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墟的分湖滩很有名气,历朝先贤曾流连于分水两岸,对她进行尽情描绘。到了近代,南社巨擘柳亚子先生的一句“分湖便是子陵滩”,更使分湖名声大振。与柳先生同时代的青吴嘉文人雅士最爱徜徉分湖滩,评古论今、吟诗作画。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

分湖

先祖父的国学底子好,他经常与芦墟的一帮同好轮流作东,置身风光绮丽的分湖滩吟诗射虎。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2)

风光绮丽的分湖滩

在祖父的影响下,猜灯谜这种雅事,延续到了家父。笔者自懂事起,每到喜庆的春节和元宵节,总会跟着父亲到芦墟镇政府办公楼,那里有热闹的猜灯谜迎新春活动,那时的祖父年事已高,一般不会去现场轧闹猛,不过像他这种高水准的国手倘若参加活动,我想奖品将是囊中之物一般,让现场菜鸟情何以堪?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3)

猜灯谜迎新春活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新年里,祖父会耐心地等待我们猜谜归来,然后详细看完父亲抄录下来的精彩谜语,认真地逐个点评,于是有灯谜的新年,配上祖母的一桌丰盛饭菜,过得是那么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此年复一年,轿子湾的那栋二层楼房里充满了我们祖孙三代的欢乐。好怀念!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4)

河对面是芦墟轿子湾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5)

轿子湾老楼

那时的芦墟镇政府是一座明清老宅,印象中很气派。模糊地记得当时要穿过几进房屋,来到一个有着落地雕花长窗的厅堂,里面的白墙上贴满了粉红色纸条,上面写着漂亮的毛笔字,那就是令人苦思冥想的谜面。当时射中一条谜语,或得一颗奶糖,或奖一根香烟不等。那个时候能够吃上一粒奶糖,对孩子来说是很稀奇的,所以我会乐滋滋地跟在父亲后面,等他射中后,去领一颗包装纸上印有精美图案的奶糖,吃完糖块,糖纸是舍不得丢掉的,一张张攒下来,放在自己的私密地方珍藏,遇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玩耍时,会交换或分享。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6)

芦墟老街

新年里的猜谜活动中,我学着大人模样,环扫四周谜面,等着父亲先简后难,逐个攻破。剩下有难度的谜语,我也会对着它像模像样地肃立凝神或托腮思量,可惜年龄太小,什么也不懂,只是感染这种氛围罢了,不过童年时猜谜的种种乐趣已深深烙在脑海,至今难以忘怀。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7)

父亲怀抱三个月大的阿姐

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对灯谜有了一定的了解。谜语是一种语言技巧、语言艺术,因独特的规律而自成体系。我国的谜语起于春秋战国,自先秦以来,在许多生活领域里,都有谜语这一语言形式,这可以从我国古籍的记载中看到,那些书中常用巧妙的比喻、借代、或形象描绘、字形离合等方法制成谜语,劝谏讽喻统治者,在外交斗争中作为折服对方的手段,暗中通情瞒人耳目,文人间相互戏谑,等等。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8)

灯谜

中国的灿烂文化造就了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谜语,而猜谜语作为一种益智、休闲、娱乐活动,深受江南民众喜爱。祖父晚年退休在家,最喜欢跟我讲历史典故及灯谜知识,我在似懂非懂中获益匪浅,其中趣味极强的谜语故事最能吸引我,让我在不知不觉中知道了许多东西,同时增强了我的求知欲,使得我不停地去看因谜语延伸出来的有关知识的书籍。比如看了春秋时的谜语故事《大鸟》,我接着知道了楚庄王飞必冲天、鸣必惊人的典故,还了解了春秋五霸所处的年代,在这将近三百年里,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正因这种大变动,出现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而“门上题活”显现了杨修的聪明,只可惜他的才能终遭曹操嫉妒而招致杀身之祸;有谜“佳人伴醉索人扶”,梨花格打一古人名,谜底是唐朝的诗僧贾岛,我就会知道贾岛与韩愈的友谊进而推敲这段历史,接着我又如饥似渴地去了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等诗人;用“春风吹又生”射一鲁迅书名,便是《野草》,猜出这则谜语还应该知道白居易的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五律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猜谜的过程真的充满乐趣,它兼顾益智与娱乐,我国的古典名著中都隐含了许多谜语及诗词,如《西厢记》《红楼梦》《西游记》等等。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9)

灯谜书籍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0)

灯谜书籍《鲈乡晚风》

我们现在猜的谜语一般是会意格,这是最正宗的一格,出谜时不必挂格。猜这类谜语,我比较喜欢中医药类的。如有则经典谜语,“阿斗”猜一中药,当时祖父不加思索地说出谜底“使君子”。何也?我惊诧。祖父跟我耐心讲解,他说想要猜对谜语必须粗略地了解文史地理知识,阿斗是刘备的儿子,而刘备曾做过使君,知道了这段历史故事,那么这谜语猜起来便简单了。能背诵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则谜面“报得三春晖”打一中草药名,就会脱口而出“知母”这味中药。还有“寒冬腊月纸糊窗”的谜底应该是“防风”。猜中药谜真的好有情趣,我深受其惠,在愉悦中增长了不少中医药知识。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1)

祖父抄写《曾国藩家信》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2)

祖父抄写袁枚《祭妹文》

因猜谜,喜欢上了历史故事。四五十年前,对我们这代人而言,少儿读物几乎没有,幸运的是祖父将“破四旧”中偷偷藏匿的几本旧书赠我。我对这些古色古香的旧书倍感兴趣,如获至宝,经常翻看,如《四君皇》《四忠良》《四美人》等,这是一套民国初年出版的通熟易懂的历史故事丛书,由上海雷风书局印行,虽是繁体字印刷,但在祖父的指点下,能顺利看完,接着略涉我国丰富的历史。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3)

《四君皇》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4)

《四忠良》

年少时,为了猜谜,我会经常查阅新华字典,且不时地翻看其它诗书。因猜谜而读书,并感受读书带来的美妙,我好庆幸生在没有电脑、手机等高科技玩物的年代,这是当今学子无法体会得到的乐趣。闲来,一杯清茶,一卷诗谜,聆听自然、感悟人生,是何等惬意!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5)

猜谜活动

七十年代的芦墟,市河清澈,环境幽静。特别是那座明清老宅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时不时穿越了一回:缓缓走进古朴的石板天井,轻轻推开雕花的落地门窗,再三推敲,撕下一张粉红纸条,说出一个谜底,美滋滋换来一颗奶糖,正要剥开……


新年灯谜 新年里猜灯谜(16)

芦墟沿河老宅


小时候,在新年里我跟着父亲去猜灯谜,那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本文作者:幼兰

责任编辑:钱晓燕、吴英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幼兰、馆藏及网络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