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代民俗文学作者 邵林,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每到端午,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飘溢着粽子清香。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那么,端午节除了粽子还能吃什么?一起来看看这些你不知道的粽子冷知识吧!

端午节吃粽子应该什么时候吃(粽子节的正确打开方式)(1)

1、端午除了吃粽子还吃啥?

除了粽子,端午节可吃的东西还是不少的。一般在煮粽子的时候,会在锅里一起煮些诸如鸡蛋鸭蛋的蛋类来吃。《燕京岁时记》记载的端午时候可以送亲友的礼物有:“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五毒饼也叫五毒饽饽,不过是在饼状糕点上面画了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的“五毒”形象。吃掉这些饼象征吃掉五毒,以示不怕蛇虫鼠蚁之类。这种饼在过去时候,“馈送亲友,称为上品”(《京都风俗志》)。

此外,还有喝酒的习俗,白娘子端午误饮雄黄酒人尽皆知。有些地区不用雄黄酒而用菖蒲泡酒喝,大同小异而已。

3、粽子甜咸之争:粽子起源是甜是咸,甜咸口味的来历?

粽子古代叫做角黍,起初不过是白水煮米,哪有什么口味之争。到了晋代,粽子作为端午节食物被确定下来。《晋书》曰:“广州刺史卢循,遣使遗刘裕益智粽子”。《交州记》说:“益智……子肉白滑,四破去之,蜜煮为粽”。即使不粘糖,但是益智仁是蜜渍过的,绝对是甜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杂粽”,被称为“南土所珍”。所谓杂粽,就是包粽子用的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之类的东西。古代没有冰箱,除了鲜肉,就只能用盐渍肉来保存。所以掺杂肉类的粽子,大概是咸粽子的雏形——因为肉是咸的。此后社会越发展,粽子的口味越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的口味。真的争论粽子起源是甜是咸,为免太过较真。

4、粽子,都可以用什么叶子包?

最早的粽子叫做角黍,是用菰叶(茭白叶)把黍米裹成牛角形状的。黍米就是现在的黄米。另一种做法是用竹筒的,类似于现在的竹筒饭。《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楚人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又云,“角黍,菰叶裹黏米为之,楚俗投汨罗水祠屈原。”汉代时候,有记载“粽,芦叶裹米也。” 《广东新语》记载,粽子“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叶”。

现在的话,南方主要用箸叶和箬叶,北方用芦苇叶。除此之外,玉米叶也是很好的材料。

端午节吃粽子应该什么时候吃(粽子节的正确打开方式)(2)

5、如何分辨“返青粽叶”?

分辨“返青粽叶”,主要有三个步骤。一看:原色粽叶的颜色发暗发黄,“返青粽叶”则呈均匀的青绿色,且表面鲜 亮。二煮:原色粽叶水煮后,会呈现淡黄色,而“返青粽叶”和“返青粽子”加热后,煮出的水会呈淡淡绿色。三闻:由原色粽叶包制的粽子煮熟后散发出粽叶清 香,“返青粽子”煮熟后非但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6、世界各国的粽子习俗

日本人的粽子是用粉碎的米粉做成,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缅甸人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与节日无关。

越南人在端午节多吃方形咸粽,也有用糯米粉捏成粉团的甜粽。

新加坡人食用花汁粽子,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

马来西亚有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还有豆沙和椰蓉等粽子。

印度尼西亚人的粽子是用粳米做的,馅料也很讲究。

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是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以甜味为主,有蒸、烤两种吃法。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

在墨西哥,粽子叫做达玛尔,所用的原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馅,用玉米或香蕉的叶子包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