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1)

赵本山的巅峰之作大多都出自编剧何庆魁,所以有人认为何庆魁才是中国真正的小品王。但大众更愿意津津乐道何庆魁和高秀敏的“婚外情”,他们一起生活多年,却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高秀敏曾公开地说,她和何庆魁是先有了感情,后来才离开了各自的家庭,是互为第三者。何庆魁和发妻张艳茹没有离婚,只是与高秀敏同居。2004年也因为高秀敏,何庆魁与赵本山分道扬镳,结束了赵本山、高秀敏、范伟春晚铁三角的小品时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2005年高秀敏突然过世,悲痛万分的何庆魁选择回到发妻身边休养生息。张艳茹也再次接纳他。到底是什么样秘密让三个人能相安无事地生活呢?何庆魁,从一个渔民到获奖无数的国家一级编剧,离不开这两个女人的倾力支持。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那些被尘封已久的往事。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2)

何庆魁1948年出生于吉林扶余县四马架乡,就在松花江边上。农村的男孩子都要会干活,何庆魁手无缚鸡之力,他身子单薄,干活还不如妇女。他不是懒、怕累,是真的没劲。父亲看他这个样子,就托人把他送到村里的剧团。何庆魁干农活时焉儿焉儿的,到了剧团生龙活虎。二人转、吹唢呐,什么都是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何庆魁从小就爱说段子逗人笑,一铺热炕、用数不清的段子把漫长的冬季给熬过。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何庆魁开始为剧团写段子写节目,跟着村里的剧团四处演出。他也在一次演出时认识了小他11岁的高秀敏。那时的高秀敏是一名二人转演员。演出后两人就相忘于江湖。何庆魁继续做他的渔民,不打渔时就窝在炕上写稿子。他前半生的艺术成就,也就止步于此了,再没啥大动静。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3)

虽然何庆魁在村民口中“不务正业”,知青张艳茹却偏偏看上了他身上的这种才情。她认为何庆魁就是生错了地方,如果他是城里人,才不会因为不会打渔被人看不上呢,人们会很佩服他的才情。张艳茹毫不犹豫地嫁给何庆魁。婚后生下了两儿一女,全家都靠张艳茹种地勉强支撑。1986年知青返乡政策下来了,张艳茹就带着一家人回到了县城。全家的生计都靠张艳茹卖菜的一点微薄收入,日子真可称得上是家徒四壁。这让何庆魁很内疚,眼见妻子孩子被自己拖累,过着最底层的生活,他已经40岁了,写了20年稿子仍是一事无成。有一次他悲从中来突然哭了。张艳茹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慌张地问怎么了?何庆魁说:我没用,我对不起你,让你过这种苦日子!张艳茹安慰道,我还以为啥事呢。你只管专心写作,家里一切有我顶着。何庆魁非常感动,觉得自己真是娶了位贤妻。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4)

也就在这时,何庆魁再次遇到高秀敏。这个改变他人生的女人。1989年何庆魁把《谁娶谁》的稿子送到县剧团,没人认真看这个无名小卒的稿子,随便就把他打发了。何庆魁心灰意冷地回到菜市场继续卖菜。就在这时有人喊了他声“大哥”,他以为是要买菜的,那人继续说道,我是高秀敏,你不记得我了吗?经她这么一说,何庆魁才想起来。何庆魁彼时仍是一个卖鱼卖菜的小贩儿,而高秀敏已经是国家二级演员,而且是县剧团副团长。高秀敏看到何大哥生活窘迫,心有不忍问,我们剧团给写稿子的人一个节目200块的酬劳。你来给我们写节目吧。何庆魁说给你们剧团投过稿,没人看得上。高秀敏说那你把稿子给我看一下吧。

后来何庆魁把稿子送到高秀敏手里。高秀敏很喜欢这个作品,她力排众议,用这个稿子排演了小品,而且还拿下了吉林省文艺汇演一等奖。一炮而红的开局让何庆魁第一次看到希望。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5)

第二年吉林东辽县文化局聘请何庆魁做编剧。何庆魁这个落魄的农民,终于吃上公粮了。1992年何庆魁创作了小品剧本《包袱》,高秀敏用它参赛再次一举夺冠。何庆魁高秀敏此后又接连拿下数个文艺奖项。1992年高秀敏与何庆魁先后辞职,自己出来单干。一个编剧,一个演员,一个写,一个演,珠联璧合,两人在朝朝暮暮的创作中,贡献了彼此最灿烂的才华和热情,感情也迅速升温。很快他们察觉谁也离不开谁。那时他们双方都是有家庭的。高秀敏直接和丈夫离婚,然后她就等着何庆魁离婚。何庆魁有些为难,他心里知道发妻张艳茹有恩于自己。不过他面对高秀敏的深情,还是向发妻提出了离婚。张艳茹悲愤交加坚决不同意。孩子们也坚决地站在母亲这一边,认为父亲背信弃义。那之后何庆魁也就不再提离婚,只是离家和高秀敏搬到了一起生活。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6)

何庆魁“抛妻弃子”的行为让他在老家备受指责,他也就没脸回老家了,但他一直往家里寄钱。第二年春天,何庆魁带着高秀敏回家看孩子和张艳茹。这次返乡的何庆魁,容光焕发,整个人年轻了10岁。高秀敏也是手上大包小包的礼品。初一见面,全部人一场大型尴尬,都不知道应该用一种什么态度来面对这场“家庭聚会”。何庆魁跟孩子们说: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妈,她跟着我的这些年尽受苦了,可我跟你们的妈,只会把日子越过越穷。我跟你们秀敏姨才能把日子过火。

何庆魁在外屋跟孩子谈心,高秀敏到里屋跟张艳茹说话。别看高秀敏在外面咋咋乎乎,但是她在张艳茹面前恭恭敬敬,说话低眉顺眼,但她也捅破了窗户纸直接说:大姐,你就让大哥给我写本子吧,我们都能红。我们生活好了,你跟孩子们的生活也会好的。我向你保证,我们绝对不会不管你和孩子的。张艳茹本来是想给高秀敏点颜色看看的,但是却渐渐地被她说动了。她再一看何庆魁现在的精神面貌跟在老家时判若两人。他们生活了这么多年,她很容易从丈夫的眉宇间看到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临走高秀敏还硬塞给孩子几万块钱。后来高秀敏时常跟着何庆魁来看张艳茹,每次都是给钱给礼物。时间一长,张艳茹也就看开了,何庆魁的心是拴不住的,只要他心里有这个家就行了!高秀敏也不忍再“赶尽杀绝”,这个善良的女人现在就只剩下“妻子”名份了,所以高秀敏不再要求何庆魁离婚。那以后他们便再也没提过离婚的事,三人的畸形关系,就这样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中。两个女人在心里默默达成了默契,一个守着家,一个守着他。张艳茹成了有名无份的妻子,高秀敏成了有份无名的爱人。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7)

后来张艳茹去了广州大儿子家照顾孙子,何庆魁也就跟着高秀敏东奔西走演出挣钱。在公众面前何庆魁和高秀敏出双入对,他们也互称丈夫妻子。高秀敏的女儿李萱也跟着他们生活,何庆魁待她如闺女。李萱知道自己妈妈脾气大,不好相处,每当高秀敏和何庆魁吵架。李萱都会走过去偷偷跟何庆魁说: 你别跟我妈一样的。意思是你别跟我妈计较。人家的女儿都这么说了,何庆魁更不好意思跟高秀敏吵了,更让着她。

何庆魁和高秀敏确实在事业上成就了彼此。成名这件事就是这么奇怪,一开始完全看不到天,一旦有了展示的机会,往往就是一飞冲天。1994年何庆魁创作的小品《密码》,第一次走进了春晚。在央视这个平台上,他们结识了小品王赵本山。何庆魁和赵本山一见如故,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他们都来自东北农村,在农村都属于“不务正业”,不会干农活喜欢文艺。正因为彼此的经历太多的相似,所以他们的喜剧“细菌”,对方很容易get到。他们在一起也很容易碰撞出东北人特有的语言包袱。用他们的话说,他们的素材都是东北土地里长出来的。何庆魁开始为赵本山写小品段子。1997年他写了小品《红高粱模特队》。1998年他写了小品《拜年》。 1999年他写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创作了“白云黑土”系列。 2000年他又写了小品《钟点工》。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8)

但是这些小品除了《拜年》,跟高秀敏的关系都不大,直到2001年何庆魁创作的小品《卖拐》,高秀敏才再次出演。她以为何庆魁会给自己多写几句台词,让自己在春晚的舞台上多灿烂一会儿,后来一看本子,自己的台词没几句,就有点失望。何庆魁解释道:赵本山和范伟才是主角,戏就应该在他们身上。你的台词虽然没以前多,但份量比以前重,艺术性也比以前强。何庆魁的判断是正确的。2001年春晚小品《卖拐》轰动全国,荣获一等奖。20年过去了,许多人仍会想起那些经典台词“没事走两步”、“要啥自行车啊”。许多观众对高秀敏说,之前她虽然演了很多角色,但是印象不深,在小品《卖拐》她的戏份很少,但她的表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好。从此也开启了赵本山范伟高秀敏“铁三角”的时代。

同在2001年,高秀敏在电视剧《刘老根》中饰演丁香。高秀敏用她本色的演技,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东北大妈”的形象。2002年铁三角再次推出春晚小品《卖车》,同样好评如潮。小品《卖拐》《卖车》《心病》《送水工》等分别获 2001年、 2002年、 2003年、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一等奖。至此何庆魁的人生彻底逆转!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9)

但是2004年合作《送水工》之后,他们与赵本山分道扬镳。当年春晚彩排期间,高秀敏为了给姐妹救场,耽误了节目的排练,节目审查时漏洞百出,这让赵本山大为恼火,两人由争吵升级到矛盾,高秀敏愤然离开,何庆魁也跟着离开。2005年赵本山和范伟上演“忽悠”系列的第3部《功夫》,编剧已经不是何庆魁。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10)

2005年8月8日,何庆魁长子何树春因车祸身亡,何庆魁悲痛万分。10天之后,高秀敏又突发心脏病,走得更加突然,年仅46岁。何庆魁整个人就废了,形容天突然塌了两次。出殡那天,何庆魁是被朋友架着进了灵堂。他对着遗体高喊了两声“秀敏秀敏”。张艳茹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伤心。十几年的纠缠让三个人有了亲人般微妙的关系。高秀敏去世非常突然,没有立下遗嘱。她留下多套房产。何庆魁明确表示:高秀敏的钱我不会要,那些钱留给她的女儿李萱。李萱曾在电视连续剧《圣水湖畔》中扮演高秀敏的女儿韩二芹。她继承了老妈未完成的事业,在高秀敏逝世后便去北京发展。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11)

彼时的何庆魁,一连失去了两位至亲,50多岁的他承受不住打击,情绪崩溃。张艳茹不忍心看到何庆魁失魂落魄的模样,主动接他回家。失去了高秀敏这个“红颜知己”,何庆魁终于能安心回归家庭,他又回到妻子身边休养生息,那是他当时最需要的。可能张艳茹这辈子注定就是要面临一个颓废的何庆魁。何庆魁说秀敏走了,就像一棵大树从我心里连根拔掉。我现在心里连棵小草都栽不活了,就想安安稳稳、消消停停地过日子吧!这时的张艳茹又再次成为守护他的人。丈夫中途走丢,后又回归,与自己安享晚年含饴弄孙。高秀敏走后,何庆魁的创作明显减少,由他一手打造起来的铁三角组合就此谢幕。后来何庆魁与赵本山又握手言和,2010年他再次参与春晚小品《捐助》的创作。不过他的巅峰时期随着高秀敏的离开而离开,随之赵本山的小品时代也落幕。

最终何庆魁还是去了高秀敏的身边(20年前卖拐又卖车)(12)

时光匆匆,10年之后张艳茹因为心脏问题,在何庆魁的怀中合上了双眼。她终究是他墓碑上的正妻。不知道这样的人生,对张艳茹来说算是圆满吗?现在何庆魁已经74岁,曾经松花江上的那位打鱼人,历经人生的起起伏伏后,也走到了迟暮之年。每每谈起高秀敏和张艳茹,眼中仍然难掩凄凉。高秀敏是他的伯乐,将他从泥沼中救出,待他功成名就之际,自己却匆匆离去。如果没有重逢高秀敏,也许他还窝在东北那片松花江旁。他从心里感谢高秀敏。只是同居14年,直到离世,他也没能给她一个名分。何庆魁说他愧对高秀敏,让她到死都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张艳茹这么“通情达理”,他不忍太绝情。对于高秀敏他付出过最真挚的情感,而对于张艳茹他也有着深深的眷恋。

如今世间最爱他的两个女人都离开了。何庆魁这一生是幸运的。两个女人都肯成全他,不愿难为他。三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相安无事地过完这一生。

这里是有耳工作室,我们下个故事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