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三国知名度最高的谋士,可谓是智慧与帅气并存。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二十七岁之前隐居于南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每天的安排很简单,除了读书吃饭,就是在地里干农活,交际圈也很窄,只有崔州平、徐庶等几个好友,偶尔小酌几杯。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乱世风云再起,尽管诸葛亮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但凡有才之士,都有远大志向,不想一生默默无闻,追随值得信任之人,干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不为名也不为利,只希望才华不被埋没,诸葛亮亦是如此。

诸葛亮写给孩子的六句话(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1)

经过多年沉淀,诸葛亮满腹韬略,只等着心目中的主公出现。上天没有让他等太久,求贤若渴的刘备,带着诚挚之心三顾茅庐,力邀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答应了,从此竭尽全力辅佐刘备,无论前方道路多么坎坷,从未想过放弃,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用他那近乎于妖的才智,多次化险为夷。

刘备曾做错过多次选择,但把赌注押在诸葛亮身上,是他最成功的一次决定,刘备也感叹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出手不凡,在他的帮助下,刘备逐渐站稳脚跟,从当初的一无所有,慢慢积攒丰厚家底,地盘也越来越大,先是拿下荆州,而后得到川蜀,枭雄曹操不敢小看他。

稳扎稳打,是诸葛亮做事的风格,从来不做无把握之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阶梯,为主公刘备铺垫帝王之路。有人认为,诸葛亮太过谨慎,不够果断霸气,甚至痛批诸葛亮谨小慎微,如果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建议,分分钟灭掉曹魏,一统三国不在话下,其实这是对诸葛亮极大的误解,具体原因不再赘述。

诸葛亮写给孩子的六句话(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2)

诸葛亮的头衔很多,不仅是千古名相,还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发明家,另外他文学功底深厚,《隆中对》、《出师表》皆家喻户晓,不可多得的名作。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名垂青史,受到世人崇拜和敬仰,名气远在同时代的司马懿、贾诩、郭嘉等谋士之上,不是算无遗策的才能,而是无可挑剔的品格。

自从跟着刘备创业,诸葛亮从早忙到晚,跟妻子黄月英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直至他四十六岁那年,才生下儿子诸葛瞻。客观来说,诸葛亮对得起刘备,也对得起蜀汉百姓,唯独有愧于妻儿,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贡献给朝廷,缺少对妻儿的陪伴,缺少对儿子悉心教育。诸葛亮去世前,留给儿子一封家书,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字字珠玑,读后发人深省。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文章写于公元234年,当时诸葛瞻年仅8岁,距离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只有几个月。或许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以后再也没机会教导儿子,担心他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故作此文。《诫子书》共有86个字,可谓是一字千金,充满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诸葛亮写给孩子的六句话(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3)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身为人父,诸葛亮非常疼爱儿子诸葛瞻,告诉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道理,希望他做到淡泊明志,无论做事还是读书,都要保持专一的心态,切勿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若想有所成就,必须专心学习,戒骄戒躁,方能学业有成,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作为一代名相,诸葛亮无愧于蜀汉,也无愧于内心。他一生鞠躬尽瘁,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智慧,不管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还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振聋发聩,值得世人用心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