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近年的电视剧难出精品?#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1)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2)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人生而皆苦是个事实。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曾经鼓舞了无数徘徊在人生边缘的崩溃者,但没人知道,这句话的作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出生在一个银行职员的小康家庭,后来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又获得罗马法国考古学校的博士学位,之后在巴黎高师和巴黎大学教书。

思想巨匠们善于巧舌如簧总结人生经验,底层普通百姓则是直接身体力行,把难以下咽的生活过成一首诗。

现在的电视剧,再也没有张大民这样的穷人。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3)

12岁的少年,在暖壶厂上班的父亲被爆炸的锅炉烫死。

作为老大,底下是一帮年幼的弟弟妹妹,家庭的重担瞬间转移到自己身上。

终于熬靠到弟弟妹妹们成人,母亲渐渐年迈,脑子渐渐不灵光。

小小一间破屋子,脏乱差的大杂院,和弟弟妹妹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晚上两个人在床上都不敢出点动静,吵吵闹闹一天一天过。

小妹夫因公殉职,小妹得白血病去世;大妹和大妹夫互相打得鼻青脸肿;弟妹出轨,弟弟懦弱;母亲的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

作为大哥,每件事都不可能不管,每件事都无法置身事外,有时候,脸上的泪还来不及擦干,就要继续跟逆风对着干。

妹妹刚刚去世,拆迁办就要把安置房从四居室变成三居室,张大民要立刻调成战斗模式,操着笤帚冲出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4)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就变得风情万种。痛并快乐,在苦难中不断寻找生活的希望,这是贫嘴张大民的生活,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

普通人抽烟解忧,借酒浇愁,张大民还有一张碎嘴子,把所有扑面而来的生活难题一一击落,不能打败,也要吞进肚里。

弟弟张大国是张家唯一上大学的孩子,他自诩是鸡窝里的一只鹰,和大哥张大民没有共同语言。

周秉昆从小到大笼罩在最没出息的阴影里,始终在心里不动声色地跟哥哥姐姐做比较。

张大民和周秉昆,某种程度上是一类人,没有这类人,一个大家庭很容易走向分崩离析。

他们像一件豪华家具上的螺丝钉螺丝帽,平时呆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关键时刻能保证这个大家伙不至散架。

他们贡献了最没出息的人生,却妥善保存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作为电视剧的准核心人物,张大民在剧中贡献过两次关于“人活着有什么意思”的高论。

一次是和叛逆期的外甥女谈话,他说:早上起来,一碗小米粥,一碟小咸菜切得细细的,再淋上香油;中午来一碗面条,再来点卤子浇点醋,诶呦别说了我口水都要出来了......

另一次是最后一集,张大民、老婆云芳、儿子小树一家三口爬上屋顶,看着远方的鸽群,儿子问:人活着有意思吗?

云芳说:有时候觉得没意思,刚觉得没意思,又觉得有意思了。

小树没懂,转头问爸爸。

张大民说:“有人枪毙你,你再死,死就死了;要是没人枪毙你,你就好好活着。”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5)

住处附近就是个小公园,经常进去跑跑步,偶尔才去散散步。

总觉得在里面慢条斯理地走路,莫名地感到焦虑,不是在忧虑下个月的房租,就是盘算当月的绩效。

公园里,举目可见的都是老年人,他们舞蹈、歌唱,穿着入时、打扮美丽,还有的来回游走寻找真爱。偶尔看见一两个逛公园的年轻人,凤毛麟角。

不知什么时候,老年人的退休式生活方式,成了年轻人尤其是大城市的社畜们眼馋的生活方式,虽不能至,可心向往之啊。

目前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老年人,几乎不存在足额缴纳社保的情况,社保制度全面推广,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这几年,不用说重灾区互联网行业,国企都出现了倒闭裁员潮,公仆队伍里频频出现降薪、工资迟发甚至绩效缩水的现象。

我们能做什么呢?除了在人世间苦苦挣扎。

正如某位大家说的,生活就像弓虽女干,如果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其中。

这个时候,央视黄金档力捧的《人世间》横空出世,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为什么人爱喝鸡汤?

因为大家都说鸡汤有营养。

鸡汤的好处早就被各路营养专家养生达人们科普了多年,这一点毋庸置疑:女人流产了要喝鸡汤,男人做了手术也要喝鸡汤,小孩长身体要喝鸡汤,老人保养也要喝鸡汤,中午叫外卖来一碗鸡汤,深夜加班也不妨来碗鸡汤。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6)

再说了鸡肉你也吃不着,早就被捞走了。

毕竟第一次知道汤里全是嘌呤,有幸得上痛风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猪肉确实降价了,但站在肉摊前举棋不定的穷人大有人在。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7)

你不能因为自己常常光顾开封菜跟日料店就直呼“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吃不起肉吧”。

你也不能把一堆甘蔗渣和上植物奶油拗成普通人吃不起的形状,放到精致的细瓷盘里,由高贵的侍者端上台面,逼着顾客吃下去,美其名曰“忆苦思甜”,吃完还要在点评软件上五星好评,否则便是不懂欣赏缺少品位。

人民群众并非是拒绝忆苦饭,如今粗粮反而变成一种时尚,我们需要的是货真价实的糙米饭。

拍得确实不好,还不让人说啦。

煽情部分除了演员的演绎,就是不失时机见缝插针的背景音乐,就像看一场演出的观众一人身边配一名带头鼓掌员,到了裉节儿上你居然不知道股掌叫好,鼓掌员就会一边鼓掌一边拿眼睛瞪着你,直到你懂事为止。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部剧全人艺班底,几乎每个镜头都是一条过,群众演员都是剧组直接从街头拉来的路人,接地气的剧情和演技,让人一时会分不清到底这是一部电视剧还是纪录片。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8)

张大民是后来的狄仁杰,张大妈徐秀林的儿子是《奋斗》的导演,李云芳是《人世间》里周秉义的爱人,毛沙沙岳秀清是《人民的名义》李达康书记的爱人,还有当时青涩日后大梁的潘粤明、张涵予、霍思燕担当配角。

这部剧于2000年2月15日登上电视荧屏,播出不到两个月,居然收到了起诉书,令人啼笑皆非。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者(贫嘴张大民还是一部喜剧)(9)

如果不是电视剧拍得深入人心,保温瓶厂也许压根不会想去蹭这个热度。

从前的“演技炸裂”往往用在网络IP改编的影视剧里,如今尝到甜头的营销大拿们纷纷看上了这款屡试不爽的招式,电视剧播到一半就通稿满天飞,文字视频动图无所不用其极,连几百年没看过电视剧的人都会好奇,忍不住想一睹芳容。

特别是当你还要把这堆玩意打上年代情怀的滤镜,贴上时代眼泪的标签。

金庸笔下的小说世界里,“无招胜有招”是武侠的最高境界,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大道至简”,任何事物,刻意了就会沦为低级,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

可惜在快餐文化的熏陶下,人们越来越依赖用色素、氢化植物油勾兑的工业垃圾,没时间也没心情体会粮食在舌尖与唾液淀粉酶的生命大和谐。

也许现在的人也只能接受这种类型的年代剧,毕竟习惯了高糖高油高盐和精细碳水的胃口,已经无法适应粗加工的饭蔬了。

即使有,那也是摆盘精致的健身沙拉,华而不实,中看不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