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三国古战场公元208年,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巧借一夜东风,在这里吹灭了曹操独霸天下的梦想;雄姿英发的周瑜,只用一场烈火,点燃了赤壁千秋不息的辉煌。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南岸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

赤壁古战场之谜(古代七大战役唯一尚存的古战场)(1)

三国赤壁古战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依湖北省会武汉,南临文化名城岳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又石刻“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周郎石像,傲对长江,壮志满怀指点江山如画;诸多豪杰,齐聚赤壁,让这一方土地借周公瑾之势一飞冲天,在历史长河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摩崖石刻

赤壁古战场之谜(古代七大战役唯一尚存的古战场)(2)

熟读《三国》不如重回赤壁古战场,到赤壁矶头摩崖石刻回瞻“周郎赤壁”。

在赤壁山临江悬崖上,刻有“赤壁”二字,字体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地处长江南岸,赤壁市西北39千米。

据宋人谢枋得《赤壁诗·序》载:“予自江下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明正统《嘉鱼县志》载:“赤壁……削壁面西,上有‘赤壁’二字见存”。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出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挥剑在石上刻下,但据字体考证,当是唐人所书。

赤壁摩崖石刻是现存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长的三国题材摩崖壁刻群,是研究三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周瑜塑像

赤壁古战场之谜(古代七大战役唯一尚存的古战场)(3)

塑像位于赤壁矶头林木掩映的长江边上,1991年元月竖立,系省博物馆美工陈志新设计,塑像高8.58米,其中身高6.58米,基座底座宽高各2米,长3米,用26块花岗岩雕成,重113吨,展现周瑜身着锐甲战袍,肩披斗蓬,手持利剑,英姿雄发的大将风度。周瑜雕像造型揉合了汉画像石刻、北魏石刻和现代建筑艺术的双重优点,从正面看,东风吹来,战袍飘向西北与孔明设坛祭风的东南风向相吻合;反面看,像一面石壁,和“赤壁”意合。底座设计别具匠心。

拜风台

赤壁古战场之谜(古代七大战役唯一尚存的古战场)(4)

又称武侯宫,位于赤壁遗址的南屏山顶。是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在此“设祭坛、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的。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后分别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和民国二十五年重建有前后相连的两殿一厅,周围环以苍松翠柏,衬以新建亭台,巍峨壮丽,规模宏大。前殿挂有介绍“赤壁之战”的各种图片;整个建筑面积有310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庙堂,内殿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全身塑像,袍带飘逸,栩栩如生。大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宫里存有诸葛亮和桃园三兄弟塑像,个个线条流畅,形体丰满,造型生动,惟妙惟肖。

赤壁大战陈列馆

赤壁古战场之谜(古代七大战役唯一尚存的古战场)(5)

该馆是以赤壁之战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面积2069平方米。1990年动工兴建,1994年建成。馆内设有序厅、战况模型室、蜡像故事室、文史资料室。馆内的展品真实地再现了东汉末年的人文历史和当时三国赤壁鏖兵的壮观场面。建于赤壁山右侧的子龙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