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6年9月25日,北京南城一个贫苦家庭,呱呱坠地了一名女婴。

小眼睛、单眼皮,一落地就哇哇大哭。没人为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感到高兴,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得他们喘不上气来,家里的人实在太多了。

女婴似乎有感应——她的声音愈发洪亮,悲泣着自己的命运,也哭诉着不幸的家庭。

她就是张少华。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1)

张少华家中兄弟姐妹9个人,挣钱的却只有父亲。即便母亲打打零工帮衬,却也喂不饱饥肠辘辘的孩子。

3岁时,父亲病故。顶梁柱倒了,家也就塌了。

为了生活,母亲改嫁给一个工人,张少华兄妹几个,只能在奶奶家生活。

他们的三餐,只有窝窝头配咸菜,衣服上也是大大小小的补丁。

吃不饱穿不暖,成了童年噩梦。

那时的她,最盼的就是过年——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能吃到一点点肉。

她想过得好。

13岁时,张少华进入社会闯荡。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中国评剧院。

因为热爱唱戏,她迷上了青衣,基本功一练就是六年,唱、念、做、打手到擒来。

基本功扎实,经验也攒够了,但因为形象问题,无法担任青衣。只能转行学习老旦和彩旦这类年长丑角。

即便她的长相还算清秀,可彼时的大青衣,都是绝顶的美人胚子。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2)

天生的,没办法。

幸好,张少华肯吃苦,即便转行做彩旦,也全心全意地学习,哪怕舞台上只能演个配角,也没关系,有机会就行。

可惜,浩荡汹涌而来。登台成了痴人说梦,生活也变得动荡不堪。

(二)

十年一闪而过。

随着社会秩序日益平稳,文艺领域也迎来了繁荣复兴的新篇章。

那时,她在剧院中已经有了代表作《花为梅》。后来,剧院在排练《杨三姐告状》时,主角有事不能参加。为了救场,领导临时将张少华派了上去,反响却不错。

于是,张少华开始在各地表演这两个剧目,上千个场次,让她在观众中混了个脸熟。

但她还是想进入影视行业,契机则源于她与赵丽蓉合作的电影《花为梅》。

因为评剧《花为梅》反响不错,制片厂将其改编成了电影。

1982年,电影开拍,赵丽蓉和张少华被选中,在剧中饰演媒婆。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3)

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影视行业的拍摄,一下子就爱上了。

可是,她不再年轻,容貌也不突出,想要进入影视行业,比登天还难。

更何况,这一年评剧院刚刚分了房子。此时离开,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数。

多番考虑后,张少华最终选择留在话剧院,这一呆就是11年。

1993年,年近半百的张少华即将退休,却意外迎来了事业转折。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4)

这一年,电视剧《武夷仙凡界》的导演找到她,邀请其饰演剧中的“巫婆”。虽然角色戏份不多,但张少华很珍惜这个机会,演得十分出彩。

很多观众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更多的导演透过荧屏,看到了张少华的表演天分。

身形瘦小、年纪偏大、笑起来和和气气,板着脸威严无比,她的可塑性实在是太多了。

从那以后,张少华成了影视圈的“妈妈专业户”。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5)

《还珠格格》中紫薇的舅妈、《大宅门》中念叨着“好好读书”的马立秋、《武林外传》中隐姓埋名的赌王断指轩辕、《我的丑娘》中含辛茹苦的农村母亲。

古装剧、民国剧、都市剧、抗战剧,没有张少华拍不了的戏、搞不定的角色。

这些年,她饰演了100多个妈妈的角色,被人称为“妈妈专业户”。

但一想到自己的妈妈,她的心中就充满了遗憾。

(三)

张少华的妈妈,一辈子吃了太多苦。

早年家境清苦,九个孩子需要抚养,重担压在了夫妻二人的身上。后来,丈夫病逝,她担下了生活重担,却依旧维系不了家庭。

改嫁实属无奈,却也没有忘记子女。张少华工作后,母亲作为她的粉丝,鼓励肯定她的表演。

这让她感到温暖。

因为夫妻二人都是评剧演员,排练登台需要大把时间,根本无暇照顾孩子。于是,张少华把儿子交托给母亲照顾,这一带就是14年。

她感激母亲的付出,知道母亲喜欢吃花生,于是每个月都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笔钱,买花生米孝敬母亲。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6)

2005年,因为在电视剧《秘密》中的精彩演出,张少华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当她兴冲冲地捧着奖杯,想要和母亲分享喜悦时,却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这成了她永远的遗憾。

但时间不可逆转,世事难料。她对儿子的亏欠,最终化为悲苦,辛酸只能往肚里咽。

因为工作繁忙,张少华同儿子聚少离多,孩子由母亲一手带大。

或许是年幼长久的分离,导致母子亲情淡薄。当儿子14岁时,夫妻二人才将孩子接到身边。

为了弥补多年来对孩子的亏欠,张少华夫妻对儿子言听计从。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只要父母能提供的,基本都会满足。

情感的疏离与过度的溺爱,让母子在感情上淡漠,只能靠物质来维系。

这种骄纵的结果,就是孩子心安理得地“啃老”。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7)

她演戏多年,收入不错,日子却过得紧紧巴巴。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穿名牌,她回答:“不管到什么时候,我就是个普通人。不管自己多么的有钱有名,过日子就该平平淡淡,朴实无华”。

但牵扯到儿子,她就忘记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用多年演戏的积蓄,在北京购入了一套100平米的大房子,供儿子儿媳居住。

她和丈夫,依旧挤在单位分配的42平米小楼中,甚至儿子住房的贷款,依旧是她担负。

当媒体和网友抨击儿子时,张少华维护着儿子,夸赞他的孝顺和贴心,维护着孩子的脸面。

哪怕她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了高强度的工作了。

(四)

2010年,张少华就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多次进行住院治疗。

晚年时,她的身体越来越差,整个人越发消瘦,说话有气无力,看起来十分憔悴。

年纪大了,拍戏昼夜颠倒,高强度的工作,她已经吃不消了。

可是,生活的压力如影随形,儿子的房贷还需要她来偿还。

拍摄最后一部作品《娘道》时,为了不毁约拿到片酬,她带病也要坚持工作。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8)

身体过度的消耗,只会加速生命的流逝。

2020年7月,她因为生病入院治疗,虚弱地躺在床上,鼻子还插着呼吸管。

这一幕被网友拍了下来,随后发到了网上。曝光账号称张少华独自在医院看病住院,身边没有人照料看管,消息传到网上,多少有些心酸。

但围绕在她身上的舆论,则更关注她与新凤霞的恩怨往事。

毕竟,伤痛难以抹去,牵扯实在太多了。

(五)

张少华名誉扫地,源于画家吴欢的公开指责。

事情的导火索来自于一条微博。

2017年4月1日,张少华发了一条微博,大意为自己清清白白一辈子,善良又敬业,评论也是一水的夸赞。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9)

这惹恼了吴欢——在他的记忆中,张少华的种种行径,怎么好意思夸自己“清清白白”?

5月10日,吴欢在微博公开斥责张少华,揭露了她以往的行径,指责对方就是个小人,根本没有一点惭愧和忏悔。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10)

一时激起千层浪——作为齐白石的弟子,新凤霞艺术天分极其突出,除了被誉为“评剧女王”,对画作也十分欣赏。

据吴欢透露,那时张秀华几人合伙抢走了家中齐白石的字画,又冷漠地看着他人打碎了母亲的半月板,致使母亲再也无法登台演出,郁郁而终。

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竟是冷漠十足的刽子手——这种反差结合着吴欢的指责,将张秀华顶上了风口浪尖。

随后,她辩解称自己没有抢画,甚至主动安抚老人孩子。新凤霞被打残一事,自己并不清楚,但有人可以证明其清白——这个证人,就是她的丈夫。

吴欢对她蹩脚的言论一一反击,不但指出了负责此事的相关人员,还称评剧院里的很多人都知道。随便问问70岁以上的领导,都知道张秀华曾经做过什么。

更重要的是,吴欢父母早已逝去,根本不屑营销炒作。在新凤霞的回忆录中,也记录过当时的混乱与狼藉。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11)

即便面对采访,新凤霞说不愿追究了——但这份妥协究竟是原谅,还是无奈,大概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张少华被网友喷个彻底,人气也大不如前。因为事情太过复杂陈旧,两人以删微博关评论收场。

自此,张少华的消息越来越少,她的身体逐渐衰败,人也憔悴了不少。

(六)

当张秀华去世的消息传来时,过往的是非恩怨,在这一刻画上了休止符。

微博上,合作过的艺人纷纷表达哀思,“干儿子”杨志刚还特意送别了老人一程。她所在的经纪公司发布声明,丧事从简,张少华已经完成了告别仪式。

过往的一切,好像都没了意义。

张少华独自住院照(有艺无德还是恩怨难散)(12)

就事论事,张少华表演精湛,无论是早年红遍全国的“丑娘”,还是《武林外传》中隐于江湖的“赌王断指轩辕”,亦或是那些婆婆妈妈的角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当“李大嘴”发文称自己再也没有娘时,多多少少令人动容。

但人性本就复杂,过往的伤害难以抹去,有艺无德的评价,终归让她的人生,留下了一丝遗憾。

斯人已逝,恩怨已散,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将人生重新来过。

,