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蒋介石收拢人心的手段很“朴素”,主要就是撒钱,“你缺钱花就去找他,他就给你开支票,谁要都给,钱要得越多他就越信任你”。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哪里(聂荣臻元帅晚年回忆)(1)

聂荣臻在黄埔

1919年,胸怀“实业救国”的志愿的聂荣臻开始了自己的赴法勤工俭学之旅,此后他先后在法国、比利时、莫斯科等地学习。

1925年2月,由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开始强调掌握武装的重要性,苏联红军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班,目的是为中国革命提供军事斗争的干部,聂荣臻作为第一批学员被编入了这个班,和他一个班的同学有:叶挺、熊雄、范易、颜昌颐等人。

在中国班学习了3个月后,国内就爆发了著名的五卅运动,革命大有席卷全国之势,考虑到此,聂荣臻、叶挺等人被安排在7月底回国。

1925年9月中旬,聂荣臻到达黄埔军校,他的职位为政治部秘书,职责是协助政治部主任和副主任领导政治部下的组织科和宣传科。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哪里(聂荣臻元帅晚年回忆)(2)

周恩来不久前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但是由于那时国民革命军正在准备第二次东征,他已经离开了黄埔政治部,去了第一军担任政治部主任兼一师党代表。接替他政治部主任职位的是邵力子鲁易是政治部副主任。

那段时间,他们除了本职工作外,最重要的就是在黄埔军官生中进行宣传和引导,扩大党的影响力。由于政治部负责安排学校的政治教育课程,又有恽代英、萧楚女、高语罕等颇受欢迎的政治教官,他们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在黄埔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不过,自然有人是不喜欢这样的,这个人就是蒋介石校长,在蒋校长看来,这些搞政治工作的人,就是来挖他的墙角的,他怎么能喜欢。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哪里(聂荣臻元帅晚年回忆)(3)

据聂荣臻元帅回忆,那时候的蒋介石偶尔回去军官食堂坐坐,表示一下对学生的关心,但不会待多久他就走了。当时的蒋介石缺乏政治资本,而黄埔是他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牌。他收拢人心的手段很“朴素”,主要就是撒钱,“你缺钱花就去找他,他就给你开支票,谁要都给,钱要得越多他就越信任你”。

中山舰事件疑云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产物,是国共和苏联三方携手一起成立的,这导致它自成立之初,就孕育着一些无法被消解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人事上的,也是思想上的。

1926年3月20日,著名的“三·二〇事件”,也就是“中山舰事件”终于爆发了,这是上述矛盾长期积累下的一次必将到来的爆发。

先说中山舰事件的历史背景:随着孙文先生的逝世和廖仲恺的遇刺,国民党内部的左右分化日趋严重,其中左派的代表为汪精卫,右派的代表为西山派。前者坚决支持“联俄联共”的政策,后者则反对容共。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哪里(聂荣臻元帅晚年回忆)(4)

当时蒋介石和苏联顾问季山嘉因政见主张不同而关系恶化,季山嘉开始联合汪精卫一起,打算推翻这位握有军队实权的蒋介石。

此时的蒋介石忌惮于苏联和日本的力量,表面上声称支持汪精卫,支持联俄联共,反对西山派,但他的内心显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6年3月18日,李之龙奉欧阳钟之命将中山舰和宝璧舰开到了黄埔,去救援一艘遭到攻击的船,然而他们到达黄埔后,向邓演达请示作战任务,邓演达却说未曾下达调动命令。

一天后,由于苏联使团想参观中山舰,李之龙便给蒋介石打电话,希望把中山舰开回广州,蒋(此时在广州)对此表示了不满:“我没有要你开去(黄埔)。你要开回来,就开回来好了,何必问我。”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哪里(聂荣臻元帅晚年回忆)(5)

3月20日,蒋介石下令广州全城戒严,“防止兵变”,并下令欧阳格(欧阳钟的叔叔)等人占领中山舰,逮捕李之龙。当时周恩来也被软禁到了造币厂。

此次事件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蒋介石在随后继续宣称自己支持联俄联共政策,他的行动只是针对个别人,他同时也在继续反对西山派。但是,从后来的一系列事件来看,中山舰事件并没有就此平息,它实际上是影响国共合作的第一个重大事件。

对事件的三种推测

关于中山舰事件的真实情况,目前共有三种推测,第一是蒋故意调动中山舰,然后又矢口否认,伪造中山舰私自调动的情况,以完成其打击共产党的目的。

第二种,西山会议派和孙文学会联合起来,向李之龙假传命令,离间国共。

第三种,李之龙和他背后的人确实要叛乱,他们计划用中山舰把蒋介石绑架到海参崴去。这种说法当然是国民党那边的人所持有的。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哪里(聂荣臻元帅晚年回忆)(6)

中山舰事件后,陈延年、周恩来、黄锦辉等人都认为蒋介石的反动面目已现,应该将他搞掉,聂荣臻也同意这种做法,他晚年在回忆录中仍坚持认为,当时搞掉蒋介石是很有可能的。

首先,蒋介石只有一个第一军,剩下的第二军到第六军的谭延闿、李济深、程潜等人根本就不服他。并且,我们在这些军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比如当时第二军的党代表是李富春,第三军的是留苏学生朱克靖,第四军的党代表是张善铭,第六军的是林伯渠,这些都是我们的人。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哪里(聂荣臻元帅晚年回忆)(7)

就算在第一军中,我们也有很大的力量,当时第一军有两个团长是我们的人,营以下的人也有很多。第一军是以黄埔教导团为底子组建起来的,叶剑英曾任该团团长,且我们在黄埔生一向有较大影响。在聂荣臻看来,蒋虽有第一军军长之名,但他的力量实际是很有限的。

那为什么最后没有下定决心搞掉蒋呢?聂荣臻说:“由于我们事前毫无思想准备,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被迫妥协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