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成语,它的意思是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这个成语源于东晋谢安的典故。谢安,出身士族,年轻时,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那个时候很有名气,士大夫都知晓他是个有才华的人。但他不愿做官,一直隐居在东山。

东山再起是指何人(东山再起指的是哪座山)(1)

谢安四十多岁时,前秦符坚率大军南下伐晋。皇帝派人来东山请谢安,并封他为征讨大都督。谢安回到朝廷调兵遣将,整肃军纪,与符坚在淝水相遇。

谢安坐阵东山,临危不乱,摆出了他的“八卦阵”。

东山再起是指何人(东山再起指的是哪座山)(2)

淝水战事拉开,谢安仍稳坐东山,敌军中计,大败而逃。捷报传来,谢安了然于心,并没有说过多的话。他的客人都围过来听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胜仗,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谢安沉得住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他在东山隐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他“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是指何人(东山再起指的是哪座山)(3)

这个故事后来记载在《晋书·谢安传》中,书里说:“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