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看过这部古装神剧的人不少,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青春,谁又能不被这两位扬州小妞吸引呢。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1)

这部剧不管是演员、服装还是造型、取景都是精心制作,成本不高,但却是妥妥的良心剧了,短短20集就讲了6对风格不同的CP,故事紧凑不拖沓,每对都有完整的故事线,这要是放到现在,不得拍个八九十集或分上下两部啊。

故事讲述的扬州两个美丽姑娘,一个是城北富商的千金杜冰雁,一个是城东武师的闺女李玉湖,二人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天出嫁。一个是嫁给林州巨商齐府的三公子齐天磊,另一个则嫁给当朝的重臣金州将军袁不屈,看似姻缘美满、门当户对,但其中的苦水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2)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3)

齐天磊体弱多病,是活不长的病秧子,为了冲喜才赶着完成婚事;而袁不屈已经克死了两任妻子,且与李家有旧怨,嫁他等于跳火坑。正当两位小姐在花轿上暗自垂泪的时候,突然下起了磅礴大雨,两队娶亲人马同时进了仙女庙里躲雨,因为嫁衣相同、花轿相同,只有盖头不一样,雨过天晴后媒婆看盖头领了小姐上轿,殊不知因为慌乱二位小姐不小心改错盖头而上错了花轿!于是两段离奇曲折的姻缘开始了。

二位小姐阴差阳错相识、同病相怜结拜并上错花轿,一个往南,一个往北,从此各自踏上了意外的人生之路,最终倒是错有错着,找到了各自的真爱。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4)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5)

首先这部剧被封为神剧情,一共才二十集,十分精简却又满满当当,两条主线交叉着数条支线却一点儿不乱,内容还包括宅斗、军营、宫廷、民间、惩恶扬善等诸多元素,剧情一波三折少爷女侠宅斗线,将军闺秀辗转线,公主小将邂逅线,师傅师娘重逢线,少女少年青春线,还要加上行军打仗、江南经商、江湖奔走以及各地民俗乡谣,跟现在的古装脑残剧根本不用比,翻拍更是无稽之谈(郡主和乞丐都能嫁错,也是真醉了),就连里面的反派都刻画的入木三分,反派表哥柯世昭人设不好但演技好,长得一表人才,当时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这部剧画风相当真实有趣,整体热热闹闹却一点也不乱,画面、人物都很漂亮,丫鬟是丫鬟,小姐是小姐的,每个人都很符合人设,简直堪称古装剧教科书……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6)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7)

这剧的人设也真心好! 玉湖刚中带柔,外向活泼但知礼节不莽撞,关键时候绝对不会出乱子。冰雁柔中带刚,温柔婉约但绝不怯懦圣母,关键时候坚韧果断,出谋划策简直聪明的不行。两个人在自己的环境里都是能够并肩和男主站在一起的人,现在的圣母女主或者傻白女主,一个不辨敌友,一个只会添乱。

而且这部剧细节也很完美。比如上错花轿的可能性问题,两家为什么要定做一样的花轿和喜服?前几集就交代了,两家同在扬州同天出嫁,李父是武馆主、杜父是富商,李父好面子,为了攀比,特意订做和杜家一模一样的喜事套装,刚开始连盖头都是一样的。不过当初玉湖不肯嫁,一看到盖头就就给他劈成了两半,她老爹只好换了一块不一样的充数,所以一家是龙凤呈祥,一家是鸳鸯戏水,逻辑上完全没毛病。

两家是一个嫁到南方一个嫁到北方,所以送亲队伍一个南下走水路,一个北上走陆路。还有里面的宅子,各自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南方园林还是北方园林。好像那个齐府是在何园取的景,将军府是北京大观园取的景。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8)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9)

而且里面好多民间俗语扬州小调什么的,民俗色彩很浓厚。

还让我惊喜的一点是,这部剧拍出了那时候人们的朴实,比如送亲队伍中途到客栈休息时,那个客栈掌柜(应该是掌柜吧)还说了一段吉祥词来迎接他们,就感觉特别棒。

里面是87版红楼梦的服装师给指导的服装和妆容,比如李玉湖嫁到齐府,江南富商,所以衣服以淡紫色粉红色为主,娇俏可爱,花纹较为细小,头饰以绢花珠玉为主,显现江南女子的妩媚灵秀。而冰雁,嫁去将军府,官宦人家的夫人,衣服颜色会以黄色和蓝色为主,高贵典雅,头饰以贵金属为主,如金银。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10)

上错花轿嫁对郎公主的姻缘(古偶天花板之上错花轿嫁对郎)(11)

这部剧无论从哪个细节着手,都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好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