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1)

文/陈令孤

1

2011年底,韩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叫《登陆之日》,导演是姜帝圭。

姜帝圭擅长拍战争片,最有名的是2004年的《太极旗飘扬》,张东健和元彬主演。当时我正上大学,宿舍哥几个围在一台电脑上看,被片中荡气回肠的兄弟情给感染了。看完就出去喝了顿酒。

那时看电影多从网上下资源,几乎每个同学的硬盘中都有这部片子,可谓一出世就成了经典。即使今天,当谈起对韩国电影的印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部。

《登陆之日》的基调和《太极旗飘扬》相似,讲述的也是战争中男人间的情义。姜帝圭再次和张东健合作,再加上有范冰冰出演,尽管没有引进中国上映,在网上也很火。

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正是日本占领朝鲜时期。朝鲜草民金俊植和日本的“官三代”辰雄,竞争参加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资格。金俊植在最后关头冲刺,战胜了辰雄。但由日本人主导的组委会说他犯规了,成绩无效,宣布辰雄夺冠。

围观的群众不干了,冲出来反抗。就像中国要经历八年抗战一样,实力差距太大,还是被镇压下去。金俊植也遭充军。

军营里,金俊植坚持跑步,寻找机会逃脱。但还没来得及逃出来,又在日苏战争中,被苏军俘虏了。一起被俘的还有辰雄,当时是日军的首领。

两人先是进了战俘营,后来被编入苏联军队,参加对德作战。结果又战败了,被德军俘虏。之后又编入德军,被派去防守诺曼底,参加对同盟国军队的作战。

这俩人,就像李克勤的《红日》唱的: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

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2)

日韩两大男神,小田切让与张东健主演

不过,在这期间,他们成了朋友,毕竟都喜欢跑步,有些惺惺相惜。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金俊植受了重伤,临死前,他将自己身上的姓名牌给了辰雄。

因为日本是法西斯战线,盟军见到日本人势必会伤害他,而朝鲜人就可能活命。

《登陆之日》的片名就是这么来的,但根据英文片名My Way,翻译为《我的路》或《我的征程》更合适。

结局是,辰雄用金俊植的名字,果然活了下来。三年后,他又用金俊植的名字参加了奥运会。

命运兜兜转转,经历生死之变后,“金俊植”最终得到了应属于他的荣誉。

影片将战场和运动场相类比,对战争的残酷进行反思,这和《太极旗飘扬》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不过,金俊植周转三国军营的历程,要比《太极旗飘扬》中兄弟相残的故事还要传奇。

更传奇的是,这样的人生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

2

金俊植的原型人物,名叫양경종,英文Yang Kyoungjong,网上翻译过来是“杨景锺”。我从没听过有姓杨的韩国人,还以为翻译错了,后来专门问了韩国朋友,说的确有这个姓,不过很少。

杨景锺出生于1920年,那时日本已经统治朝鲜十年了。18岁的时候,他被征召入伍,编入日本关东军。

1939年,苏联和日本为了争夺蒙古诺门罕地区的地盘,爆发了一场战役,结果日本战败。尽管这场战役持续了4个月,有20多万人参战,但因为历史书上没提,很多人都没听过。

这场战役可是改变“二战”走向的关键一战。

当时日本想征服世界,制定了北进和南进两个策略。被进以陆军为主,进攻苏联,想把势力范围扩展到贝加尔湖一带,最终与盟友德国相连。南进以海军为主,侵占东南亚。

日军高层围绕这两条路,分成两派,争执不下。“诺门罕战役“失败后,日本只好采取南进,偷袭了珍珠港。这一行动把犹豫的美军拉入战场,也让原子弹落到了自己头上,导致最后的失败。

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3)

看似潦倒,杨景锺的眼神里,有股狠劲

杨景锺就参加了“诺门罕战役”,被苏军俘虏。苏军把他关进古拉格集中营进行劳改。“古拉格”听起来像个地名,其实是苏联政府一个机构的名字,专门负责全国的劳改营。

苏联最多的时候有470多个集中营,有1400多万人被监禁在里面。

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写过一本书,叫《古拉格群岛》,讲的就是这个组织的事,长达140万字。之所以称“群岛”,意思是古拉格已经渗透到苏联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

1942年,苏联和德国发生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进攻苏联的势头遭到遏制,双方在乌克兰地区陷入胶着。苏联急需兵力投入战斗,于是就把古拉格的囚犯编入队伍,派到前线。杨景锺就是其中的一员。

1943年,在争夺乌克兰哈尔科夫市的战役中,德军疯狂反攻,消灭了苏联52个红军师,重新占领这个城市。杨景锺在战役中又被德军俘虏。

在德军,有一支兵力叫“东方营”,由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蒙古等东方国家的兵员组成。本来德国以纯种的雅利安人自居,是瞧不起东方民族的,后来进攻苏联失败,才意识到东方人也很能打,于是开始组建东方兵团。

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4)

德军中的东方兵团,基本是被当炮灰的

杨景锺被俘后,就被编入“东方营”,派去驻守诺曼底地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修筑海岸线的防御工事。在高强度的劳动中,体力下降,战斗力不强。1944年6月,盟军登陆成功后,杨景锺被美军的空降部队俘虏。

起初,美军以为他是日本人,把他送到了位于英国的战俘营。在审问中,得知他是朝鲜人,便把他放了。之后,杨景锺去了美国,在那里定居。

3

关于杨景锺的人生经历,只有这么一个大概脉络,没有更为详细的报道。而这点资料还是来自于历史作家史蒂芬·E·安布罗斯的一本书《D日》(D-Day, June 6, 1944:The Climactic Battle of World War II)。

安布罗斯是“二战”研究专家,写过多本畅销书,最为人熟知的是《兄弟连》,被改编成电视剧。

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5)

《兄弟连》,豆瓣评分高达9.5

在写作《D日》时,他采访了很多美国老兵,其中包括前美军空降兵中尉罗伯特·鲍勃·布鲁尔。

正是这个布鲁尔,向他讲述了自己在诺曼底俘虏杨景锺的事。但是之后布鲁尔在一次巡逻中被狙击手所伤,住院归来后,被分到其他部队,就再也不知道杨景锺的下文了。

2002年6月,安布罗斯的书出版后,被一个韩国记者看到,觉得是个有意思的故事,便前去美国调查。他根据书中提供的线索,又查了很多档案资料,最终找到了杨景锺在美国的住处,位于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小镇上。

但是,杨景锺在1992年4月7日就去世了,他的妻子对他的过往所知不多。他的三个孩子(两儿一女),也不清楚自己的父亲还有如此传奇的经历。因为战争结束后,他就隐姓埋名,从来没有向家人说起过自己的往事。

可能他不想再回忆那段残酷的经历,也或者是不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他将自己的历史封锁起来,只是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度过了平静的后半生。

他是怎么看待自己的遭遇的?战后,他为什么不会韩国?都成了未知的谜。

不过,也正是这种模糊的状况,为电影的创作(加戏)提供了条件。姜帝圭以杨景锺的人生历程为框架,在其中填充了很多细节,拍成了影片《登陆之日》。

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6)

在战场上,能跑也是一种生存本领

至于长跑这个技能,却不是姜帝圭的凭空想象,而是综合了另外一个朝鲜人的故事。他叫孙基祯,曾获得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马拉松冠军,成绩还创了世界纪录。

而电影中,辰雄代替金俊植参加的奥运会,是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

4

一个人能平淡地看待人生,要么天生就是安于平淡的人,要么是经历过生死的人。杨景锺无疑属于后者。

而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样的人并不少。

上海电视台的纪实频道,曾经有一档口述历史节目叫《往事》,专门讲述普通人的传奇人生,或悲剧,或壮烈,或荒诞,既有大时代对个人命运的裹挟,也蕴含着个人对人生的选择。

其中有一期《活着就是幸福》,讲的是张国富的故事。他是吉林人,出生于1931年,本是一个放牛娃,15岁时参加了解放军。1947年,在攻打吉林的战斗中,他拿着一个手榴弹,只身一人冲进了敌人的指挥所,俘虏了国民党的一个中将。

因为这事,他立了一等功。

第二年在“辽沈战役”中,他被打晕了,埋在了死人堆里。醒来后,他发现自己竟然离敌人的指挥所很近,于是拿着一个报废的爆破筒摸了进去,控制了敌团长。

这次,他立了特等功。

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7)

阳光帅气的张国富,上了战场却是猛虎

1950年,他和其他77位特级战斗英雄,在北京饭店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到了晚上,他又被通知去参加在毛泽东家举办的宴会。

从一个放牛娃,到主席的座上宾,对张国富来说,人生走上了巅峰。

回去后,他被提拔为军官,当了连长。1951年,他带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一次阻击敌人的战斗中,连队全军覆没,只剩下他一个人活下来。

因为战功显赫,回国后,部队要重点栽培他,派他去军校深造。眼看着前途无量,他却坚决要复员,不想当官。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老嫌别的兵太笨,跟不上他的节奏,带兵太费劲。

其实,像张国富这样的人,单兵作战能力强,就像《第一滴血》中的史泰龙,是天生的打仗的料,但是缺乏指挥和管理能力,不适合当军官。

复员后,张国富去了黑龙江的鹤岗矿务局,当了一名押运火药的矿工。这份工作非常危险,一般人都不敢做,他却干得得心应手。的确,比起他在战场上经历的生死,还点事差远了。

这一干就是三十年,直到退休。但他有个特点,害怕鞭炮。过年时,从不让家里人放炮。他也从来不想家人讲述自己的往事,儿女们只知道他当过兵,不知道他经历的事。

有一次,他的女儿要去兰州出差,张国富无意中说了句,兰州军区的一支部队,就是他曾当兵的队伍。女儿留了心,去了兰州后,便去部队打听,这才知道父亲曾经是一个大英雄。

14岁女孩临死前留下的千字遗书(从死人堆里爬出后)(8)

时光不再,英雄不老

1997年,张国富得了重病,胸部积水,去往北京医院治疗。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儿女便去找张国富曾经的战友帮忙。这个消息逐渐传到了总政,专门下了文件,要求全力救治,并让他享受副师级待遇。

医生开胸后,发现他的胸膜厚得像一块铁板,这是因为常年和火药打交道,吸入了大量的灰尘造成的。这样的病症,已经很难治疗。不久,张国富在医院去世。

杨景锺和张国富,虽然一个是俘虏,一个是战斗英雄,但他们经历的都是相同的战争的烟火,看到无数的生命在自己身边倒下。对他们来说,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

所以,他们对名利看得很淡,只想做一个普通人。

5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传奇,大风大浪,大开大合,大起大落,以为这样的人生才是富足的,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甚至梦想着下楼去吃一碗面的功夫,回来的时候,生活已经改变。但生活往往是平庸的,不管你下了多少趟楼,回来的时候,还是需要爬楼梯,看到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家门。

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生死,穿过了传奇云雾的人,恰恰需要的是这种平庸。他们但愿自己没有过传奇,一生下来就平静度日。

生命的美好,有时候并不在于浓,而在于淡。

当成不了主角的时候,有人喜欢给人加戏。于是,关于杨景锺和张国富,就有了这样一个续集:

杨景锺从英国战俘营出来后,为了拿到美国的绿卡,又参加了美军。1951年,在朝鲜战争中,他和张国富的连队遭遇,结果被张国富打败,又做了解放军的俘虏......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