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

“乐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儒家经典记载,好的音乐就连圣人听了也会入迷。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齐国欣赏到《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慨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大意:“我想不到音乐之美竟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1)

根据我的经验,中小学音乐教育大多来自课外。如今,音乐“嵌入”教育的主要方式有:

1.音乐课(有时候被挤占),我学到了《我多想唱》等;

2.学生主动通过课外书、电视、网络媒体等渠道听音乐、学唱歌,我学会了《故乡的云》等;

3.学生被动从电视里、大街上、商场里听音乐,主要是流行音乐,我学会了《童年》等台湾校园歌曲。

1980年代,我听见罗大佑的《童年》,就是第三种情况。那时,我还是一名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晚上在父母亲单位的场院里看公共电视,听到台湾校园歌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哼着哼着就学会了。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2)

其实,我那时并没有见过榕树和知了。

音乐让教育贴近生活时尚,影响我青少年时代的几首流行歌曲

校园生活,除了学习,还有生活,生活万花筒需要音乐,这就让音乐在校园里无处不在。

2004年3月,我读博之前,在河南辉县孟庄兴华中学带师范生实习,我的办公室和初一年级在同一个楼层,能听到初一的音乐课,老师教孩子们唱S.H.E.的《super star》,孩子们唱得如痴如醉。

这,让我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自己上初一的时候,也曾经在音乐课跟着老师学《我多想唱》,“该学就学该唱就唱”“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没有谱子,看着黑板上的歌词,我们学的十分起劲。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3)

苏红的《我多想唱》(选段)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

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

高三啦还有闲情唱

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

高三成天地闷声不响

难道这样才是考大学的模样

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

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

生活需要七色阳光

年轻人就爱放声歌唱

妈妈妈妈呀你可知道

锁上链子的嗓子多么痒

我想唱歌可不能唱

还有多少复习题都没做

努力吧准备考重点

老师听了只会这么讲

时时刻刻地光啃书本

这样下去就像书呆子一样

这种烦闷的生活多枯燥

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

......

在此之前,我就接触过流行歌曲。

我听到《青春舞曲》的美妙旋律,是在小学同班同学的姐姐嘴里。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杰作。就是觉得“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很好听,后来,知道“别的那”就是维吾尔语“小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小鸟呦,小鸟呦”。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4)

费翔翻唱的《故乡的云》是一首很抒情的流行歌曲。它走红的时候我上初一,那时的劳动课是参加秋收,被拖拉机拉到棉花地里摘棉花,晚上住在集体宿舍,早出晚归,和农民一样,很辛苦。在空旷的田野里我哼唱《故乡的云》,无疑可以减轻疲劳和体力劳动的单调感。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5)

这首歌开头一句“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就引人入胜,直到最后一句“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摘棉花的确给我带来了“创伤”,就是棉桃把指尖和手背划破,一道一道的。

大学及大学后,教育娱乐化倾向

古代,孔子主张“寓教于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教育,除了产业化之外,娱乐化是第二明显的潮涌。可以说,流行音乐是教育娱乐化的助跑者。

在央视诸多的频道中,有《科教》有《音乐》,说明:对于电视观众而言,音乐和教育都是很重要的。

2005年暑假,大学生支农调研队员们唱着《大学生支农调研队队歌》(曲谱是解放军军歌,歌词自创)来到江西星子县,我们入户访谈,前门进去后,二名留守儿童在家看电视,播的是湖南卫视的“超女”节目。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6)

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一股叫做“流行歌曲”的潮水,它涌进了农村、流入了留守儿童的心间。

从大学生支农调研队“毕业”出来,我做了一名教师。当我路过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它的校园院子外面,当街的市场上,在反复播放港台流行歌曲《领悟》《我是一只小小鸟》《铿锵玫瑰》等等。校园里面是安静的,师生们好像都在倾听院墙外面的歌曲。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7)

亲见刘欢

2002年12月3日,上海成功申办2010世博会。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8)

在庆祝活动现场,我亲眼见到了刘欢。他是我见过的唯一的当红歌星,那天晚上,他拿着一张纸唱歌,原来,排练时间不够,歌词他还没有背下来。

刘欢是一名教师。网上可以查到刘欢的任教履历:

从1987年开始,刘欢先后在国际关系学院和对外经贸大学任教,教授《西方音乐史》,2001年被学生以投票的方式评选为对外经贸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先后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举行了音乐专题讲座,受到所在学校学生的热烈欢迎。

2011年8月31日晚,刘欢病愈重新登上阔别两年的讲台,继续讲授《西方音乐史》。

作为公众人物,2008年8月,刘欢投入了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行动的公益宣传片拍摄。这是教育部和央视联合制作、每个中小学生必看的电视节目。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9)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曲家喻户晓的《我和你》,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10)

2011年6月16日,刘欢在京参与了“音乐校园计划”公益项目的启动。

后记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忧心忡忡地写道:电视正在让隐蔽的一切向儿童敞开,媒体促进了儿童的成人化,童年正在消逝。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11)

当年,我通过电视,学会了台湾校园歌曲。如今,移动互联网让更多的流行文化进入儿童世界,冲击着校园,更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警惕。

疫情时期的在线教学,进一步拉近了儿童和电子产品的距离,新趋势面前,流行音乐依然立于潮头,吸引着大量的青少年。

你是我童年最美的歌(童年我多想唱青春舞曲与故乡的云)(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