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02-19 01:19显示图片今天是大年初一,明天将迎来新一轮“拜年潮”年轻人除了要机智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严刑拷问”外,还要解决“如何快速准确地喊出一众亲戚的称呼”的难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该不该听舅公的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该不该听舅公的话(叔公舅公傻傻分不清楚)

该不该听舅公的话

光明网02-19 01:19显示图片

今天是大年初一,明天将迎来新一轮“拜年潮”。年轻人除了要机智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严刑拷问”外,还要解决“如何快速准确地喊出一众亲戚的称呼”的难题。

近日,网上也流传着不少关于“中国亲戚关系图”的攻略。不少年轻人反映亲戚太多,拜年时常面临不知怎么称呼的尴尬。也有人支招,可通过一条“基本原则”来厘清关系。

认亲认戚稀里糊涂

求助关系图

“快过年了,我也该静下心来想想我那些亲戚都得怎么称呼了”、“见一次忘一次,辈分都乱了”、“等父母提示后再称呼似乎已成不礼貌的小孩”……“拜年模式”即将开启,网友纷纷在网上表达忧心。

近日,网上各种亲戚称呼指南、攻略陆续“现身”,也颇受年轻人追捧。其中一个名为“中国亲戚关系图”的图表分为常用的家族方面的称谓和亲属方面的称谓,并详细列举了人际关系的辈分大小和各种关系称谓。

关系图的出现,反映了越来越多“后生仔女”看着姑姨叔伯、堂表侄甥等亲戚大部分都“傻傻分不清”。而关系图愈趋简单,说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让亲戚关系变得更加简单,许多亲戚称谓也随之消失。

80后父母茶茶

临时做功课

你伯伯的儿子生了孩子要怎么称呼你?你应该怎么称呼祖母的弟媳?记者采访发现,拜年时被亲戚称谓难倒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特别是“80后”父母自己没能完全搞清楚,也不懂怎么教孩子叫。

已为人父的“80后”黄齐宁是“独一代”,拜年时有时会见到一些远房亲戚。“自己都搞不懂应该叫什么,更别说教女儿了。”黄齐宁的女儿也是独生女,一家三口往往是过年过节才会跟一大帮亲戚聚在一起。“来往多的还好,不熟的要是又拉上亲戚的亲戚,真是口哑哑。”

黄齐宁说,其实现在很多都简单地以兄弟姐妹相称,或者直接叫名字。有些已经是第三代表亲了,干脆统一喊“老表”。

今年,黄齐宁准备临时做下“功课”,向父母请教,避免拜年时的尴尬。

爸妈作基准理清关系网

拜年碰到叫不出称谓的亲戚,只好尴尬地微笑示意,说些恭喜发财的吉利话。又或者是收了利市却不知怎么称呼人家,感觉很没有礼貌。如何“秒认”亲戚,被网友称为“过年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有市民支招,拜年时可以跟紧爸爸妈妈,他们让你怎么叫就怎么叫。但问题是,“死记硬背”之后来年又忘了。

为应对这个问题,市民植先生认为,可以以“爸爸那边是叔叔伯伯姑母姑姐,妈妈那边是阿姨舅舅”作为主要关系来延伸。“比如妈妈的表哥,你就叫他表舅父。”植先生说,在网上看看关系图做参考还是有用的,但前提是能看得懂。

植先生也坦言,平时见得少的亲戚确实难叫一点。植先生的父亲有好几个堂兄弟姐妹,他记不清具体谁在家族里排在第三、四、五、六位,更别说称谓了。

一招教你认清“六亲”:

同姓是堂亲不同姓是表亲

所有亲戚可以分为爸爸的亲戚和妈妈的亲戚。他们的父母就是你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爸爸的兄弟姐妹叫伯伯、叔叔、姑姑,妈妈的兄弟姐妹叫舅舅、阿姨。你的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和姨父家里的孩子们,就是你的堂亲和表亲。堂亲和表亲也可根据姓氏不同简单区分,和你同姓的是堂亲,不同姓的就是表亲。

爸爸的表哥是表伯,表弟是表叔,堂哥是堂伯,堂弟是堂叔,表妹是表姑,堂姐是堂姑;妈妈的表兄是表舅,表弟是表舅,堂兄是堂舅,堂弟还是堂舅,表姐是表姨,堂妹是堂姨。

(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梁欣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