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

深圳是以“一夜城”闻名于世的,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一页。

然而,今天人们谈起深圳市的历史,大多不是“深圳没有历史”,就是“深圳不过才四十年,之前就是个小渔村”,此类说法实际上不甚公平,鱼蛋也在《深圳从来都不是小渔村》一文也对此进行了批驳。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

诚然,作为一个主流大都市,深圳的历史着实不长,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县级行政区域,深圳的历史则要追溯到接近1700年前的东晋时期。1700年的城市史中,许多信息已经堙没在历史的车轮下。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

东晋咸和六年,宝安县建县

幸好还有古建、史册和地图,将一些历史镌刻上。尤其是一些地图,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我们在哪里,如何到达那里”,它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把历代的地图放在一起,就是这座城市的成长史。

自明朝以来,关于深圳的地图不少。有中国人绘制的,也有外国人绘制的。有民用的,也有军用的。

而从这些老地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深圳,自古就是一个军事重镇!


(点击查看大图)

《万里海防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4)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5)

时间:明嘉靖年间(1530-1560)

说明:本图为明嘉靖年间绘制,所展现的重点是沿海的山川、岛屿、府州县及卫所分布形势,对关隘、港口也有所涉及,并对一些地段的军事设置进行了点评,显示出了明显的军事地图的性质。

本图图式上为海洋,下为陆地,不考虑实际方位,从右向左展开。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鹏守御千户所、东莞守御千户所等军事设施。

《筹海图编》(局部)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6)

时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说明:《筹海图编》共13卷,系胡宗宪总督浙江军务时,为防御倭寇,聘请郑若曾等人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事地形图。

《新安县志》(康熙版)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7)

时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说明:目前文史学界已发现的与深圳有关的地方志,共有19部,绝大部分已经失传,现存完整的仅有两种:康熙二十七年和嘉庆二十四年重修的《新安县志》。

康熙版《新安县志》由时任新安知县靳文谟主持纂修,该版本县志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共有舆图、天文、地理、职官、宫室、田赋、典礼、兵刑、选举、人物、防省、艺文、杂志等十三卷。县志内“县境之图”上面手写的繁体字地名的墨迹依然清晰。

《皇舆全览分省图·广东舆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8)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9)

时间: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说明:清初国力强盛,中国出现了空前的强大和统一。为了巩固清朝的辽阔疆土,维护国家的统一需要,康熙亲自筹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纬度测量和编制全国地图的宏大工作。

朝鲜《大明一统山河图》(广东)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0)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1)

时间:清康熙六十年(1721)

说明:《大明一统山河图》现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朝鲜王朝时期绘制的一幅中国地图。虽然地图编制时已是清王朝,但编者仍沿用“大明”国号。

《广东通省水道全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2)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3)

时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说明:这幅图重在描绘广东省的河流水系,也表现了府县、村落及沿海的军事布防。在此图,我们可以详细地看到新安县的多个地名。

《新安县志》(嘉庆版)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4)

时间: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说明:嘉庆版《新安县志》由舒懋官、王崇熙所修,全志分训典、沿革志、舆图志、山水志、职官志、武官志、建制志、经政志、海防志、防省志、艺文志和杂志等志二十三卷。

《新安县全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5)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6)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7)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8)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19)

时间:同治五年(1866)

说明:《新安县全图》记录了850多个地名的,应当说是足够“全”的,它包括了新安县海陆全境和东莞、归善县(惠阳县)的一部分,在图的南端是已经涂上“日不落”红色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端的尖沙嘴,这些地方是《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从新安县割走的地方。地图上用中英文标注了大量的地名,可见它上给中、英两种人使用的地图。此图还出版了等高线的自然地理版本。

《七省沿海全图》(局部)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0)

时间:清同治五年(1866)

说明:此书原长卷,按图原为东台周北堂所画,为文人邵廷烈所得。作者没有按照上北下南的方向及经纬度绘制,也没有标注比例尺,而是运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绘制方法,将中国东部的海疆按其大概方向辗转蜿蜒绘于狭长的手卷上。

《广东图说·广州府新安县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1)

时间:同治九年(1870)说明:本书府有总图,县有分图。县图说分述县内地理道路、泉石、盐田、水系、名胜及文武官吏建制,所属都图堡甲村名、方位四至、驻兵和塘铺编制等。

《广东全省水陆舆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2)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3)

时间:康熙三十二年(1887)

说明:《广东全省水陆舆图》全图主要描绘了清代光绪年间广东全省的河流分布、行政区画,以不同颜色区别不同府、州、厅的行政区域。

《广东舆地全图·广州府新安县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4)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5)

时间:光绪二十三年(1897)说明:清末为编制《清会典图》时绘制,使用近代测绘技术制成。

《大清帝国全图·广东省》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6)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7)

时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说明:《大清帝国全图》,虽经过了近百年的流传,泛黄的纸页上所印的图版色彩依旧是清晰可辨。在制图和印刷上,《大清帝国全图》是中国早期引进西方测绘技术及采用铜版彩色精印技术后的产物,也是中国最早公开发行的彩印版本的地图。在广东省图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香港、澳门被列强侵占的印记。

《新安县城》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8)

时间:民国二年(1913)

说明:本图系民国广东省政府所绘制的广东省地图中的一幅,比例尺为1:25000。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旧时的宝安一带的地形地貌。

《中华民国分省图·广东省》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29)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0)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1)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2)

时间:民国

日军军事地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3)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4)

时间:民国十九年(1930)

说明:图中有“军事秘密”、“部外秘”、“昭和”等字样,图内标注的地形、地貌十分详细,各县、村庄、道路一览无遗。其中还有很多已经淹没在几大水库里的村名。这些地图是日本侵华的重要佐证。

《广东省宝安县图》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5)

时间:民国三十年(1941)

说明:此图系民国宝安县政府所编,图中不仅有各行政区的大致范围,还有人口统计等重要信息。

《南中国地图》(局部)

深圳以前的地图(这些深圳老地图)(36)

时间:50年代

说明:此地图系美军于50年代根据40年代的资料所绘制的中国地图。此系列地图最小行政单位为村。

在原图中,宝安县分别位于两幅副图中,鱼蛋已将图片进行拼接,并圈出了宝安县的轮廓。因编撰者不熟悉本地情况,故有不少地名讹误。


从明朝到新中国成立前,上百张地图都镌刻了新安、宝安的地名。尤其是《新安县全图》《广东舆地图说》《广东省宝安县图》,以及日军美军绘制的民国时期的宝安县地图,更是留下许多湮没在历史里面的地名。

(想了解更多关于深圳的历史和往事可以关注我们的土生土长深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