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传统文化,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那些自古以来传承的理想信念,可谓非常执着。小到见面问好,大到生养死葬,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礼仪。

时逢清明,扫墓祭拜的传统规矩多如牛毛,有些是积极正面的,有些则是封建迷信的糟粕文化。

女婿能不能进坟地上坟(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1)

要说一个家庭中没有血缘关系,却很亲近的人,莫过于女婿。女婿本和老人没有关系,因为女儿变得亲密起来,关于女婿,农村中也流传着不少老话。

譬如在许多地区都流传着一句老话,“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意思是说,女婿不能给妻子家族的先人上坟祭拜,如果去祭拜的话,会惹得女方已故先人生气。

初听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但在那个时代,却有很多人相信这种说法。

女婿能不能进坟地上坟(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2)

古时候,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下,家中儿子才是顶梁柱,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自然是为了养儿防老,给自己养老送终,在自己去世之后,临到一些上坟的日子,自己坟前能够有纸焚烧,就算是圆满的人生!

儿孙辈的,对于一些上坟的日子,都得去祖坟上去上坟、烧纸,而作为女婿,自然也要去为自己的祖坟上坟,所以在避重就轻的选择下,女婿一般也不会去上岳父母家族的坟。

问其症结,还是因为宗族家庭的观念在古代人的思想中非常深刻,正常来说女婿是不属于岳父之家族的,岳父家的族谱上不仅不会写上女婿的名字,甚至族谱可能会剔除已出嫁的女儿。

所以,从这样的封建社会腐朽思想中,不难看出,古代人对于宗族观念的重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是更胜于亲情的。

女婿能不能进坟地上坟(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3)

在古代社会,被从族谱中剔除的人都没有祭拜祖先的资格,更何况女婿呢?

再说,祭祖这种仪式,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维系家族社会。所以在古代,扫墓祭祖的目的除了表达对已逝之人的哀思,和教化现世之人遵守孝道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维系宗法社会的稳定。

在一个以家族为中心的小社会里,每个人都是这个宗族的组成部分,成为这个小社会成员的唯一纽带只能是血缘关系,这背后的运营逻辑是寻常观念无法撼动的。

因此,女婿不在这个宗族的核心圈子里,自然也就不属于自家人,既然是外姓人,那女婿就是不合适去上坟的。

如果女婿上坟,则会被村里人笑话,还会说这家后继无人。

女婿能不能进坟地上坟(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4)

在古时候,女婿上坟一般出现在老丈人家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如果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来给家里的祖宗扫墓祭拜,乡亲们就会觉得这个家里已经没有男人了,才会需要女婿来给上坟。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这种情况肯定会觉得荒谬,但在那个封建礼教浓厚的时代里,家庭对这样的看法是非常在意的,因为一旦某个家庭被认为没有男人存在的话,这个家庭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上门女婿。有些地区的上门女婿是允许去上坟的,一些家庭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会招上门女婿入赘,入赘之后男方通常要改女方的姓,改了女方姓名之后,就会被认为是“自家人”,而自己人给自己的祖先们上坟,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女婿能不能进坟地上坟(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5)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宗族为中心的小社会基本上已经消失了,许多与之相对的封建意识也在现代社会道德思想的感染下烟消云散。正所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不允许女婿上坟的文化自然是应该彻底消失,但扫墓祭祖的仪式,却在中国人的心中依旧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家族传承的观念更是大家不可能丢弃的东西。

在现在看来,“女婿上坟惹先人”这句老话不过是个笑话,它只是封建社会遗留的糟粕文化。现在很多女婿和老丈人关系都很好,大部分的老人也把女婿当儿子看待,所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些毫无意义的规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