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写作如何做到语言连贯衔接自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2023中考语文热点作文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2023中考语文热点作文题(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

2023中考语文热点作文题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写作如何做到语言连贯衔接自然?

技巧指导

同学们,大家好!“同学写的文章,总觉得思路不清晰,语言不连贯,杂乱无章,这是为什么?”其实,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自然,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语言连贯,衔接自然。

语言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这些句子如果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衔接自然,是段落之间依据时间的推移或者其他顺序来衔接,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那么,我们写文章时,怎样做到语言连贯,衔接自然呢?

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随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捡鸡枞的笑话。虽然写的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作顺序各不相同,但都有文体的特征。议论文以逻辑顺序为主,例如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思路清晰,论证严密。文章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则是人生最大的乐,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 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语言典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 不但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也能很好地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语言连贯还应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例如鲁迅《藤野先生》,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东京糜烂生活,令“我”灰心失望又满腔愤懑。后文要写“我”在仙台的生活,这中间有个过渡:“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一句过渡,自然引出下文,同时使东京留学生的生活与“我”在仙台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我”的形象更加鲜明。再如鲁迅的《故乡》的开篇处,有一段文字是描写故乡萧瑟景色的,以下是叙述回到故乡后的事情。在写景和叙事之间,有一个过渡段:“啊!这不是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总之,同学们,如果我们写文章时,注意前后话题统一,安排合理顺序,重视巧妙过渡,就能做到语言连贯,衔接自然。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叙述角度灵活,语境和谐一致,这样会使你的文章写得更加精彩,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与欣赏。

技巧运用与点评

舌尖上的温情

几度春秋,花开花谢,不记得青丝韶华,唯留下苍颜白发。岁月的光阴中,为何不见你的身影?可是,奶奶,你做的蛋炒饭的香味,却深深进入了我的舌尖,不肯散去。

(★赏析:开头,小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岁月的流逝,在对比中,突出奶奶做的蛋炒饭留给“我”的印象之深。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好像是几年前的寒假,那天特别冷。学校刚放假,爸妈看见我从校门出来,立马拉着我的手,急匆匆赶上车,去奶奶家。汽车一路颠簸,还下起了雨,雨水打在玻璃窗上,一下子便散开了。

(★赏析:这一节,小作者交代时间和天气,“那天特别冷”“ 还下起了雨”烘托了凄冷的气氛,与下文奶奶带给“我”的温暖形成对比。)

上车不久,我便进入梦乡。不知过了多久,我被车子颠醒了,模糊地睁开眼睛后,才发现天黑了。爸妈都很累,但都没睡着,一脸疲惫。车子停了,我难受地从妈妈的腿上爬起来,拉开车门,一下子跳到松软厚实的泥土上,脚已经麻了,但心里踏实多了。

(★赏析:这一节,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父母的疲惫和“我”的难受,为下文描写奶奶作铺垫。)

远处的黑暗中,一小团橘黄色的光亮起来,暖暖的,随之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才回来啊……”是奶奶!我上前抓住奶奶的手,皱皱的,温暖的。我对奶奶撒娇说:“奶奶,我饿了,我们还没吃晚饭呢!”

(★赏析:小作者在这一节,先写见到“一小团橘黄色的光亮起来”,再写见到奶奶,“我”感受到手的温暖。从“我”的撒娇可见奶奶的温柔体贴。)

奶奶看了看正在搬东西的爸妈,妈妈轻声说:“妈,您先带她去吃点东西,我们搬完东西就过去。”奶奶点点头,一手提着小橘灯,一手牵着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赏析:这一节写奶奶牵着“我”的手回家,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到了家,奶奶问我:“乖孙女,想不想吃奶奶做的蛋炒饭?”蛋炒饭!在寒冷的冬夜,吃上奶奶做的热乎乎的蛋炒饭,那可能是最幸福的事了吧?我立马答应了。

(★赏析:这一节写奶奶要为“我”做蛋炒饭,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表达自己对于蛋炒饭的期待之情。)

奶奶先从冰箱里拿出火腿肠、鸡蛋和葱,然后把火腿肠切块,葱切成葱花,接着,再把鸡蛋敲开,倒入小碗里打散。做好一切准备,奶奶先往锅里倒了一点油,等油热后,就把鸡蛋液倒入锅里。谁知鸡蛋刚入锅,油就调皮地四处乱蹦起来,吓得我不禁“退避三舍”。

(★赏析:这一节,小作者细致地描写奶奶做蛋炒饭的过程,从“拿”“切”“敲”等词语,可见奶奶的熟练。“我”退避三舍则侧面烘托了做蛋炒饭的不易。)

奶奶迅速把火调小,再把饭倒进锅里,翻啊炒啊。又过了一会儿,奶奶把火腿肠、葱花和盐洒下去,继续翻炒,一锅香喷喷的蛋炒饭就诞生了。我馋得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赏析:这一节继续写奶奶翻炒蛋炒饭,从“我”的视角描写,表现奶奶做饭的香气诱人。)

这时,爸爸妈妈进门了。“什么味,这么香?”爸爸问。“是奶奶做的蛋炒饭!”我高兴地叫道。奶奶先给我盛了一碗,再给爸爸妈妈各盛了一碗。

(这一节,通过写爸妈闻到香气的语言描写,再次突出奶奶的厨艺高超。)

我用勺舀了大大一勺,放进嘴里。舌尖充满了浓郁的香味:蛋的香脆,青豆的香甜,火腿丁的浓香,米粒的香糯,还夹杂着油香、葱香……这香味犹如一只只灵活的鸟儿,在我的口中自由地飞翔,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味蕾。

(★赏析:这一节运用细节描写和生动的比喻,通过写舌尖上的各种香味,照应文题,表现奶奶的爱和“我”对蛋炒饭的迷恋。)

在这不知不觉中,一碗饭没了,本来还想添的,可惜没了。我砸砸舌头,意犹未尽。奶奶见我这样,微微笑道:“看你这馋样,以后你常来,奶奶给你做。”“嗯!”我兴奋地点了点头。

(★赏析:这一节,小作者衔接自然,通过写“我”“砸砸舌头,意犹未尽”,画面感很强。)

如今,我已经长大,总会想起奶奶亲手做的蛋炒饭。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光慢慢消逝,但我知道,多年以后的我,仍然会记得那种舌尖上的温情,永不消散。

(★赏析:结尾写“我”长大后,“总会想起奶奶亲手做的蛋炒饭”,最后一句,化实为虚,突出主旨,情意深长,回味无穷。)

总评:

小作者从生活中选材,感情真挚,通过追忆一个寒冷的冬夜,奶奶为全家人做蛋炒饭,表现奶奶无私的爱带给“我”的温暖。语言连贯,衔接自然,让人印象深刻。

开头,小作者运用倒叙,在充满温馨的氛围中,在诗意的语言中,引出对于奶奶的回忆。

中间,小作者首先叙述几年前的寒假,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放学后,爸妈带“我”去奶奶家。然后写奶奶提着小橘灯,来迎接我们。奶奶运用熟练的厨艺,为我们做蛋炒饭的情景,作者为读者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体现小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后写“我”吃完蛋炒饭后,仍然意犹未尽,奶奶答应经常做,使主题呼之欲出。

结尾,写长大后的“我”,依然对奶奶做的蛋炒饭念念不忘。虚实结合,情思绵绵,余音袅袅,令人回味。

佳作欣赏

那一碗白粥

至今在记忆里,我仍无法忘记的,是那一碗白粥的香味。

小时候的我与爷爷奶奶生活一起,因为少了爸爸妈妈的约束,成了一个真正的皮崽子,但是口味却随了爷爷奶奶,吃得甚是清淡。 早晨,每当我一起床,便总是能闻到一阵芳香,即使是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但还是抵抗不住诱惑,寻着香味找了过去。走进厨房,只见桌上摆着一碗白粥,爷爷站在一旁,看见我来了,立马说道:“快来尝尝,我的宝贝孙女,看看你爷爷的手艺!”我其实并不想喝白粥,但是因为爷爷满眼的期待,我就拿起碗,小小地喝了一口:“嗯,爷爷,这粥真不错!”我一边回味着,一边说道。爷爷见我高兴的样子,也笑起来了,额头上的皱纹更明显了,但满脸都洋溢着幸福。 我曾经有机会看到他熬粥的过程,那娴熟的手法都能称得上是“五星级厨师”。首先,他抓出了一团米,将米全都放进了篮子,接着,在池子下冲洗,那些米粒很快变得白白净净。经过几次三番的冲洗,他终于将它们全都倒进了锅里,等待着那一碗碗清香的白粥。我那时还小,性子也急,没等到粥煮好便跑开。也不知爷爷终究花了多久,才熬出那美味的白粥。

我只是每天喝着白粥,日复一日,我终是厌倦了白粥的寡淡,没有再喝过了。爷爷见我不喝,也不再熬粥了,但每天都给我各式各样的好吃的。 意外总是来得突然,在我十岁那年,爷爷竟意外走了,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甚至都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也不知是何原因,那段时间,我们家的气氛一直很压抑。我想起爷爷给我熬的白粥,自己也尝试做过几次,可我耐心不足,熬出来的粥总是缺了些滋味。

那么,爷爷为何如此有耐心呢?或是家境所迫吧!又或许只有经历过岁月的磨炼,才能慢下来细细品味吧? 爷爷走了,但他熬的那一碗白粥的香味,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舌尖上,难以忘怀!

简评:

小作者紧扣题目,以小见大,叙述爷爷每天为“我”熬一碗白粥的情景,让作者久久难以忘记。尤其是描写爷爷熬白粥的过程,细腻而传神。如爷爷“额头上的皱纹更明显了,但满脸都洋溢着幸福”,爷爷对于孙女的慈爱,都尽在不言中。语言连贯,衔接自然。因为前面有了爱的铺垫,所以后文爷爷的突然离世,才让小作者追悔不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或许是小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主旨吧?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