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事件,不一样的视角;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视觉

我们就是您的第一视觉信息买手

资本的世界里,没有眼泪

三个月的时间,员工从30人增长到300人,又用3个月的时间,从300人,裁到30人。风头正劲时,微微拼车的估值一度高达10亿人民币,如今却躺在死亡的O2O名单里。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1)

火锅里的创业梦想

据创始人蒲繁强回忆,“2014年4月的一天,在深圳从事投资工作的高中同学游弋洋,到北京来看望我,那时我正好第二次创业失败,处于困惑期。”

两人在北京吃了一顿火锅,兴致正浓时,游弋洋对他说,他在冒雨去机场的途中,看到很多人在雨中打车,由于机场方向车少人多。无奈打不到车的情况下,他就叫过路司机停车载人。当时游弋洋就想,如果有个平台,司机和乘客相互信任,那该过好。

蒲繁强听得津津有味,直觉告诉他汽车互联网的风口时代来临,于是做拼车的想法萌生了。

他随后调研了美国的情况,当时Lyft已经有数十亿美金的估值。下定决心后,他便开始寻找合伙人,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顺风车公益活动的王永,此时的王永已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就这样,蒲繁强任CEO,王永任董事长,微微拼车正式成立。

2014年10月份,产品正式上线。当时只有不到30名员工,公司账上的资金也不到400万,但王永善于传播,在全国各地有不少资源,微微拼车在多个城市迅速打开了市场。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2)

资本迅速跟进,2014年12月份,微微拼车获得中新圆梦的400万首笔投资,当时估值为8000万人民币,距离产品上线仅不到两个月。

随后,2015年1月,茂信合利注入第二笔750万人民币,估值已达1.5亿人民币。仅一个月,估值翻了一番。可见当时资本有多么疯狂。

两笔资本的介入使得团队野心迅速膨胀,当时其业务覆盖18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超百万,单日订单量超过3万。据王永回忆,“我 们上了《新闻联播》,我主演的电影《顺风车》也启动了预热。”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3)

中信、盛大等投资机构对微微拼车也虎视眈眈,给出的估值从1.5亿到3亿,再到5亿、8亿,甚至10亿。

如果按照估值计算,王永70%的份额,身价已达7亿。王永回忆道,“当时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成功了,非常亢奋,每天几乎十六个小时都在工作。”

可是,一切总是来得太突然

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滴滴和快的合并。随后,宣称要推出“滴滴顺风车”。

巨头的进入,使得投资机构闻风丧胆,投资人一夜之间消失,微微拼车倒下了。

成功难以复制,失败或许可以避免,微微拼车的倒下给创业者以下启示:

烧钱惹的祸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4)

疯狂时期,微微拼车共花掉4000多万,王永认为至少有一半浪费了。有时烧钱都快疯掉了,有段时间每天补贴掉100多万元,最多的时候每天150万元。

补贴的初衷是用资本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培养用户习惯和忠诚度,可是王永说,“我们没有把钱补给真正需要补贴的人,补贴是一种自残行为,短期内看起来好像有点繁荣,但实际上并没有培养起任何的用户忠诚度。反而招来大量的职业刷单者,在我们的后台,刷单比例至少占到30%。”

可是,滴滴顺风车的介入,把中信资本吓跑了,这时微微拼车账上资金所剩无几。但并未到死亡的地步,如果放低估值融资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5)

果不其然,盛大资本进入,给的估值为4亿,投资1亿元换取25%的股份。这1亿元,4000万来自盛大,6000万来自两家跟投的机构。双方的谈判漫长,而烧钱还在继续,王永个人拿出2000万来解决燃眉之急。

但是,他赌错了。2015年6月份,股市暴跌,盛大资本在最后时刻决定放弃。

团队松散

高管每个月工资3万多,媒体总监2万,总监的助理都要1万5。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总监还要配助理,互联网巨头恐怕也没有几位总监有这样的待遇。

推广费用也并未花到了刀刃上,员工通过合同造假的方式侵吞推广费,一顿饭应酬费要上万元。甚至有些地方花了几十万的额推广费,员工却说没有见到钱。打着学习硅谷文化的旗号,员工每天穿个大裤衩、带双拖鞋上班,员工的“福利”也很奢侈,每个月的水果酸奶都要花掉好几万。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6)

有钱任性

微微拼车每天烧掉的100多万,30%以上被刷单者拿走。地方分公司张口就要上百万的推广费,结果只转化1000名左右的新用户。

微微拼车前员工称,高管在财务方面很“大方”。“各地来要钱,一般都会同意,也不问钱怎么花,也不考核实际的效果,只负责加油打 气。”

北京搞了一个20万的活动,只转化100多个用户;重庆团队要80万推广费,也只有1000个用户转化;唐山要150万,几乎没有新增用户。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7)

糟糕的产品

微微拼车倒下后,王永这样评价前高管——“简历都很牛”,他们在华为、金山、百度等巨头工作过。蒲繁强自称在任正非和雷军身边“潜伏”多年,学到不少真传。

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蒲繁强在华为工作,曾任国际市场部无线站点产品部部长,“这4年间,我受华为老总任正非最大的影响是狼性执行力,在他手下,我培养了狼性与自信。”他回忆道。

后来两年到金山软件,任市场总监,“那时雷军在给总监开会时经常灌输互联网思维并鼓励我们,特别是他的那句‘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的名言,对我影响甚大。”

可是,做出来的产品却屡遭用户吐槽,体验极差,严重的时候,微微拼车App每天挂掉3-4次。

只为钱而融资

在微微拼车拿到第一笔投资,估值8000万后,洪泰基金表示有意愿投资。当时洪泰基金刚成立,王永还作为其选中的项目代表在其发布会上演讲。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8)

可是,洪泰基金的钱迟迟未到位。“洪泰基金的审批流程太慢了,我们都快拿到下一笔投资了他们的钱还没到位;第二是他们给的估值太低了,我们已经拿到了估值8000万的投资已经在谈1.5亿估值了,洪泰给出的估值还是5000万。”

融资、融资、融资!估值、估值、估值!这当然重要。

可惜,融资并不一定带来可持续发展。往往容易忽略另一方面,资本方带来的品牌背书。洪泰基金是俞敏洪和盛希泰发起的,以他们的知名度和人脉,如果引入洪泰,对后面几轮融资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但是,王永还是等不及。

微微拼车现在还能用吗(倒下的微微拼车)(9)

O2O大潮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关于O2O,中欧商学院许小年教授曾这样说,“我认为很多O2O不创造价值,什么叫O2O?就是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货,这就是 O2O。需求这端不着边,供给也不着边,中间幻想一个百亿市值的公司,这就是O2O。”

此话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O2O只是缩短了交易关节,并未改变商业的本质。当我们在感叹互联网世界变化之快,有多少不曾发生变化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的东西,依然在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个体。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可以订阅我们的头条号“微尚创客”查看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