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国内某知名手机厂商在系统中推出一款“亲戚称呼计算器”与普通计算器相比,数字键被“夫”“妻”“父”“母”“兄”“弟”“姐”“妹”等称谓代替使用也很简单,比如你想知道“我的爸爸的妈妈的弟弟的女儿”如何称呼,就依次按下“父”“母”“弟”“女”4个按键,答案揭晓——舅表姑母那对方又该如何称呼你呢?按下“互查”键,答案就是——表侄/表侄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亲戚的正确称呼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亲戚的正确称呼法(过节见亲戚怎么称呼)

亲戚的正确称呼法

25日,国内某知名手机厂商在系统中推出一款“亲戚称呼计算器”。与普通计算器相比,数字键被“夫”“妻”“父”“母”“兄”“弟”“姐”“妹”等称谓代替。使用也很简单,比如你想知道“我的爸爸的妈妈的弟弟的女儿”如何称呼,就依次按下“父”“母”“弟”“女”4个按键,答案揭晓——舅表姑母。那对方又该如何称呼你呢?按下“互查”键,答案就是——表侄/表侄女。

不少网友为这款发明点赞。当然,这款计算器本身也带些许戏谑意味,并非真的每个人都到了要靠计算器才能搞清亲戚关系的地步。但从这款计算器引发的网络热议来看,还真有不少值得一说的话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资深评论员魏明在和记者交流时就分析说,随着社会圈层的变动,人际流动性的加强,过往大家族式的生存状态当下已愈发少见。对现在很多在外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家乡往往只是一年才能回去一两次的远方。儿时的记忆已愈发模糊,他们和一些远房亲戚的熟悉程度,远低于和身边同事好友的情谊。如此,亲情的维系,或许只有靠那一声称呼,才能牵动嘴角的一抹笑容。

不过,从亲戚称呼计算器的“走红”,也能读出传统文化回归的意味。二舅公、三姨妈……这些称谓的背后,体现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礼仪。如今,尽管时代在变,但当亲友佳节相逢,还是希望通过准确称呼,体现对长辈的尊重。

“亲戚计算器”引发热议的背后,还体现所谓“春节恐归症”的焦虑。不少已然陌生的亲戚,往往会发出直指痛点的询问,面对“结婚了吗”“要二胎吗”“年终奖多少啊”等类似涉及隐私的提问,诸多从城市返回家乡的年轻人,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心生反感。

可仔细想想,并非是这些亲戚真在“戳蹩脚”。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汪黎黎副教授就坦言,更多的亲戚,还真是出于对你的关心。毕竟,小时候看着你长大,如今从大城市“衣锦还乡”,他们希望知道你的成长、你的进步,只不过,由于代际差距、认知结构的不同,他们不知从何问起,只能从这些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话题切入。

对此,魏明深以为然,他对记者说,其实,我们和亲戚之间,缺乏的还是沟通。与其坐等他们发问,不如找到一个合适切入点,主动和亲友交流。所谓关心,就是从对方最需要的角度入手。找到共同话题,一切就会变得好起来。耐心沟通,从心出发,这个春节,或许就不会再需要“亲戚计算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