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了《化妆品中防腐剂检验方法》《化妆品中硼酸和硼酸盐检验方法》《化妆品中对苯二胺等32种组分检验方法》《化妆品中维甲酸等8种组分检验方法》《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化妆品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方法》《化妆品防脱发功效测试方法》7项检验方法,经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作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修订或新增的检验方法,纳入《规范》相应章节。

针对化妆品安全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监管政策。上述7项检验方法中,前4项为《规范》修订的检验方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原有检验方法同时废止;后3项检验方法为《规范》新增的检验方法,通告发布之日起施行。

化妆品最新检验标准(化妆品相关检验标准上新)(1)

今天,妆溯将跟大家大家一同分享《规范》中最新修订的《化妆品中硼酸和硼酸盐检测方法》。

硼在化妆品中以硼酸、硼酸盐和四硼酸盐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抗菌防腐作用。但是如果不慎吸入或被创口吸收,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出现昏厥、肾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化妆品中硼酸和硼酸盐的含量成分需要进行严格的管控。

以下是中国和欧盟关于化妆品中硼酸的监管限量要求:

表 1 中国和欧盟关于化妆品中的硼酸监管要求

化妆品最新检验标准(化妆品相关检验标准上新)(2)

最新修订的《化妆品中硼酸和硼酸盐检测方法》其最大亮点则是将操作繁琐、分析误差大的甲亚胺-H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改为灵敏度高、抗干扰强的离子色谱法,同时增加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结果确认。

01标准中使用的离子色谱条件

色谱柱:IonPac ICE Borate (9 mm ×250 mm)离子排斥分析柱,或等效色谱柱;

抑制器:排斥型阴离子微膜抑制器(ACRS-ICE 500 9 mm),或等效抑制器;

淋洗液:3 mmol/L甲烷磺酸 60 mmol/L甘露醇;

化学抑制再生液:25 mmol/L四甲基氢氧化铵 15 mmol/L甘露醇;

淋洗液流速:1.0 mL/min;

再生液流速:1.0 mL/min;

柱温:30 ℃;

进样量:25 µL;

检测器:化学抑制型电导检测器。

条件中所用的是甲磺酸的酸性淋洗条件,在酸性条件下(~pH2.6),硼酸盐会以硼酸(H3BO3)的形式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和欧盟规范中都提到最大允许浓度要用硼酸计。举例来说,四硼酸钠(Na2B4O7)就能立即与强酸甲磺酸(CH3SO3H)反应生成硼酸。另外,在酸性条件下,硼酸与甘露醇(C6O6H14)可形成稳定的负离子络合物,使其易于被电导检测。

因此,方法中选择甲磺酸作为淋洗剂进行硼酸分离,同时加入甘露醇的淋洗剂可进一步提高待测物在离子排斥条件下的检测灵敏度。

化妆品最新检验标准(化妆品相关检验标准上新)(3)

图 1 四硼酸盐、硼酸和甘露醇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pH2.6,3mM MSA)

02独特分离选择性

排斥型离子色谱法中的强酸性离子化合物由于受到 Donnan排斥,无法保留在色谱柱上,因此基本上是在死体积洗脱。

弱酸性离子化合物由于质子化作用,可以穿过Donnan膜进入固定相,解离度越低的物质越容易进入固定相,其保留值也就越大。

所以,离子排斥色谱是解决弱酸性硼酸与强酸性离子分离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化妆品成分复杂,常加入苹果酸、柠檬酸、丙三醇调节基质的PH值,并赋予产品保湿功能,在普通排斥色谱柱中干扰硼酸的测定。

《规范》中使用了对硼酸具有独特选择性的排斥色谱柱——IonPac ICE borate。选择色谱条件可有效消除柠檬酸、丙三醇等物质的干扰。

化妆品最新检验标准(化妆品相关检验标准上新)(4)

图 2 某样品及加标样品中硼酸的分离检测谱图

化妆基质结构复杂,前处理工艺必不可少。对硼酸及可溶性硼酸盐,《规范》中采用水或甲醇-水的提取方法,经RP柱净化后进行测定。对硼酸和硼酸盐总量的测定,处理方法是将碳酸钠溶液加入称量好的试样中,转移到高温炉中,用完全灰化后的盐酸溶液溶解灰分,用水稀释定容后,经Ag柱、H柱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