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典故,虽然多数人对这句俗语有所耳闻却不知道它的来历。

其实这句话提到了两个重要的人物,韩信与萧何。韩信的荣辱衰败可谓是和萧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萧何的极力举荐,就没有韩信未来的成就;然而韩信的死亡也是由萧何一手造成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

统观韩信这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来讲述:

前半生——落魄、潦倒、抑郁不得志

韩信是平民出身,没什么做生意的头脑所以特别贫穷,只能每天到别人蹭饭勉强糊口度日。堂堂七尺男儿却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所以很多人都讨厌韩信。

有一次,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大娘看见了韩信很是落魄,就从家里拿来饭食给他吃,并且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感恩老大娘的赠饭之恩,并决心日后发达了一定要报答这位老大娘。后来韩信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回来之后给了老大娘千金作为回报。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

韩信为人能屈能伸。在淮阴有个年轻人见到了韩信,放出话语:“你长得高大威猛,且佩戴刀剑,但是其实是个胆小鬼没有任何本事,如果你不怕死就拿剑杀了我;如果你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没想到韩信听了此话居然甘受胯下之辱,周围的群众看了之后纷纷嘲笑“韩信果然是个胆小鬼”。其实,不是韩信胆小,而是他保持了理智。如果当时他真的拿剑杀死了那个年轻人,那么他自己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只好暂时忍辱负重。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

秦朝末年,暴政之下,赋役加重,民不聊生,各地为了反抗秦朝的统治纷纷起义,韩信也是一腔热血投靠了项梁。但是在项梁的部队中,韩信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项梁兵败,韩信又投靠到项羽部下。韩信多次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为人高傲自大,对韩信的意见根本不屑一顾。

直到刘邦入蜀,韩信又再次转投靠到刘邦门下,作为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吏。即便此时韩信满腔热血但是被现实的残酷所打压,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萧何举荐——韩信崛起

在刘邦的部队中,韩信认识到了影响到他一生的人——萧何。一次意外的机会,萧何见到了这个年轻人,发现他谈吐不凡,对军事自有一番见解。萧何知道此人可用,只做个普通官吏未免埋没人才。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

于是萧何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刘邦举荐韩信,连续几次,但是刘邦也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地地方,所以不予理会。

韩信被打击地心灰意冷,行军途中有很多士兵逃走了,韩信也跟着他们一起逃走了。萧何听说此事,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急忙去追韩信了。

下面的人将萧何走了的消息告诉了刘邦,使刘邦产生了误会。刘邦一听自己的得力臂膀居然跑了,顿时慌乱无比,赶快派人找回萧何,并询问萧何离去的原因。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5)

萧何就借此机会,请求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并以自己一人之力保证韩信会成为刘邦争夺疆土的人才。刘邦听了此话,无奈之下勉强封韩信为大将,但这也只是看在萧何的面子上而已。

韩信其实对军事一直都有研究,成为刘邦的将领之后一直与刘邦讨论关于定国安邦的策略,对刘邦有了不少的启发。

他说:“项羽虽强,大王不能够敌得过。但是相比项羽大王更得民心,项羽的军队所到之处无不烧杀抢掠,反而惹得百姓人心惶惶;反观大王入武关的时候,与百姓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刻的刑法,并约束自己的部队不要欺压百姓,得到了关中百姓的爱戴。如果此时发兵,定能旗开得胜。”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6)

刘邦听后,觉得大有进益,从那以后便不敢再小瞧韩信,并开始制定争夺天下的战略。

韩信跟随刘邦灭齐国、灭赵国,征战四方,尤其是在楚汉之争中,都是靠韩信的战略部署,才能够打败项羽赢得天下。韩信对刘邦来说是手中的一把利刃,争夺疆土,扫平阻碍。

败之于萧何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用这句话来形容韩信再合适不过了。

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居高思危。韩信手握重兵,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认为如果不对韩信加以打压,那么早晚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帝位。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7)

汉元六年,有人诬告韩信谋反。韩信早已是刘邦心头的一根刺,此时听见有这样的传言,不可不信。于是派人将韩信捆缚起来带回洛阳。

韩信回到洛阳以后被刘邦收回了兵权贬为了淮阴侯。按道理说此刻韩信已经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起来了。但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还是常常称病不去上朝。

韩信可能是在家里待着太无聊了,想想自己的现在的处境也是很危险,于是思想偏差一时想不开就图谋造反。结果被韩信的弟弟向吕后(吕雉,刘邦的老婆)告发了韩信要谋反的事情。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8)

时值刘邦出差不在宫中,吕后便找来萧何一起商议如何处置韩信。她担心韩信不肯就范,还是萧何向吕后献计将韩信骗到宫里面来,再将他就地正法。

韩信果然中计,到了宫里面之后就被武士拘押了起来,被杀掉了。于是,一代西汉名将韩信就此陨落。

为什么萧何要毁掉一手带起来的韩信

萧何、张良、韩信都是刘邦开国建业的大功臣, 但只有韩信成为了刘邦的眼中钉,这是为什么呢?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9)

因为萧何和张良都属于文官,出谋划策给建议还是可以的;但是韩信就不同了,他手握重兵,而且有那么卓越的军事才能,如果他想造反,绝对会威胁到刘邦一手打下的江山。

萧何为何不救韩信?一也许是为了自保,刘邦夫妇其实已经容不下韩信了,尽管韩信一直避让,但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无论韩信是不是要造反,他的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了。

萧何举荐韩信又为什么要杀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0)

其次,萧何是汉朝的丞相,为了大汉江山的长远考虑,韩信确实是个威胁。他没理由为此和刘邦夫妇作对反抗,这不仅救不了韩信,而且还有可能将自己也搭进去。

而张良的立场和萧何是差不多的。所以最后韩信还是败在了萧何的手里,只是可惜他,一代名将居然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