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颂辉(南昌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方言影响发音:王杨读音不分你方言中有此现象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方言影响发音:王杨读音不分你方言中有此现象吗

方言影响发音:王杨读音不分你方言中有此现象吗

作者:余颂辉(南昌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引言

元代江西高安人周德清在其所著《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1]里列举了241组例字,并指出每组例子首字和第三字在“中原音韵”中都应该不同音:

依后项呼吸之法,庶无“之”、“知”不辩,“王”、“杨”不分及诸方语之病矣。 ……缸有釭、桑有双、仓有窗、糠有腔、脏有妆、杨有王……

可知,当时汉语方言中“之”、“知”跟“王”、“杨”同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音韵学家的重视。可惜周氏在这里没有详细说明,这个“王杨不分”到底反映的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因而也就导致了后人的颇多猜测。对此,有的学者直接认为,“周德清的正音练习的主要矫正对象是包括高安在内的江西方言”,“‘之知不辨’、‘王杨不分’,可能在当时有很大的普遍性”[2]。单从现代赣方言的材料来看,宁先生的看法不无道理。

二、历史文献的记载

(一)考察赣方言和客家方言的材料,都有一部分中古宕摄合口三等字的韵母读音混同于开口三等的韵母读音的情况,如“旺”字在南昌话和梅县话中都有文、白两读,文读为[uη],白读为[iη],《汉语方音字汇》(1989[3];2003[4])中收入了这两种读法,但是并没有给出实际的词汇用例。根据作者的调查,南昌话这个字只在表示“兴旺”的意思时和在表示“公鸡”义的“~鸡”里出现,《汉语方音字汇》的记录是准确的。但是《汉语方音字汇》中南昌方言部分的编写者陈昌仪后来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将表前一个意义的语素本字改作“炀”[5],其中缘由不得而知。谢留文[6]也列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证明赣方言中的“~鸡”其实就是“旺鸡”,并试图说明,“旺”等字的韵母带[-i]介音反映了赣语宕摄合口三等早期的读音层次。谢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所谓的“早期读音层次”,究竟是什么时代的读音层次呢?这需要深入探讨。

(二)不管周氏所述的“王杨不分”其性质究竟如何,历史上因此造成的舛误确实不少,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明代名臣杨瑄的姓氏了,明人笔记里对杨的记载有很多,关于他的姓氏问题,也成为时人为之作传不可或缺的内容:

公姓杨,讳瑄,字廷献,南昌丰城县人。其始祖曰王君权,唐季相南平王,累官金紫光禄大夫,居南冒之武宁。传十有五叶,至公曾祖回仲犹王姓,国初徙丰城占籍,始讹为杨。盖方言“王”、“杨”无异音故也。———明杨守陈《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杨公墓志铭》[7]

这里详细记载了这样一个事实,明朝初年,杨瑄的曾祖父王回仲徙居丰城,因为当地方音“王”、“杨”不分,所以姓氏也就讹为了“杨”。方言的力量如此强大,居然使得迁居者连姓都改掉了,这乍听来似天方夜谭,但史实确是如此。这说明,元末明初,在江西丰城境内(也许还包括与丰城接壤的高安),“王”和“杨”确实完全同音。这个故事还见于明清时许多文人的文集中,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三)与此类似的史料还有地理名称的沿革,大名鼎鼎的风景胜地庐山,其最高峰为大、小汉阳峰,但是查考地方文献,却发现如下一段记载:

大汉阳峰在小汉阳之南,庐顶南大岭也。南康(今星子县)人谓之汉王包,九江人谓之汉王坡,《南康志》作汉阳峰,盖方言讹“阳”为“王”耳。 ———﹝康熙﹞《江西通志•卷十二•山川六》[8]

原来,清代初年,江西星子县操赣方言的群众和九江县操江淮官话的群众都是“王”、“阳”不分,以至于连身边名山主峰的名字也改了。这里面,究竟说的是“王”读“阳”音,还是“阳”读“王”音,还需要深入探讨,但它所反映的当地方言中古宕摄合口三等字的韵母读音与开口三等的韵母读音混同的事实是可以肯定的。

(四)上文(二)和(三)所列的材料,反映的都是赣方言的“王杨不分”现象,单从文献上来看,从宋末元初开始,赣方言就有此类现象,“王杨不分”,反映的就是赣方言的早期读音层次。

可是,这种情况也不惟出现在江西人的口中。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因意境优美,历来为人所传唱,词曰: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期。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处,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唏嘘酹酒,极望天西。

南宋嘉定年间,江西庐陵人陈元龙详注周氏《清真词》成《详注片玉集》,是为现存最早的周氏词作注本。《片玉集》中正好收录了《夜飞鹊》这首词,其中“唏嘘酹酒,极望天西”一句,陈氏的注语是:“扬雄《方言》云:‘哀而不泣曰唏嘘,以酒浇地曰酹也。’”[9]

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福建人何士信所辑录的《群英草堂诗余 》也收入了此词,从内容来看,该词的原文和注释主要是录自陈元龙的《片玉集》但稍有文字上的删改。其中有异文一处,即上举“唏嘘酹酒,极望天西”一句,何氏注作:“王雄《方言》云:‘哀而不泣曰唏嘘,以酒浇地曰酹也。’”这是否是后世的传抄之误呢?抑或是手民误植?检洪武壬申(1392)遵正书堂刊本《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余》[10]和《四部丛刊》所收《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余》[11],此处皆作“王”。 《四部丛刊》本是当时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杭州叶氏所藏明刊本,这两个本子并无传承关系,而此处的异文却惊人一致,看来应该排除手民误植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处出现异文呢?不妨从语音演变的角度来思考。是否有可能在何氏的口语里,“王”、“扬(杨)”同音,故而导致异文的出现呢?从上引江西方言的材料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关于何士信的生平里籍,现在已不可考,只知道他是南宋闽北建昌府人, 从他曾辑录朱熹《小学书》来看,生活年代应当晚于朱熹,但比周德清的生活年代略早。检《汉语方音字汇》,闽北建瓯方言[3][4],“王”字有[uaη]、[iη]两读,后者为白读音, 同于 “羊”、“洋”、“杨”、“扬”、“阳”等字,可见,这一读音其实是有历史传承关系的,可以肯定,闽北方言“王杨不分”在南宋就已出现,此处的异文正是由于同音而讹。

(五)如果说,九江县的江淮官话“王杨不分”可能是受当地赣方言的影响所致,那么远离福建和江西的江苏吴语区腹地出现这种例子,就不能看作是受外方言的影响所致了:

两山之间村落环厥名曰岕。张渚镇南行,过石门,踰谷岭,道出栗园,中约二十里,而近得迷阳岕焉。岕始名眠羊,诧之者谓为神仙所居,牵引方平故事。或称迷王,云昔有王人失道于此,遂曰迷王。癸丑初春,子偕萧子兰颖往游焉,恶其名之不经而无以自拔于俗也。遂以迷阳命之。岕人曰:“有说乎?”予曰:“《庄子•人间世》载楚狂歌曰:‘迷阳,迷阳,无伤吾行。’迷阳者,薇蕨也。”今是岕多黄精、茯苓、山蓣、野蓏之属,涧毛、石发咸可采而烹焉,此必昔之人观其物产而有慕于采薇之高躅,因名之曰“迷阳”。而方言乱真,讹“阳”为“王”,又讹为“羊”,更以“迷”为“眠”也。地之得名也,莫知自所起,一甿竖偶传之,则辗转成讹,流宕失实而不知反。 ———清 瞿源洙《迷阳岕记》[12]

瞿源洙是清代雍乾时期江苏荆溪县(今属宜兴)的一位文士,文中所述“迷阳岕”当是今宜兴张渚镇附近的一个村庄。因为方言音同的缘故,当地人把该地又叫“迷王岕”,可见,即使是在清代的吴语区,也同样存在“王杨不分”的情况。检《江苏省志•方言志》[13],吴语海门方言“王”字有[huã]、[hiã]两读,表姓氏的“王”读作[hiã24],与“羊”同。而“旺”字的多数吴语有两读,其中,文读带[-u]介音,白读带[-i]介音。吴语的这种现象,也是有着历史传承关系的。

三、“王杨不分”性质的讨论

上文所引文献表明,近代汉语史上,一部分方言口语中宕摄合口三等字的韵母读音与开口三等的韵母读音混同。这里面不仅有操闽方言的福建人,还有操赣方言和操官话方言的江西人以及操吴方言的江苏人。这种现象似乎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方言,就目前所知道的材料来看,它起码囊括了汉语东南部方言,也即,这是一个普遍的共性,而非客、赣方言的特征。再回过头来看上引周德清的原话,这里的“之知不辩”、“王杨不分”与“诸方语之病”并举,从逻辑上看,它不应该包括在“方语之病”之内,也即,它不应该只是周德清方音或某一种方音的反映,而是不同于“中原音韵”的南方俗音的反映。笔者见闻有限,目前只读到这些文献上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已经足以证明,汉语史上“王杨不分”的现象不惟赣方言所独有,还有许多别的方言也存在类似现象。由于目前赣方言中这一现象注意的人比较多,加之《中原音韵 》里的叙述,容易使人认为,周德清所说的这一“语病”,就是指的周的母语而言,《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所述241组例字是在列举周的母语之讹。

从有关“王杨不分”的文献例证来看,周一方面是通过列举“方语之病”来突出“中原音韵”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列举“最小析异对”[13]的方式来说明“中原音韵”的音系特征,以便于母语非“中原音韵”的人掌握中原音韵,这也是我国传统语言学著作的一个文本性特点。

《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 》中所说的“王杨不分”虽然和现代赣方言的底层相似,但很难说这就是早期赣方言的反映,它反映的只是当时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汉语方音现象。这种现象因为在赣方言中比较突出而在研究中被人关注,但赣方言中的这一现象,无非是当时汉语南方方言口语共同特点在其“个性”方面的反映,并不是其特有的音系特点。

参考文献:

[1][元]周德清. 中原音韵:影印明刻纳安本 [M]. 台北:学海出版社,1996:123-124.

[2]宁忌浮.《中原音韵 》与高安方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85.

[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 汉语方音字汇[M]. 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327.

[4]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 汉语方音字汇:重排本[M].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331.

[5] 陈敏燕,等. 江西汉语方言主要常用口语本字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1):132.

[6] 谢留文. 赣语 “公鸡 ”的本字及其反映的读音层次 [J].语言科学,2006(5):74-76.

[7] [明 ]焦竑 (辑 ). 国朝献征录 (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卷八十四[M].

[8] [清 ]康熙江西通志 (文渊阁 《四库全书 》 本 ): 卷十二[M].

[9] [宋] 陈元龙.详注片玉集(宋刻本):卷十[M].

[10] [宋] 何士信.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余 (洪武壬申遵正书堂刊本):后集卷下[M].

[11] [宋 ] 何士信.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余 (《四部丛刊 》本): 后集卷下[M].

[12] [清] 卢文弨.常郡八邑艺文志 (光绪十六年刻本 ):卷四下[M].

[13] 鲍明炜. 江苏省志•方言志 [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6-277.

[14] 鲁国尧.中国音韵学的切韵图与西洋音系学 (Phonol-ogy)的 “最小析异对”(minimal pair)[J]. 古汉语研究, 2007(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