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晖/文
今天收到段姓小友的微信约酒,出于好奇查看了一下“段”的字源演化。
许慎根据小篆“段”揣测出“段,椎物也”。这显然是有历史局限性的说解。
专家认为目前最早的“段”字出现于西周中期金文。
从上图所示的金文“段”来看,从“石”从“殳”从“=(两点)”。有专家也认为与“石”有关,但却理解成“山崖、石块”。
我却想起了“殸/磬”的甲骨文。
甲骨文“殸/磬”表意的是“击石”,这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玉制或石制的曲形状),可以悬挂(“↓”)。
而甲骨文“石”在演化过程中分化出了简化版一一“厂”。
所以,我确信,所谓的西周中期金文“段”应该是“殸/磬”的分化。其中的“=(两点)”表意的是击石发出的声音。
个人认为,上图的西周中期金文是“殸/磬”不是“段”,和小篆“段”之间没有传承关系。“殸/磬”在甲骨文中大量出现,却在西周金文中消失,这可能也恰好完美地填补了这个空白。
那么小篆“段”又是表意什么?
我有个大胆想法:小篆“段”是“殷”的分化字。
甲骨文“殷”从“身”从“殳”,表意的是“分娩接生”。
我一直相信,先秦以前的姓氏绝大多数与“生存”相关,尤其是“生殖”。所以,“段”若是“殷”的分化字,其作为姓氏就非常合情合理了。
另外,“身段”一词现在多是简单地释为“身体形态”,如果“段”即是“殷”一一是分娩接生,那就容易理解了:
“身”是怀孕,“段”是分娩,所以“身段”与“妊娠”本是同义词,意为“从怀孕到分娩”;分娩之后的体态自然比怀孕时要好看,故“身段”先是引申为“分娩后的身形体态”,后又扩展到“女子的身形体态”。
结论:
“段”的字源演化值得商榷。
个人认为,西周中期的金文“段”是“殸/磬”;而小篆“段”是“殷”的分化,其本义是“分娩接生”。“段”音同“断”,是因为胎儿与母体的分离。
这是今天闲扯。
图片均自网络,侵删,特别感谢《汉典》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