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爆发过数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这几十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交战次数最多,战况也最激烈的一段时间。

这几百场战役,既有小打小闹的意气之争,也有能影响国家格局的气运之战。势均力敌、以弱胜强和大军压境。各种打法与惨烈程度均不一致。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1)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百场战役中,选择出最激烈,影响也是最大的十场战役。看看这些战役到底打成了什么样子,以及最终的结果如何。

第十名:界桥之战

对战双方:公孙瓒VS袁绍

参战兵力:公孙瓒方约四万人(五千精锐骑兵),;袁绍方数万人(五万以内,800精锐)

战斗结果:袁绍方小胜,公孙瓒方死伤数千人,阵亡大将严纲。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2)

这场战斗,虽然无法和其他那些大仗相比,但是惨烈程度却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对于后来整个北方战局的影响非常深远。

战斗的起因很简单,在公元191年的阳城之战里,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死在了孙坚与袁绍的一次小型争夺战里。为了给弟弟报仇,也是为了争夺北方的领导权。公孙瓒开始向南进攻冀州,而袁绍为了抵御公孙瓒南下,也只得出兵,前往界桥阻击对方。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3)

这场战斗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袁绍军为了克制公孙瓒的骑兵大军,采用了精锐在前 强弩在后,于狭隘地形阻击骑兵的战术。

实战中,这个战术果然非常有效。在哪怕面对蛮族都能占据上风,几乎没有对手的白马义从部队死伤惨重,在乱箭之下互相踩踏,损伤过半。哪怕2000多溃兵无意中碰到了袁绍本阵,也在强弩攻击下毫无战果。

虽然在此战里,公孙瓒并没有遭受致命损失,可是他南下的势头彻底被遏制,之后几年内与袁绍连战连败,最终覆灭。而袁绍也趁着此战的胜利,最终一统北方,成为当时曹操最大也最棘手的敌人。

第九名:街亭之战

对战双方:马谡VS张郃

参战兵力:马谡方约数千人(王平分兵一千人),;张郃方万余人(曹真全军五万人,先锋1~2万之间)

战斗结果:张郃方大胜,马谡丢了街亭,损兵半数,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最后自己也被处死。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4)

这场战斗的规模,比界桥之战还要小,但是对当时三国局势的影响却更大。

如果马谡能够守住街亭,那么诸葛亮就有足够时间来消化陇右五郡,阻挡曹真的攻势,

要知道这五个郡,无论是高原地势,还是羌族兵源以及战马资源,对于当时的蜀国都是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而一旦马谡守住街亭,诸葛亮拿下五郡,魏国再想仰攻的难度就非常之大。而诸葛亮北伐匡复汉室的希望,也就能成功至少一半。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5)

可惜的是,马谡拘泥于兵法,执着地要远离水源上山防守。结果被老于兵法的张郃看出破绽直接包了圆。损兵折将不说,还彻底将诸葛亮的后路暴露给魏军。

因此退军的诸葛亮,此后再无机会成功北伐。蜀汉最后一丝复国的希望也就此破灭。

第八名:潼关之战

对战双方:关中联军VS曹魏主力

参战兵力:关中联军约八万人(韩遂、马超各一万五千人,其他几位各一万人),;曹操部队约六万人(虎豹骑五千,其他各部不等)

战斗结果:曹操大胜,关中联军损失数万人,分崩离析;曹操军队损失不过对方二到三成。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6)

这场战斗的规模终于达到了三国时期一线战役的规模了。

如果说诸葛亮拿下陇右五郡没能成功的话,那么曹操就是凭借着这场战役,彻底平定了陇右五郡。

当然,诸葛亮的军力和此时的曹操相比还差了许多。已经拥有半个天下的曹操,想打败一堆军阀联合的部队还是没有那么难的。

虽然在这场战斗中,马超的勇武的确得到了体现,但是在曹操离间计 纯熟的部队拉扯和虎豹骑突击之下,马超再厉害也抵挡不住中央军队的攻击。

一场战斗下来,整个关中联军被虎豹骑突击打得溃不成军。

成宜、李堪被阵前斩杀,韩遂、马超、程银等人四散奔逃。从此整个关中内外悉数为曹魏所有。也奠定了三分天下里最强大的版图。

第七名:洮西之战

对战双方:姜维VS王经、陈泰

参战兵力:姜维方约数万人(不超过五万,几乎是当时蜀国大半军力);王经方人数大致相同(三到五万人之间)

战斗结果:姜维方大胜,造成曹魏在三国后期最惨痛的一场失利,死伤八成,仅剩下一万左右的残兵。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7)

虽然诸葛亮六次北伐,但是论蜀汉与曹魏之间交锋的战果,这次洮西之战才是最高的巅峰,没有之一。

面对姜维举全国之兵来袭,曹魏方雍州刺史王经也动用了当时曹魏最强大的陇西兵团与之对抗。

但是和军事奇才姜维相比,王经的军事能力明显差了不止一筹。

他先是将部队布置在洮河背水一侧,然后在战斗开始后,立刻将自己的核心主力陇西骑兵投入对姜维部队的突击作战里。

其结果,就是被老谋深算的姜维料到,通过拖延与后退,把骑兵的马力消耗殆尽。而后使用诸葛弩开道,全军投入反攻。

背水的曹魏军队逐渐不敌,但是背后的洮河阻断了士兵逃亡的去路。于是被杀死的,被淹死的,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这场战斗的结果,就是魏国上下为之震动。重新调配了整个对蜀汉的部队高层。

而对于姜维和蜀汉一方来讲,虽然这场战斗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战术层面胜利,可是国力的衰弱以及未能夺取领地的遗憾,依然无法挽救蜀汉最终灭亡的命运。

第六名:白狼山之战

对战双方:曹魏VS蹋顿

参战兵力:曹操方约一万余人(虎豹骑数千,其他骑兵数千);蹋顿方四到五万人(后续还有百姓约二十万人)

战斗结果:曹操方大胜,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被杀,骑兵全数崩溃,被俘达二十万人。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8)

张辽与虎豹骑的封神之战,也是三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

面对北方的狼族。曹操为什么能赢,到今天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我们能知道的,只是曹操在长途奔袭后,将部队的指挥权给到了张辽,而张辽带领虎豹骑一个冲击,就把对方蛮族最精锐的骑兵冲散,击杀了首领蹋顿并且由此大破敌军。

这和后来动不动就被北方蛮族吊打的宋朝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次元的汉族部队。

可如此辉煌的一战,却因为三国演义里记载不详,从而被大众了解不多。这也算是三国战役中最令人惋惜的一场吧。

第五名:夷陵之战

对战双方:刘备VS陆逊

参战兵力:蜀汉方约八万人;东吴方约五万人

战斗结果:蜀汉一方大败,刘备病死,阵亡傅肜、张南、冯习、沙摩柯等人,部队损失超过7成。东吴一方也损失惨重,伤亡上万人。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9)

这是误解最大的一场战斗。

其一,夷陵之战并不是蜀汉最优势的战斗,演义里说七十万人,实际能有七万人就不错了。和东吴方五万人的部队基本相当。

其二,刘备的战术并无重大错误,错就错在战略层面的误判——以为东吴不会出全力对抗。但实际上打成了一场两国主力的大对决。

其三,东吴方面虽然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但没有任何领土或者财物上的收益,并且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和蜀汉联手攻打曹魏。

蜀汉的国运,固然因为此战而从顶峰衰落,并且再也没有重新回到战前的高度。而东吴一方,同样在此战后再无作为,和曹魏之间败多胜少。

第四名:荆州之战

对战双方:关羽军团VS曹仁、于禁、徐晃多个军团以及东吴吕蒙军团

参战兵力:关羽军团三到四万人;曹魏多军团合计五到六万人;东吴吕蒙军团三万人。

战斗结果:关羽方先胜后败,击溃于禁军团后全军覆没身死,曹魏军团伤亡三万人,无力争夺战后的成果;东吴方大获全胜,拿下了荆州三郡。但是战略上丧失了孙刘联盟的基础,从此再无能力争夺中原。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10)

这场战斗虽然不是最激烈,规模最大的。但是它的胜负影响,却是对整个三国进程改变最大的。

如果关羽能够获胜,拿下襄樊两郡的话。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曹魏的腹地。汉中襄樊分别钳制长安、洛阳两地。形成诸葛亮三分天下中最理想的局面。挟汉中襄樊两战胜利之威与汉室正统复兴的大旗,刘备真的有可能拿下天下也不一定。

但是关羽输了,反而丧失了整个荆州军团,大量官员与豪族,整个入川的荆州帮成为了无源之木。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完全失败,后续几十年不过是在续命强撑而已。

而真正的获胜方东吴,在获得大量土地人口后反而变成了直面曹魏的主力。之后几十年里屡战屡败,也再无出头之日。

反而是损兵折将的曹魏,借着此战的结果解决了孙刘联盟的最大战略威胁。可谓是意外之喜吧。

第三名:官渡之战

对战双方:曹操VS袁绍

参战兵力:曹操方约两万人;袁绍方超过十万

战斗结果:曹操方完胜,自身损失不过数千人,消灭和坑杀了袁绍军队超过八万,斩杀和受降大将数十人。直接奠定了北方大一统的基础。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11)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从规模来看也是排名第三的。

此战也是比较经典的以弱胜强之战。

曹操完美发挥了自己所有的战略与战术能力。从提前攻击刘备避免遭受夹击,到示弱引诱对方骄傲,再到隐忍多时,最终一举击破袁绍军粮道。最终大破袁绍军,袁绍仅以八百人随行逃回冀州。

战斗的结果,就是本来的北方霸主袁绍就此一蹶不振,核心文臣武将损失大半,精锐士兵丧失殆尽。从此之后,北方诸州就变成了曹操一点点蚕食的对象,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场战斗不仅是在三国时期,哪怕在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场战役。

第二名:汉中之战

对战双方:刘备VS曹操

参战兵力:刘备方约数万人(举国之力),;曹操方超过十万人(多次多批)

战斗结果:刘备方惨胜,杀死夏侯渊拿下汉中;曹操最终退却。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12)

虽然不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但是汉中之战论强度论规模论损失,仅仅次于赤壁之战,而高于官渡与夷陵之战。这场战役,才是三国时期排名第二的大会战。

论时间,汉中之战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打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论规模,刘备举国之力而来,参战名单包括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而曹操一方则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人。

论损失,刘备方吴兰、雷铜、任夔战死,而曹操方则损失了夏侯渊、赵颙等人,王平投降。双方来回绞杀多次,互有损失,蜀汉内部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最终胜利的刘备一方,不仅拿下汉中,而且拿下了东三郡(魏兴、上庸、新城)。

战争期间更是贡献了定军山之战,汉水之战等多个战斗名场面。

如果不是赤壁之战的名气实在太大,汉中之战就是三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战役。

第一名:赤壁之战

对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参战兵力:曹操方约二十万人;孙刘联军四万人(孙权三万人,刘备一万人)

战斗结果:曹操大败,损失人马半数。让中国统一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七十年。

三国里的赤壁之战(三国十大战役赤壁)(13)

对于这场战斗,想必大家早就已经耳熟能详,对于前因后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赤壁之战,也许是中国人了解最清楚,知名度最高的一场古代大型战役。

拜三国演义所赐,大家对于这场战斗中的诸多桥段津津乐道,长久不疲。

舌战群儒、草船借借、借东风、华容道......虽然真正的历史里诸葛亮并没有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但是孙刘联军击垮曹操,彼此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依然是事实,最终是依靠着特殊的天气,用火攻之术彻底烧毁曹军船队也是事实。

不管怎么说,赤壁之战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超大规模以弱胜强之战。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三国历史上的第一大战役。

以上,就是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排名,在你看来,还有那些战役是应该进入这个排行榜的呢?欢迎再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