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以来,史前人类开始大量制造、使用石器和玉器工具,其中石斧很实用,慢慢的玉斧(又叫玉钺)地位越来越高,最终演化成了王权的象征,古代很多王侯墓葬中出土玉钺。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呢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1)

玉钺

专家指出,“王”字的象形物就是斧头,看图一中王字的形状演化,甲骨文王的形状为锋刃向下的斧头形状。

斧头在古代,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是击打力量最大的工具。因此,斧头象征着力量和权利,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符号。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呢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2)

赵匡胤身边经常放着一把柱斧,其离奇去世时,留下的就是斧声烛影的传说,外面的侍从听到房间内柱斧戳地击物的声音。

下图是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出土的带柄玉钺,高74厘米,现收藏于厦门博物馆。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呢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3)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钺

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出土一件象牙斧柄,通体雕刻繁缛细致的兽面纹,堪称良渚玉斧艺术之最。良渚文化的玉斧仅在大墓出土,一般一墓仅有一件。出土位置常在墓主的左手边,斧刃向外。这类有孔的石斧应定名为“钺”。

良渚文化出土的钺,通体磨光,制作精致,其刃部光滑且无使用痕迹,故非实用器,而是墓主人生前拥有军事统帅权力的象征。

此时的钺已不再是生产工具和武器,而是代表军事权力的礼器。

石斧,这种力量巨大的工具,在人类远古蛮荒时代,成为砍砸动物获取食物和进行劳动生产的重要工具。而部落冲突发生时,他就成了进攻伤人的重兵器。

随着部落间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人们改进了这种石斧,制造了一种比石斧更为锋利的石质兵器,这就是石钺,逐渐的石钺取代笨重的石斧而成为了一种武器。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作为武器的石钺又逐渐演变成为掌握军事权利的象征。

良渚文化时期,部落首领既是部落的军事首领,又是部落内部的宗教领袖,而玉钺则是这些部落首领手中的“权杖”,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在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墓葬中,一般都葬有丰富的陶器、玉石器等随葬品,玉钺往往放置在比较显著的位置。此时的玉钺,已完全脱离了实用器具的范畴,成为专门的礼器。《尚书·牧誓》云:“王左杖黄钺,右秉白髦以麾”。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玉钺在战争中作为掌握军事统帅权利的实际使用情况。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青铜钺逐渐取代了玉钺,明确地成为军事权力的象征物,其应用的地域也从东部沿海和长江下游扩大到了整个中原和华西地区。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呢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4)

商朝时的铜钺

《尚书,牧誓》的疏传中载有“(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描述周武王亲秉斧钺督战。西周时代的虢季子白盘铭文中亦有“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钺,用征蛮方”,天子赐予诸侯钺,号令军队征伐。

作为皇权的象征,钺不仅是皇帝出行的仪仗中的必备之器,而且是皇帝在隆重场合穿着的衮服上的十二章之一。十二章指的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纹饰,其中黼是黑白两色绘制的斧形的纹样。

台北故宫收藏的明代弘治皇帝的画像和北京故宫收藏的乾隆皇帝的龙袍和画像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二章中的黼,也即是钺的纹饰。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呢 斧头为何象征着皇权(5)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皇帝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