完成。

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勾边演示(耗时8年196万针王秋兰飞针走线绣成巨幅作品清明上河图)(2)

在王秋兰家中,挂满了十字绣的作品,琳琅满目,类型丰富,要说起最满意的作品就是她正在创作中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长达20米,目前已经绣制了八年,还剩三米没有绣完,预计年底就可以制作完成。在创作《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作品的这些年里,她白天点画、晚上刺绣,空闲时间几乎都在忙活这幅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王秋兰被作品里面的场景深深震撼,人物、街道、小桥等细节,她都如数家珍。

“我绣了这么多,最大难度的就是这幅图,绣到中间的时候,难的我也开始就要放弃了,后来我又有点舍不得,因为这幅图我很爱,特别喜欢。这幅图一共是五卷, 一卷一共是52大块 ,一大块儿里面是108个小方块 ,一小方块是100针 这幅图从2013年开始 我已经绣了快8年了,如果在不耽误的情况下,我准备在春节左右基本上完成 。”王秋兰说。

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勾边演示(耗时8年196万针王秋兰飞针走线绣成巨幅作品清明上河图)(3)

一幅十字绣作品需要无数次的穿针引线,考验的是“绣娘”耐心和细心,还有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不朽杰作,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如此浩大的工程量,让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但是王秋兰却向着困难发起了挑战。

“当时我就很想找到这幅图,这个图由三十七位工程师,做了半年的时间才设计出来,我就开始想办法买这幅图,结果还是买到了,买到以后我非常喜欢。”王秋兰说。

长时间的刺绣,在66岁的王秋兰的手上留下了艺术的痕迹,尤其是《清明上河图》,她告诉记者,这幅图现在已经用断了200多根针,全图是1968000多针,因为空间小、密度大,所以比起一般的十字绣作品都要“费劲”。被针扎破手指是常有的事儿,但正是由于这份热爱,让她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勾边演示(耗时8年196万针王秋兰飞针走线绣成巨幅作品清明上河图)(4)

从06年开始接触十字绣,目前为止已经绣了20余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形象鲜活,每一处针脚都惟妙惟肖、从“万事开头难”到如今正在创作并且即将完成的“巨作”《清明上河图》都是她退休生活后最大的乐趣和爱好。

“退休以后绣这个图,心特别静,啥都不能想,一切烦恼啊 ,一切不高兴的事情,啥都想不起来,就是一心一意绣这图,也锻炼我们老年人的手指头, 手指头活动脑子,还有就是数格,数数,数这个针数,在健脑方面也很有益处 ,现在来讲绣了十几年了,将近快20年了,自己感觉来说,对身体有益健康。”王秋兰说。(编辑 陈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