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最好看的词(柳永沉寂在青楼填创婉约词)(1)

引言:

柳永的名本不叫柳永,字也本不叫耆卿。他初名叫柳三变,初字叫景庄,小名叫柳七。

他属于中年半路更改名字。

古人取名很讲究五行运势,想必他求人看了,抑或自己算的。这等绝密, 外人无从得知。不过柳三变改叫柳永后, 他的命运似乎得到了些许改变,至少他年届知天命时考取进士,也就是叫了柳永之后考上的。

01:若论家世出身, 柳永绝对没输在起跑线上。

他出生在跨越两朝的官宦之家, 爷爷曾当过南唐沙县县丞, 父亲及叔父皆为进士, 先后在南唐与宋朝任职。他应该算作“官富二三代”。小时候, 他曾在旖旎繁华的扬州生活过,见得大世面,领教了烟花风流的场景,种下了“浪子”浮艳的因。

18 岁那年,柳永离开旅居几年的福建老家,只身一人赴汴京赶考。这时的他, 已经会作诗赋词,“壶中物” 早就信口饮来, 男女情色并不陌生,而且能够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条龙”式地乐享其中。

杭州是赶考路上必经的美地, 他贪图这里的秀丽美景, 当然还有城市里烟花酒楼,干脆止住赶考的路,在杭州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

前边把柳永定位“ 官二三代” 毫无争议, 又加上“ 富二三代”, 似有牵强。但从他乐享酒色生活的指数倒着推算, 若没有厚厚的“币子” 作依托,小小年纪的柳永,何以敢如此阔绰地消费。

柳永最好看的词(柳永沉寂在青楼填创婉约词)(2)

02:柳永可不是草包公子哥,他的情商智商奇高。

但他的作风又放浪不羁,实在是管控不住自己纸醉金迷的欲望, 爱美酒, 爱美人, 少年的心在驿动。其实,他还多少惦记着功名,一旦抓住机会,就会试一把,为自己的前程铺路。

杭州知府孙何是文艺中年, 喜欢附庸风雅, 许多文人墨客都想与他套近乎, 期望能得到他的举荐与提拔。但孙何门禁甚严, 想贴近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柳永尚有自知之明,正门不通走斜门走后门,他很会。

他认识的小名妓楚楚, 常去孙何府里唱歌陪酒, 于是他乘醉专门写了首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借楚楚传唱当见面礼。

词中有句:“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这简直是为孙何量身定制, 写到了孙何的心坎上。孙何忙问楚楚,谁写的?楚楚如实回答:柳三变。

孙何喜不胜喜,破例第二天接见了柳永,并答应向朝廷举荐他。

此词再经孙何传出, 柳永名声大噪, 同时也提高了他在歌妓行当的声望。他的酒色勾当,更是如鱼得水,交欢得很。

更为离奇的是,据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载,若干年后,金国皇帝完颜亮不知从哪里读到这首诗, 十分倾慕向往杭州的“烟柳画桥”, 竟然“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发动了南侵杭州的战争。

孙何几年后还京,任职太常礼院,柳永又作《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 词中有云:“雅俗熙熙, 下车成宴尽春台。”“凤池归去, 那更重来。”意在提醒孙何,咱们曾是酒色不分的好朋友,勿忘当初的承诺。

可惜啦,孙何回京任职不久就病逝了,堵死柳永的“终南捷径”。或许正是这个因素,柳永被当头棒喝,清醒了几分, 才知道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功名要靠自己考取。

柳永最好看的词(柳永沉寂在青楼填创婉约词)(3)

03:柳永思痛割爱,走出温柔乡,加快进京赶考的节奏。

色暂离,好在酒还在,柳永赶考路上也不寂寞。

唐宋朝赶考,以诗词文章取仕。25 岁的柳永自以为诗词有成,区区进士还不如囊中取物?

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势在必得。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能否入围,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应该由皇帝说了算。

不乏若干当朝及后来者推论,柳永第一次落第,未必输在才学功底, 极有可能败走文风。

宋真宗考试前亲自下诏,“属辞淫靡”的都要扣分。

柳永常年混迹于烟花青楼,酒里来色里去,词虽达不到奢靡的程度, 但艳情还是浓厚的。再加上他多年积累下的“艳” 名, 甚至可与“无德文人”挂钩,他的落榜也可以理解。

柳永自不会如此理解, 更难以接受本很正常的现实。他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不公,他以为这是对他才华的侮辱,他以为这是飞来横祸。

所以他脸上挂不住了,便找了个常去光顾的青楼买色买醉。

柳永借酒消愁,谁知愁更愁,满腔牢骚化作一首词《鹤冲天》:

“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在柳永《乐章集》里肯定当不上首牌,但它的负面影响和破坏力,犹如围棋里的正负手,似乎柳永前半生的命运, 全与这首词有关。

柳永最好看的词(柳永沉寂在青楼填创婉约词)(4)

04:柳永被世人认定为婉约词的创始者。

怎么看待婉约词?若是玩笑点说,不过是“酒精+牢骚+女人”。柳永放“鹤”冲天,功名与他渐行渐远。似乎看开了看透了看淡了,

他决定破罐子破摔,放下功名,放纵欲望。“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柳永扎根青楼与歌妓们打成一片,自然是花天酒地。

在酒色浇灌下, 他写出一批很接地气的妙艳词。又经歌妓们向外传唱,柳永的名气如日中天。传唱的歌妓,也因柳永而大红大紫。

歌妓大姐大李师师不甘居后, 亲自把柳永请到家里居住, 为她量身打造专属词牌。

坊间流传这样的歌谣:“ 不愿穿绫罗, 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 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最好看的词(柳永沉寂在青楼填创婉约词)(5)

柳永成为娼界的男神,他乐逍遥,偷着哭偷着乐。

其实,柳永博取功名的贼心并不死,那层伪装下,包裹着时刻准备着再赶考的求进心, 否则不会第二次第三次科考。他心不在焉, 既想泡酒泡词泡女人,又想考取功名。

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并没让他赶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柳永第四次参加科考终于入了围。

宋太祖定下皇帝亲试进士的规矩, 到宋仁宗这代, 自会毫无疑问地沿袭。于是,那段著名的史传发酵了。

皇帝见到柳永的卷子, 想起了那首《鹤冲天》, 立马御批:“ 何要浮名,去填词。”

柳永将计就计,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这段史传很不靠谱。

柳永第四次科考时已年届 40 岁,皇帝宋仁宗才 14 岁,如此批示怎么可能呢?假如真有其事, 十年后宋仁宗亲政时的第一次科举, 柳永因有前科, 不可能再次考中。还有, 即便皇帝批示“且去填词”, 柳永也不敢借题发挥,当成自己风流不羁的圣旨。

倒是有种可能,监政的章献太后读过《鹤冲天》,又耳闻柳永的不端逆行,替宋仁宗秒杀了柳永。

柳永最好看的词(柳永沉寂在青楼填创婉约词)(6)

后记:

柳永最终没当成进士,若是自己没考中,那是另一说。明明考中了, 却被拿下, 而且有苦不能说。他无言以对, 愤怒投向酒中, 泡着女人, 泡出一首诀别词《雨霖铃》。他要离京,他要浪迹天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放纵吧,柳永。

柳永最好看的词(柳永沉寂在青楼填创婉约词)(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