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贴春联,穿新衣服,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长大后害怕过年,因为过一年大一岁,长大后害怕变老但是,童年记忆里那浓浓的年味依稀可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年味的作者是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年味的作者是谁(年味作者袁爱华)

年味的作者是谁

记忆中的老家年味

小时候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贴春联,穿新衣服,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长大后害怕过年,因为过一年大一岁,长大后害怕变老。但是,童年记忆里那浓浓的年味依稀可见。

我是在老家许昌出生长大的,所以老家的习俗我记忆犹新。腊八一到,吃了八宝粥,新年的脚步就近了,到了二十三就是灶王爷的生日,农村有二十三祭灶之说,到了二十三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都赶着回家过年,二十三要打扫卫生,打扫厨房,打烧饼,做发面饼,寓意来年要发财!各家各户买来麻糖,据说这是要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不让他说主人家的坏话,晚上,要吃面条或饺子的,寓意就是来年捞一把。做好了饭,需要先摆上贡品祭奠灶王爷,祭奠先人,有的还在院子中间摆上小方桌,摆上满满的贡品,贡品有麻糖,饺子,面条或糕点,肉,糖果,水果等组成,等一切就绪就开始放鞭炮了,等鞭炮燃起时,由家里的长辈们开始站在供桌前燃起烧纸,点上香,开始祈祷,念叨,保佑全家老少都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过了二十三年味更浓了,大家开始忙着置办年货,有的开始大扫除了,有的开始把辣椒,花椒等过年用的调味品放到一个石头舀里面捣碎,然后再经过筛子筛一下,把几种调味品合在一起磨成粉状的物品再装进一个塑料袋里,把筛掉的调料渣倒掉。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去附近集市上购买过年需要的物品。买新衣服,买日用品,买春联,买年画,买菜,买鸡鸭鱼肉,打油灌醋的……各种各样的购买,这样的时间一直持续到了腊月二十七,各家各户开始忙着杀猪宰羊,杀鸡宰鹅,大家都知道在农村过年杀鸡只能杀公鸡,于是到了这一天就有小女孩跑到邻居家或者关系要好的人家讨要一些鸡毛拿回来做成键子,有的忙着洗衣服,劈柴,洗澡,理发,有的忙着戗弑清理各门窗老对联,打扫卫生,倒垃圾,有的忙着把土窖里的白萝卜扒出来洗净再切成片,切成条状,烧开水煮熟,捞起,过一遍凉水,再把萝卜剁成馅,控了水分,拧干放到一个干净盆里,然后把大葱,姜,肉一起剁了打成馅放在一起搅拌,再放入盐、香油、五香粉、酱油、味精等,这饺子馅基本就算好了。

然后用一块干净的白抹布盖上,或者用竹拍子一盖。这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馅就有了着落。

到了大年二十八,一大早各家各户都开始忙着贴春联,贴春联还要给大门上贴上门神,请了门神把守大门,避免灾祸入门,门神有驱邪降福之说,一般门神都是武将军把门,比如关羽,张飞,马超,颜良文丑,贴完对联然后再在大门对应的墙壁或树木上贴上一个吉利联:出门见喜。预示出门在外喜事多多。

谁家贴春联早,谁家春联内容好,预示着来年谁家起步早,发展快。一般贴春联都是先贴大门,贴了大门就占了先,然后关起大门在院里挨个房间贴春联,门神,把福贴到房间正堂两侧,预示福满屋,把满园春光贴到院子的墙壁上预示来年阳光明媚,满园春光,阳光和煦。在车上贴上出入平安或车行千里,预示人车出行平安,生意兴隆。在粮仓或面缸上面贴上五谷丰登,预示来年庄稼大丰收。在厨房贴上小心灯火,提示主人注意用火安全。在水井或石头上贴上川流不息,预示着水可以源源不断流淌,生生不息。

贴上春联,迎接新年到来。谁家一旦贴上了新年春联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已经平安到来,新年的序幕已经拉开!

到了腊月二十九,家人不往外面走,都是千里迢迢往家里赶路的,农村有个风俗,到了二十九,家里有肉也有酒,意思是说这天所有该买的年货已经置办齐全了,有的人家在这一天开始蒸年糕,蒸枣馍,蒸红薯粉条焖子,炸鱼,炸鸡,炸豆腐,炸丸子……老家话叫:出油。就是有的意思。到了二十九,一切就绪,就踏踏实实过年吧!年三十晚上有包饺子的习俗,包完饺子,天刚擦黑就有鞭炮齐鸣了,炮火连天,连二连三,震耳欲聋,辞旧迎新的炮竹响彻云霄,各家各户比赛放鞭炮,看谁家放鞭炮早,证明这家人崛起早,发展迅速啊!于是,年夜饭,饺子煮熟,祭奠的供桌上摆满了贡品,家里的长者会点上香,点上烧纸,嘴里念念有词开始祈祷、告慰祖先回家吃年夜饭,告诉他们过新年了,祈求祖先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吉祥,人丁兴旺,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大年三十就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一家人其乐融融端起碗吃饺子,吃肉,吃菜,喝酒,吃瓜子糖果,看春晚,守岁,祈祷平安。在老家有个习惯,除夕夜睡得越晚来年越有福,收获越大,身体越健康。

大年初一,五更里有放鞭炮,上坟一说。谁家后生起得早,谁家孩子有出息。上坟前先站在自家院子里放一挂鞭炮,然后再到坟地祖先坟前烧纸、放炮,这一切做好回来,吃过饭后,都穿着新衣服开始了走动,串门的串门,拜年的拜年,一团和气,一片喜气洋洋的春节快乐情景展现眼前。大家放下手中的伙计都出来了,因为初一有风俗禁忌不能在大年初一拿针线,大年初一拿针预示一年忙碌。不能扫地倒垃圾,不然预示一年都很穷。不能吃药打针,预示一年身体不好。初一,有踏春、逛寺庙烧香祈福之说,我们老家有个道观,美其名曰:天宝宫。每逢初一,那里的烧香拜佛祈福的像赶大会一般,人潮如涌,香烟云绕啊!乡亲们进了寺庙,上了香,磕了头,求了平安,得到了道士长老们送的平安符,红吉利,就高高兴兴,心满意足回来了。

初二是出嫁的闺女回门,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大家都忙着招呼客人,如果是刚过门的女孩回娘家,新女婿上岳父家里还会被乡邻开玩笑,还会逗新女婿,还会搞点恶作剧什么的,有的索要新姑爷香烟,人民币,旨意就是为了图个乐,活跃一下心情。

  初三基本上是结婚久的老闺女回娘家,有的是给祖先,外祖父上坟的。初四,就是老亲戚走动了,各家吃饭情况不一样,有的是大锅菜,有的是饺子,拼菜,荤素搭配,高兴的还要喝上两杯酒。初五,有破五之说。这天都是要吃饺子的,谁家饺子吃不到初五,证明这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不够富裕。能吃到初五还有饺子证明这家富有,年年有余。

  初六,一大早,都是放鞭炮,预示六六大顺。外出打工的,做生意的,求学的,开始踏上了返程的列车,汽车,游子们怀揣各自的梦想踏上新的旅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风风雨雨就这么走过了大半辈子的人生旅程,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儿走千里母担忧,思乡的人啊,一直有!远离了生我养我的故土,家乡的一草一木清晰出现在我的梦中,梦里梦外,熟悉的家乡永生难忘!故土难离!因为那里有我的根,我的魂,我的思念,我的牵挂,无数次泪湿枕巾,只为一抹无法忘却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