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子何为其人?

历史上对于老子这个人物到底是谁?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李耳,也有人说是老聃,老莱子。

司马迁在《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里面是这么说的: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就是说,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名叫李耳,是楚国的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他的儿子名叫李宗,在魏国当将领,李宗的儿子是李注,李注的儿子是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身边做官,李假的儿子李解是胶西王卯的太傅。

司马迁对李耳一族发展的脉络写得很清楚,说明他当时肯定查了很多资料,李耳这个人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道德经的道德指的是什么(德二字指的是什么)(1)

但是他在《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的后面又写道: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司马迁又说了这个老子好像活了两百多岁,又有人说是活了六百多岁,但是世人也说不清楚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就奇怪了,司马迁难道写的是神话吗?如果说,孔子拜访过的老子确实很长寿,那活了几百年也有可能。

只是历史过去太久了,现在我们也说不清楚,不过呢,冯友兰先生在他《《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一文中是这样理解老子的身世的,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劳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做。”

也就是说,孔子所见的老子和写《老子》一书的李耳是两个人,老子本来就是隐君子,所以世人对他的认识甚少,李耳很有可能是老子的弟子,或者是后来的传人,他自己本身也是个不好功名之人,所以他用了老子的名来著他的书,这样既流传了他的学说,也表示了他自己的低调。

或许呢,当时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只找到了李耳这个人的资料,但再往前关于老子这个人的资料就很少,所以,他很可能是把两个人混在一起了。于是,老子就成了传说。

当然,冯友兰先生这样认为,也是有依据的。

为什么呢?

道德经的道德指的是什么(德二字指的是什么)(2)

有这么三点,第一,在孔子之前,私人著书是没有的,从历史记载的角度来说,孔子是第一个人。第二,《论语》、《孟子》是问答体,这个时候的文体还不是很成熟,那么《老子》不是问答体的形式,应该成书在两者的后面。第三,《老子》一书,应该属于“经”体,也就是说,应该是战国时候的作品,那么这样一来,老子这个人的历史就可以解释清楚了。

《老子》应该是李耳的作品。

不过呢,这本书距离今天已经太久了,资料保存得不完整,具体什么样我们现在也说不清楚了,也有可能这本书不是一个人写成的。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应该是汉朝人后来整理过的版本,所以,很多问题也只能是猜测。

但是,虽然有些问题搞不清楚,《老子》一书的精髓还是保留下来了,我们能够理解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也就能够理解书中内容的大概了。

二、

“道”和“德”的真正含义

《老子》这本书呢,我们通常也叫它《道德经》,最关键的两个字呢,就是“道”和“德”

那么老子说的“道”是什么意思呢?

在孔子的时候,他考虑到的就是人在社会中如何生存的问题,孟子也是如此,他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但是,后人就不一样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肯定也有很多人在思考超出这个社会之外的问题。比如,人是怎么来的,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等等,那么《老子》一书的作者他或许也在思索这样的问题。

于是经过他的观察,他就得出了“道”这个概念,他觉得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但是很多问题,他目前又说不清楚,他只能用“道”这个词来概括。

道德经的道德指的是什么(德二字指的是什么)(3)

道”就是他所认为的万物之所以生长凋谢的总原理,这种状态是自发的,自然的,而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就比如说,一颗种子播撒到土地,他能自己长出来,这个过程并不是人给予它的意志,而是自然界本身就有这种力量,所以“道”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之情。

接着呢,作者又提出了“德”的概念,那么“德”又是什么呢?

“德”是物体之所以成为某一物体,或者具有某一特性的机理。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还以刚才的种子举例子,一颗种子种下去,最后长成了大树,大家都开了花。但每一种树开的花是不一样的。

比如梨树开梨花,桃树开桃花。哪怕是同一棵树开的花朵,它的每一朵也是不一样的。俗话说,这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因为它本身的特性就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人,同样是男人和女人,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和特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就在“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从“道”和“德”的概念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世界和社会最初步的认知,尽管这种说法有它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依旧给后人有了很多的启发。

所以,有了“道”和“德”的观念,再根据作者对世间万物的观察,他又有了更加具体的想法,理解了这几点想法,那么你就可以把握住“道德经”的内涵。

道德经的道德指的是什么(德二字指的是什么)(4)

三、

“道德经”的三个重点

第一,世间万物是在变化中的,这个变化就是“常”。

“道常无名。”

道它本身不是一种物质,没有具体的形状特性,但是它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性原因,只不过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正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所以,古人用了一个字“常”来说明它的无常。

“知常曰明。”

如果你明白了这一个点,你就学会了变通,不会拘泥和固执。

世间万物是在变化的,那么人也是在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时刻在变化,因此古人认为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也可以运用到人事中,道理是一样的。

于是,作者又接着提出了一个观点。

第二,当事物的变化到达一个极端的时候,它就会作出反向的运动。

“反者道之动。”

这一说法,跟黑格尔所提出的历史进化的论点是相似的,事物有“正”、“反”、“合”三个阶段,当某一事物发展到极点,它本身就有自发的能力,转向它的背面。

所以说,“正”“反”“反”“正”它都在相互转化。

理解了这一点,那么“道德经”中的很多观点就能够读懂了。

道德经的道德指的是什么(德二字指的是什么)(5)

比如,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看起来很危难的处境中可能蕴藏着机会,看起来很平淡的生活中可能也暗藏着危机,很多问题它远远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个样子。

那么,最后一点,我们就可以讲讲《老子》 中的辩证法了。

第三,事物的相对论法则。

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句话也可以有很多的理解。

就比如说,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她看起来非常漂亮,很多人喜欢她。但是她的品行其实很不好,所以很多人跟她接触以后,反而不喜欢和她在一起相处了。那么你说,这个人是美呢?还是不美呢?

善恶也是如此。

所谓的好人,也可能暗藏祸心。所谓的坏人,也可能有善良的一面。

似是似非,不可一言断论。

这是《老子》一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他也有很多这样的言论,比如,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一个人当他登峰造极的时候,可能也是他衰败的开始。所以说,一个人才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富贵不能骄,贫贱不能移,以平和的心面对世事。

道德经的道德指的是什么(德二字指的是什么)(6)

那么,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作者常常用水来比喻人事的处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要处下,也就是人要低调,要看起来柔和,要圆滑,不过,虽然你柔和,但在根本性的问题上你要坚定自己,这其实也是一种刚毅。

水恰好就代表了作者的处世观点,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从“道”“德”的基本观,到“反者道之动”的基本法则,以及人事的运用,《老子》都讲清楚了。

这也是我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老子》的文字看起来很高深,比较难理解,这大概跟作者本身是个隐君子也有关系吧,他本就不想把所有东西都讲得太明白。不过呢,我们花点心思,还是能够理解一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