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中国电影的丰收之年。
这一年,有三部重磅级的电影和我们观众见面,它们分别是周星驰的《功夫》,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
其中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以3000万的制作成本,拿到了1.26亿的票房,堪称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还获得了无数奖项提名。
而《天下无贼》的成绩还不止于此。
这部电影集齐了七位影帝,两位影后,其中包括刘德华、葛优、刘若英、李冰冰、范伟、张涵予等一众大牌明星,也将王宝强这样的初出茅庐的新人彻底捧红。
没想到的是,17年后,这部电影里的三位主演居然还能同台。
11月中旬,由杨枫执导,张涵予、范伟、魏晨、周也、俞灏明、森博之主演的抗战电影《铁道英雄》在青岛进行路演。
路演现场不仅有主演张涵予、范伟,刘德华也来了,还在现场演唱了电影的片尾曲《又谈起心爱的土琵琶》。
三人时隔17年后再同台,绝对是一场“梦幻联动”,真的令人大破防,张涵予更是在现场感慨:
“有一种穿越的感觉,特别有缘分。”
而这部连接三位影帝缘分的电影,就是本文要聊的《铁道英雄》。
电影于11月19日正式上映,首周末票房就破6000万,猫眼评分9.0,豆瓣上的短评里,3星4星的占比超过70%。
从阵容上看,电影集齐了2位影帝,可谓相当强大。
一位是最被低估的影帝范伟,这几年他在拼盘电影里露面不少,每一次出场,都刷新我们对他演技的认识。
一位是影视界硬汉代表张涵予,虽然都是硬汉,但是张涵予的每一个硬汉都有自己的记忆点,这次在《铁道英雄》里的老洪也是一样。
电影脱胎于现代作家刘知侠的小说《铁道游击队》,聚焦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鲁南地区,一支由我党领导的游击队在临枣支线、津浦干线上与日伪军周旋、斗争的英雄事迹。
影片中张涵予饰演的核心人物老洪和范伟饰演的老王就是以洪振海和王志胜两位铁道英雄为原型,他们身上的关键词是“小人物,大英雄”。
因为故事本身的传奇性和重要性,关于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多次被影视化,既有大银幕的电影,也有小荧屏的剧集。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电影还能怎么拍?
事实上,这个疑问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影片开场的2分钟,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影片一开场,是一场惊险的暗夜刺杀行动。
用雪夜来渲染氛围,灰暗的冷色调给这场行动定下了基调——冷峻。
紧接着,镜头在日本密使的声色犬马和屋顶上顶着风雪奔跑的三人小队之间切换,然后随着灯灭,门开,小钢刀直入,手起刀落,敌寇的惨叫。
最后画面定格在被血染红的纸条上,纸条上写着:
杀倭灭寇。
这段开场,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通过人物动作的局部镜头,配合剪辑和音效,紧张感拉满,抗战电影竟然还看出了“武侠片”的感觉。
而这种新鲜的观感,落到实处就是影片的氛围感,同时也是《铁道英雄》的亮点之一。
从开场这几分钟就能看出,电影通过独有的影像风格在氛围感的营造上下足了功夫,并且这个氛围感贯穿全片。
比如以老洪为首的小队在铁路沿线扒火车的部分,动作一气呵成,在风雪的渲染下,他们身着白色披风的样子颇有美式西部片的感觉。
再比如,电影里铁道小队在经过第一次沉重打击之后,几人在废弃火车厢里,对着窗上哈出来的党徽宣誓。
除了热血激昂之外,还有的是感动。
此外导演特地给到了火车大量的特写镜头,在一般的战争片之外,《铁道英雄》在艺术表达上也有了创新。
当然,既然这个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除了艺术感的表达,真实也很重要。
电影在场景布置和道具细节上都完全参考史料进行还原,火车站的置景,老火车内部的构造,还有老王手上的煤油灯,喝水的杯子,都几乎一比一还原。
甚至就连影片开头的黑白历史影像资料,都是导演花钱从国外买来并花了大力气做了8mm胶片修复的。
不仅在场景道具上力求真实,片中的台词里也隐藏着大量信息,且都和真实历史相契合。
比如火车锅炉工石头的故事,在和老王的几次交谈中,他的身世背景也基本出来了。
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附近煤矿的工人,父亲死于一次矿难,哥哥还在矿下工作,而他自己长期在火车上,一车车的往外运煤炭。
这个角色除了配合老王贡献全片最大的泪点,他身上的故事也和真实历史相契合。
1938年,枣庄沦陷,因为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枣庄成为日军驻扎的重地,他们征召了很多当地人下矿挖煤,并通过临城作为枢纽向其他地区的日军输送煤炭。
原来,即使是电影里的小人物,他的故事也都和历史走向是一致的。
最后来聊聊电影里的人。
电影里的主要人物都是有与之相对应的原型人物,但是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铁道英雄》也很值得说道说道。
首先是处于明面上的“英雄”,毫无疑问是张涵予饰演的老洪。
他是铁道小队的核心人物,策划行动,胆大心细,穿铁轨、扒火车,截取武器和物资,他既有胆识也有智慧,事交给他办,就让人很是放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隐于暗处的老王,他以车站掌柜“好友”的身份呆在调度室,通过提供精准情报来支持老洪的每一次行动上。
他一边做着“汉奸”的工作,为日军充当翻译,和日军掌柜的交往甚密,但同时他也对同胞工友有着极大的同情和爱护。
这样一个矛盾隐忍的人物,一直到影片中后段才完全揭开真实身份,同时也意味着他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当然,这两个人物之所以这么有血有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撑起整部电影的还是影片的两位主演,张涵予和范伟用演技让这个我们熟悉的故事有了新的记忆点。
张涵予这次的角色虽然也是个硬汉,他在采访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这个电影不能软啊,必须得硬。”
所以他从一开始的暗夜刺杀,到之后的扒火车,和敌人交战,以及最后的火车上的终极对决,他的所有表现都突出一个字“硬”。
就拿最后一场车厢内的高潮戏来说,他从打破车厢玻璃到用改装过的枪支和敌人交战,没有一丝犹豫,他代表的就是绝对正义。
可尽管都是“硬”,但他在细节的处理上又有不同。
他表面上看着冷静克制,但是在看到自己的工友和战友牺牲时,他也会展现出人性颤动的一面。
他在雪地里紧紧抓住战友想要刺出的小刀,甚至于最后自己手里也流了血。
还有当范伟饰演的老王身份揭开之后,他在火车上和老王最后的交谈,两人在完成了这次任务之后,终于可以卸下伪装,以老友的身份一起并肩抽一支烟。
而范伟饰演的老王更是有着多个高光时刻,我敢断言,此片一出,我们又欠范伟一个影帝。
老王的英雄不像老洪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他长着一张不英雄的脸,但做的是非常英雄的事情。
比如他长期隐于敌前的隐忍,他用自己有迷惑性的笑容和各种人物打哈哈,随时都能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花生,手上永远拎着一瓶酒,见人就说“哈点?”
这里多说一句,为了更加契合人物的特质,范伟专门找到枣庄当地人,把所有的台词都录了一遍,每天练习,电影里他也是说枣庄话最多的演员。
影片中范伟饰演的老王示于人前的表情大多是笑盈盈的,直到他发现自己被怀疑,为了铁道小队之后能完成任务,他在明知自己身份已经暴露的情况下,还是冒险将情报送了出去。
他在工厂门口往汉奸头头的车上丢了一枚手榴弹,从拔梢的近景特写,到引爆后那嘴角的微微一笑,短短的几秒钟,不仅贡献了全片最高帅的场面,也将老王骨血中的民族大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最让范伟老师印象深刻的“父子线”,就是老王和石头之间的对手戏,必须得说,范伟和石头之间的每一场戏,都可以称得上是演技教科书。
他隔着车窗给石头送糖炒栗子,在车上给石头苹果,当做礼物的那把可折叠小刀,还有在车站上最后的对望。
正是因为每一场戏的情绪都恰到好处,两人最后的告别才显得那么的催人泪下。
但是不管电影里对人物有什么样的新解读,有一点始终是明确的,就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
充满鲜血的历史我们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保家卫国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血里的责任,先辈们用牺牲换来我们如今盛世,每一个牺牲都不应该被遗忘。
最后想说,《铁道英雄》作为今年唯一的数字化制作高燃硬核抗战动作商业大片,它值得我们去电影院细细品味。
青石电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