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男孩经常用大人手机玩游戏,家长一时没留意,儿子居然偷偷给游戏充值两万多;11岁侄子瞒着家人打赏主播、充值游戏,一月花掉40万元卖房款……在疫情当前的这个特殊时期,类似这样的消息并不少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谍战片适不适合小孩看 家庭谍战剧热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谍战片适不适合小孩看 家庭谍战剧热播
13岁的男孩经常用大人手机玩游戏,家长一时没留意,儿子居然偷偷给游戏充值两万多;11岁侄子瞒着家人打赏主播、充值游戏,一月花掉40万元卖房款……在疫情当前的这个特殊时期,类似这样的消息并不少见。
在很多游戏平台,只要家长能提供孩子未经允许充值的证明,就有可能追回这笔钱。但事实上,最令家长们感到头疼的,不仅有被掏空的钱袋,更多的是怎么把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 李琼皓 长沙报道
互联网时代,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沉迷电子游戏的现象束手无策,使出万般武艺,卸载,断网,装摄像头,斗智斗勇,堪称“谍战家庭剧”。
3月17日,腾讯游戏官方表示,从本月开始,腾讯游戏将全面推进防沉迷新规,并计划上半年内,在全部移动游戏中启用新的防沉迷规则。那么,这一防沉迷规则,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现状呢?
家长已学会浏览使用记录来侦查
“妈妈出门好久了,我也学了几个小时,休息一会吧……”诚诚熟练地切换到微信,拉下屏幕,搜索游戏小程序,进入初始化界面,开黑……
“怎么有点卡?卡也得玩啊。”关掉平板声音,诚诚沉浸在游戏世界里。
一小时过去了……“好像有点声音,是不是妈妈?”偶尔抬头张望时,诚诚察觉到走路声音越来越近,赶快回主界面,拉下小程序列表,删掉游戏记录,点击home键,主屏幕上,打开网课界面。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诚诚听到妈妈声音。
“你把手机给我!是不是又在玩游戏!”徐女士大吼一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徐女士也熟练地打开平板设置,查看屏幕使用时间,浏览器,游戏,视频,直播,一目了然……
来自上海的徐女士和11岁的诚诚,斗智斗勇,好些年。“之前他看视频,直播,不懂怎么清理浏览器,所以浏览记录,时间,包括小程序,还不懂怎么删,都有记录的。”徐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寒暑假玩得比较多,加上假期延长,都离不开了。”
微信卸载后,因为网课又装上了
实际上,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经常讨论上网内容,上课又不能离开平板,徐女士说,会玩游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那么,刚开始玩时,家长如何处理呢?
“其实,我也定了些规定,比如做完作业玩1个小时,但是太高估他的自控能力了,一两天后就管不住了。”徐女士说,本想适当玩游戏有益身心,但是这东西上瘾后就很麻烦。加上老人在家,经不住要,就有点为所欲为。“眼镜都戴上了,两边150度。”
她告诉记者一个细节,诚诚刚接触游戏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游戏,徐女士走哪跟到哪,专门对她讲游戏内容,单独讲一个多小时。而徐女士也只能无奈地听着,“毕竟他总要有个情绪发泄的出口”。
记者询问,怎么安排时间玩游戏,诚诚说:“任何时间都可以玩。”
为了防止孩子玩游戏,徐女士也尝试过多种途径,卸掉游戏和微信,设置无线网关,控制上网时间,超过后自动断网。但是过了不久,由于上网课,交作业不方便等,又将微信安装上了。
“在游戏时间和玩法上引导孩子”
考虑到孩子在适龄阶段,学校里同学之间聊明星和游戏,确实很难不接触。长沙何女士说,对于孩子接触网络游戏,她认为完全禁止不太可能,但是在时间和玩法上引导很重要。“引导他玩一些趣味性、适宜年龄段的单机版小游戏。”
何女士的孩子今年9岁,在玩游戏上她态度比较开明。“我了解过他玩的游戏内容,是一个建造类的小朋友也还适合玩的游戏,用方块制造各种新奇的房子、工具之类的,就没有完全反对。”
对于很多家长只是口头警告,让孩子“少玩一点”或者直接禁止拿手机,还有家长直接装摄像头监控等,何女士认为可以用灵活点方式处理,比如在时间和玩法上引导,“我也会尝试玩一下,知道他喜欢玩的点,然后给他规定严格的时间,不玩联网。”
让何女士比较宽慰的是,孩子目前不会去乱充值,同学之间传的那几款热门游戏,他也不怎么感兴趣。
北京的徐先生认为,完全依赖游戏规则不太靠谱。他提醒道,“家长应该上点心。现在不光是游戏,很多容易沉迷的软件,都会提醒可设置‘青少年模式’。家长不要怕麻烦,应该主动了解分级和限制。”
“游戏规则再严厉,也有漏洞可钻。”徐先生说,现在手机账号都有一键认证功能,家长需要警惕小孩用家长信息实名,从而默认登录包括游戏在内的多项软件。
链接
微信全面上线小游戏版健康系统
实际上,国家新闻出版署于去年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网络游戏公司须要求用户全部完成实名注册,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上,提出明确的时间和充值金额要求。
而游戏开发商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上也在实施控制措施。3月17日,腾讯游戏官方表示,将从本月开始,腾讯游戏会全面推进防沉迷新规,控制未成年人玩游戏时长和充值金额。
徐女士认为,“现在大量使用微信,孩子玩的好多游戏都是小程序里的,既没有办法把所有游戏都介入管理,我也不能禁止使用小程序。”
面对记者的询问,腾讯微信团队回应,微信小游戏的主要用户为成人用户,用户进入场景是搜索和分享,需要用户自己去主动发现才能找到,从产品机制上并没有向用户主动去推送游戏。
同时还提到,对少部分的未成年人用户群体,平台也设置有成长守护等相关保护措施。“近期,小游戏也将全面上线小游戏版的‘健康系统’,并根据国家政策实行全面实名制,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金额进行严格管理。”
对于拿了家长手机号或身份证去实名认证的用户,微信团队承认,“现在手机号都需要实名制,身份认证,跟ID挂钩,你拿了家长的,那确实系统是没办法如此智能地判断出:这是一个‘假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