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尼古拉斯·小七”发来一张原矿朱泥西施壶,他问道,紫砂壶上面有一圈凸起,看上去有些不自然,这是咋个回事?
是不是劣质壶?
大家都知道,紫砂壶有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
全手工壶,一般用时较长,成品率低,泥料好,要在泥凳上细细打磨,做好后内壁里会留下泥凳的木纹。
半手工壶,说的是主体部分(一般为壶身)通过模具机械制作,其它地方如壶嘴和壶把为手工制,这种壶外形漂亮,几乎完美无缺,而且内壁打磨得比较光滑。
全手工壶反复拍打泥片成形后,在外壁要进行削、刮、整的工序,每个工序都极费功夫,而半手工壶工夫主要在内壁上。
其实上图中凸起的那一圈,就可以作为区分全手工壶与半手工壶的一个办法。
资深紫砂壶业内人士许仁涛老师说:但凡是全手工压截盖款式的壶型(关于压截盖,可参考《挑选壶盖有什么讲究》),比如最典型的西施、玉乳、秦权、思亭、梨形壶等都会有这根凸起的线。
全手朱泥思亭壶
因为图中的西施壶是压截盖壶型,全手工制作时必须要上一块线片,由于泥片并非一体,加上泥料收缩大(一般的朱泥23%左右的收缩比例,大红袍收缩比例达30%),接缝处更容易出现一条线;
而半手工制作的壶,整个壶身从模具中出来就是一体的了,所以没有接缝,看起来很光滑,这就是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区别。
当然,并不是说半手工壶就不好。主流的紫砂界并不太强调紫砂的“全手与半手”,要做一把好的半手工壶也绝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而且很多大师壶也是半手工壶。
不过,有一些商家为了赚取更大利润,以半手冒充全手壶,就让很多茶友苦不堪言了。
为避免茶友被某些不良商家坑害,我们再教大家4种鉴别全手工壶与半手工壶的办法。
1、看泥门
什么是泥门?泥门就是紫砂壶烧成后,壶身泥料颗粒分布松紧度的一个名词。
很多人将泥门和目数混为一谈,虽然二者表示的都是紫砂壶的密度,但目数指的是紫砂壶泥料的密度,和技法、造型无关;
而泥门指的是成品壶壶面的松紧度,对鉴别半全手工壶来说,看泥门是重要方法之一。
全手工紫砂壶,是将泥片进行拍打后再将壶的不同部位进行拼接而制成的。这样的壶,因为没有借助模具的固定,而是不停地在转盘上旋转拍打,所以泥门会保持紧致,看起来颗粒密布。
▲泥门紧致、颗粒密布的全手工壶
半手工壶的制作因为需要借助模具,泥片贴在固定的外膜上会往外靠,这样做出的泥虽然平整一些,但是泥门也会相对更加松散。
2、看内壁接头
一般来说,全手工紫砂壶能看到内壁接头的痕迹,而半手工则看不到。
我们分别看下他们的制作方法就明白其中的差异了。
全手工壶壶身制作方法
▲首先将泥料展开成长条泥片,根据所制壶型需要的相关数据,用工具画出所需要的泥片长度、宽度和弧度。
▲再把泥条围成筒状,用木制的拍子打拍成所需要的形状。
▲反复拍打后,壶身成型。
半手工壶壶身制作方法
▲先将泥条拍打出大致的形状
▲然后同样也是围身筒。需要注意的是,半手工因为后续要借助模具,这里要先将壶身外面的接头处理好。
▲只需将壶身拍打出大致的鼓形后,将鼓形泥筒放进石膏外模内,再把左右外模对榫夹紧,然后固定外模。
▲最后就是搪身筒。
▲最后就是搪身筒。和全手工壶从外面拍打不同,半手工壶是从里向外用力。利用手或工具将壶身往外推,从而使泥筒完全贴在模具的内壁上,直到最终成型。
现在就很好理解全手工和半手工内壁接口为什么不同了。
两者都是由泥片围成身筒,外部的泥片接口可以在拍打或者拼接后处理掉。但是,因为围成的身筒有了一定的形状,壶内的接头有的地方会看不到,又难以用工具去完全处理平整,所以后续成型的手法造就了两者的差异。
上面介绍到,全手工壶因为是在外部拍打,几乎不从里向外发力,所以这个接头就会被保存下来。
而半手工壶因为需要从里向外“推墙”,让壶身紧贴模具,所以这个受力的过程会让接头慢慢地消失。
因此,全手工壶能看到内壁接头,而半手工壶则不会有这个接头的痕迹。
3、看身筒线条
人不是机器,所以,全手工的壶身线条难以做到左右完全对称,而半手工壶借助模具成型,所以壶身线条左右是完全一致的。
用这个方法鉴别的时候,肉眼往往难以辨识,最好借助相机等设备,在纯色背景下仔细对比。
4、看壶底接口
纯手工紫砂壶的底和壶壁是分开制作,但紫砂泥却是同一时间调制的,这种时间差造成壶在经过火烧后,会在壶底形成一圈明显的镶嵌痕迹。
如果是模具做出来的紫砂壶,在烧出来之后,后底盖衔接处没有明显的痕迹。
不过现在仿全手的也会仿制这个特征,所以可靠率没那么高,不过,如果发现有这个特征,基本可断定是半手工壶。
总之,如果要区别全手工和半手工的话,是否借助模具成型是比较重要的判定标准。以上这几种鉴别方法,你get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